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7,(79):176-177
本文从《竹影》这篇文章着手,探讨了丰子恺的儿童艺术教育思想,他强调儿童艺术教育必须与生活相关联;必须坚持"儿童本位"思想;大人要平等地对待孩子;大人要因势利导设计孩子学习。同时论述了丰子恺对艺术教育目的的三重解读,他认为艺术教育可以使人学会艺术的生活;摆脱"人生的苦闷";培养良好的人格和德行。  相似文献   

2.
丰子恺(1898-1975)对儿童独特的见解体现在他的书籍、绘画等作品中,他提倡成人应该设身处地为儿童着想,守护儿童的"童心世界"。丰子恺的"童心"教育思想对现代幼儿教育还有着重大的启示,本文在简要阐述其"童心"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对幼儿园教育提出热爱儿童,延展童心;对家庭教育提出了解儿童,发现童心;对社会教育提出呵护儿童,回归童心。  相似文献   

3.
艺术家的丰子恺已为人熟知,儿童崇拜者的丰子恺,少有人论及。可以从丰子恺的儿童教育观及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丰子恺作为一个儿童崇拜者在儿童教育领域的影响和地位。  相似文献   

4.
丰子恺与儿童相关的文学创作是其散文创作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在丰子恺研究及其散文研究中持续受到关注。丰子恺的"儿童文"可分为"写儿童"和"为儿童而写"两个内在层次。目前这部分的研究呈现出以下三个趋势和特点:儿童题材散文与儿童散文研究存在跛足现象、儿童文学创作各类作品体裁的深入研究和从童真的分析到发现真童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丰子恺是我国著名漫画家、美学家。他的漫画作品美育观体现着培育同情心、体味童心、理解艺术心的基本内涵,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丰子恺漫画的创作风格和思想,结合我国幼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指导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丰子恺儿童美术教育的方法.丰子恺立足于儿童个体的差异性,以儿童本性的把握作为构筑儿童美术想像空间教育的基础.他尊重儿童,将童心的培养视为儿童教育乃至艺术教育上的要点.他认为小中能见大,弦外有余音,提倡儿童趣味本位生活,强调趣味的"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7.
丰子恺是我国20世纪杰出人物,不仅关注文学、艺术、建筑,还将其眼光和笔墨聚焦于儿童身上。他认为儿童美术教育应该"重兴味"而"轻理法",以培养儿童的品格和德性为目的,立足于儿童的个体和本性,因势利导设计孩子学习,美术教育取材于儿童趣味生活。这些思想对我国当前的儿童美术教育仍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丰子恺的"儿童文"和"儿童相"聚焦于儿童童年生活之常态,在个人性叙述及客观性描述上,构成别具一格的童年民族志文本。丰子恺童年民族志的描述智慧,体现为一种"童心"和"艺术心"互补的主、客位书写策略。其主要以"画"的形式的童年民族志"撰写"之特色,或将引发对民族志"再现儿童的方式"及其潜在书写意识等问题的进阶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教育中,儿童的地位和价值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此给教育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儿童中心论"是杜威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该理论是杜威在批判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教育观。杜威认为,教育应重视"儿童期",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应该尊重儿童的天性和兴趣。杜威的儿童观对我国当前应试大环境下的学校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当前我国的课程领域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10.
丰子恺儿童美术教育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丰子恺儿童美术教育的方法。丰子恺立足于儿童个体的差异性,以儿童本性的把握作为构筑儿童美术想像空间教育的基础。他尊重儿童,将童心的培养视为儿童教育乃至艺术教育上的要点。他认为小中能见大,弦外有余音,提倡儿童趣味本位生活,强调趣味的“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丰子恺散文在中国现代散文中独具特色,究其原因在于其艺术创作与对童真的追求、对佛理与艺术的探求密不可分,其中又以"童心"为最根本之要素.丰子恺屡屡自称"儿童崇拜者"、"老儿童",因此应从童真之心入手分析其散文创作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丰子恺对童真的向往深受佛禅追究本性本心的感染,继而与他作为"现代最象艺术家的艺术家"对艺术"真"的追求相契合,最终形成其散文真淳自然的艺术风格及真即善即美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2.
"懂事"是对儿童成长中外在表现的最直观评价,隐含着成人对儿童的教育期待。这种教育期待虽有重要意义却并不美好。儿童在这种期待中"被长大""被成人",往往令其在自我建构的关键阶段被迫转向"随和",使之成为教育活动的附属品。化解"懂事"教育的此种隐忧,需要以不抑制儿童的天性为基本前提,用儿童可理解、可接受的方式,让其明白事理,学会判断,使之在被理解、被尊重和被关心的教育氛围之中不断实现自主建构。  相似文献   

13.
"人生艺术化"是丰子恺文艺观、审美观的精髓,其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的皈依.丰子恺"围绕着艺术、美、人生的关系,构建了以'童心'为本、'绝缘'为径、'同情'为要、'趣味'为旨的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之真率人生的范式",是中国现代人生美学的重要部分,分析其美学思想独特价值和当代意义,重行理喻其人生境界的深层旨趣,无疑会因触摸到幸福的深度而对生活生出无限的眷恋之意.  相似文献   

14.
"游戏精神"是最具有儿童精神特点和审美意味的心理状态,对满足儿童精神成长需求,培养儿童热爱写作的态度有重要意义。儿童写作教育应张扬儿童的"游戏精神",改变写作教育重"实用"轻"审美"的倾向,以利于儿童最终形成既符合社会需求又体现自我个性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丰子恺艺术教育思想是20世纪上半叶中西文化撞击交汇的历史产物,也是一个深怀艺术之心的艺术家对民族教育的独特思考并将时代特色与个体特质的创造性融会.其基本特质是:培植"艺术心"的艺术教育宗旨,先器识而后文艺的艺术教育原则,远功利的艺术教育条件,面向大众、反映现实的艺术教育方法.丰子恺艺术教育思想特质对于我们今天美育思想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鹤琴被称为中国的"福禄培尔",他建立了完善的幼儿园制度和理论体系,"活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蒙台梭利被誉为"幼儿教育之母",她毕生致力于科学教育法的研究,创办了"儿童之家",她的幼儿发展观和自由教育奠定了她在世界儿童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地位。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场所、教具选用原则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对二者幼儿课程思想异同进行分析比较,对于改革当前教育弊端以及促进幼儿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儿童中心论"是杜威为批判传统旧教育而提出的思想,属于一种破旧立新的观念."五四"运动时,其思想进入中国并开始对中国思想界、教育界、文学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儿童中心论"就是要把儿童作为教育的中心,教师、教科书等都要围绕这个中心而运转.其对中国儿童文学界产生了两方面影响,其一是形成了以儿童为本位的现代儿童观;其二是推动了现代儿童小说的原创进程.特别是"启蒙教育"主题儿童小说初露峥嵘,成为中国儿童小说在现代生成的第一个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18.
劳动教育以儿童为主体,儿童与劳动有着特殊而密切的关系。相较于成人劳动的非自然性、功利性,儿童与劳动的关系是天然的、动态的、非功利的、超越的。儿童与劳动都源自并依赖于"自然",都富含"改变"本性与能力,都以不断"生成"新意义和新体验作为确证自身的重要标志,都具备提升精神境界的"超越"意旨。儿童与劳动的互通关系赋予儿童劳动独特蕴意,与当前劳动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相呼应,是劳动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实践依据。由对"儿童"与"劳动"本原关系的回溯与沉思中可发现儿童劳动及儿童劳动教育的新视角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对中国人民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其教育理论与实践对中国当代教育仍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他关于儿童创造力的"五大解放"理论是其幼儿教育思想的精髓,时至今日,仍然意义深远,为我们开展创造教育提供了现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童"作为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衍生品",在长期远离父母的生活与学习情况下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儿童是因为农村经济与生活条件等因素所导致不能与父母一起在城市生活和学习,由于缺少父母亲情呵护与教育监管,留守儿童过早地承受生活的压力,不仅对其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也会影响其自身的思想行为准则出现偏差。如何避免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中要重视的部分,本文对此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