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暑,炎热的意思,意思是指天气开始变得炎热起来。小暑虽然温度高,天气热,但是紧跟着的大暑才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进入小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都变得炎热起来。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想方设法应对酷热。1902年,英国的一位发明家成功地设计  相似文献   

2.
小暑和大暑     
小暑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一般在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夏至时太阳光照射在北半球的时间最长,但夏至并不是最炎热的节气,因为太阳的热辐射到达地球后要经过对地面和大气加温,才能把热能贮存在大气中。所以天气从夏至开始炎热,经过小暑,气温才逐渐升高。小暑时节,江  相似文献   

3.
正大暑的由来大暑是24个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时值每年公历7月22—24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为大暑节气。《通纬·孝经援神契》记载:"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大暑多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当中最热的节气,部分地区温度可达40℃以上。除去酷暑难当,大暑时节雨水偏多,空气潮湿,更加闷热难耐。今年大暑为7月23日,中伏为27日。大暑有哪些习俗?  相似文献   

4.
大暑     
《语文天地》2013,(14):2
大暑(7月22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黄经为120度。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多,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  相似文献   

5.
正小暑的由来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又称"七月节",当太阳到达黄经135°时,即为立秋,今年立秋在8月7日。"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此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故有谚语云:"立秋之日凉风至。""立了秋,把扇丢。""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冬棉。"不过此时我国很多地区仍处在盛夏之中,天气依然炎热,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中午热、早晚凉,但是立秋以后,气候逐渐趋于凉爽。  相似文献   

6.
正白露的由来白露节气时值每年公历9月7~9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65°。今年的白露为9月8日。白露节气是凉爽季节的开始,也是全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俗语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白露在仲秋,早晚凉悠悠"。此时,天气逐渐转凉,白天天气晴朗,阳光尚热,但清晨和夜晚则寒意渐生。白露都有哪些讲究?祭祀禹王祭祀禹王文化是我国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禹王就是治  相似文献   

7.
正寒露的由来寒露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十七个节气,从太阳到达黄经195°时开始,时值每年公历10月8-9日。今年寒露为10月8日。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标志着气候将向寒冷过渡,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而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所以有"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的农谚。  相似文献   

8.
杨威 《父母必读》2012,(7):42-43
盛夏7月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昼长夜短,阳光接近直射,正当小暑、大暑节气,又从7月18日进入三伏天,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天气潮湿闷热,暑气盛行。这时候,机体阳气旺盛,肌肤疏松,汗孔开泄,气血流通,经脉舒畅,调理身体需注意在保养阳气、避伏暑气之间拿捏好分寸。  相似文献   

9.
正立春的由来"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即为立春,一般在公历的2月4日或5日。"春打五九尽,春打六九头"说的是立春这个节气不是在"五九"的最后一天,就是在"六九"的第一天。"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立春之后,气温逐渐上升,万物复苏,生机蓬勃。古籍《群芳谱》云:"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自立春开始,气温、日照、降雨均逐渐上升、增多,但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天气仍较为寒冷。  相似文献   

10.
小寒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在公历的1月5日、6日或7日。小寒节气过后,我国的部分地区便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小寒三候二候"鹊始巢"。"鹊"指喜鹊。此时,喜鹊开始筑巢啦。一候"雁北乡"。"雁"指大雁,"乡"是向的意思。这个时候,在南方过冬的大雁,有些开始飞回北方了。  相似文献   

11.
正惊蛰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在公历的3月5、6或7日。之所以把这个节气命名为"惊蛰",是因为古人认为,到了这个时候,春雷始鸣,惊动了蛰伏一冬的虫儿,它们就都跑出来啦。其实是因为这个节气过后,天气变暖,即使没有听到雷声,虫儿也要出来活动。惊蛰节气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就要忙着春耕了。  相似文献   

12.
正认识惊蛰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开始转暖,雨水渐多。惊蛰都有哪些讲究?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正处于乍寒乍暖之际,气候变化较快,故  相似文献   

13.
正夏至的由来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先秦古人确立的四大节气之一,又称"夏至日",当太阳到达黄经90°时即为夏至,今年夏至是在6月21日。《恪遵宪度抄本》言":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这一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故有谚语"不过夏至不热""夏至未来莫道热",自夏至日起,赤日炎炎的夏季正式到来,之后气温将逐渐升高,大约再过20天,便是一年中最热的伏天了。  相似文献   

14.
正大寒的由来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即为大寒,般在公历的1月20日或21日。《三礼义宗》曰:"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在气象记录中,大寒不像大雪到冬至、小寒期间样严寒,但仍属于隆冬季节。小寒处于"三九",而大寒正处于"四九"和"五九",民间素有"小寒大寒,冰冷成团"的谚语,而"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大寒之后,气温从最低点开始回升,天气要变暖了。  相似文献   

15.
陈北 《动漫界》2021,(2):10-11
今天是小寒节气,俗话说"冷在三九",小寒节气正是在"三九天"前后!是的,冬季这段寒冷的日子,人们常常用"数九寒天"来形容,意思是从冬至日开始,数过九个九,就会到春暖花开的时候了.让我们跟着九九消寒图一起记录天气,守候春季吧!  相似文献   

16.
正小寒的由来小寒节气在每年公历1月5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人们习惯把"冬至""小寒""大寒"三个节气并称为"隆冬"。民间有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街上走走,金钱丢手。"也就是说,小寒过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就要来了,这也意味着离春天正月已经不远了。小寒都有哪些讲究?小寒大寒,又是一年到了小寒,北方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南方大部分地区也是寒气袭人、冷透肌骨。进入小  相似文献   

17.
正小满的由来"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的第2个节气,为每年5月20-22日之间,太阳到达黄径60°之时。今年小满为5月21日。满,既可指籽粒之熟,也可指雨水之盈,可见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因而也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相似文献   

18.
正雨水的由来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为每年2月18日前后,今年为2月19日,太阳到达黄经330°之时。雨水时节虽寒冷消退,天气回暖,但雨水增多,湿度升高,冷空气仍活动频繁,因此,养生保健主要以"春夏养阳"为原则,注意防寒保暖,同时顾护宝宝的脾胃。雨水都有哪些讲究?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农谚有"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春雨贵如油"之说,可见,雨水之后的适宜  相似文献   

19.
《父母必读》2013,(8):40-41
育儿热词 立秋,秋天开始的时候! 每年8月7日或8日是立秋节气。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 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当立秋到来时,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在炎热的夏季之中。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的趋势是天气凉爽。  相似文献   

20.
正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在公历的2月3、4或5日。立春中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节气过后,气温逐渐回升,万物复苏。在我国古代,人们把每个节气又分成了三候。因为通常是五天一候,所以一年有七十二候,每候又有一个对应的物候现象。物候现象反映了动植物和自然界的变化。由于古代的科学技术水平有限,再加上每年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有些时候的实际情况和古人总结的物候现象不一致,这时,我们就应该科学、灵活地去看待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