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时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北京部分产业向河北转移.而河北各个区域经济发展定位,各区重点产业情况和及新增的北京产业,是否与当地教育培养人才对接及中间的差距.为了缩小差距,河北高等职业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研究,本文从经验汲取,河北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多方面提供河北高职...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针对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重大科技需求,四川省"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组织四川九洲防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电子科技大学等产学研单位,联合实施"低空域无人机探测与防范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开展无人机探测、识别、组网、协同、指控、干扰处置等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了低空空域无人机探测与防范系统体系架构设计、基于多模式探测的多源数据融合与目标分类识别技术、全频段无线电侦测及定向式干扰技术等5项关键技术,研发产品7个,搭建了技术验证与系统集成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洛阳片区"一核三区"中的"一核",洛阳高新区备受关注。不久前,洛阳市委书记李亚在调研时表示,洛阳高新区要站位全局,提升开放创新水平,一方面要积极参与郑州、洛阳、新乡三大片区联动,另一方面要主导推动洛阳片区"一核三区"协同发展。在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道路上,洛阳高新区将如何站位全局、参与联动,实现"一子落而满盘活"?  相似文献   

4.
2010年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联合共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作为环保技术研发机构和成果转化平台;为了推进研究院的市场化运营,2011年7月,由宜兴环科园和哈工大共同出资组建的"江苏哈宜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通过"政一产-学-研-用"相结合,创造高等院校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质优势与企业资本优势、市场优势高效整合及合作的新机制,打造高科技环保产业联盟,为实现节能减排的国家战略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相似文献   

5.
两院院士师昌绪针对中国材料科技发展的实际,在9月16日结束的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上提出,在制定材料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时,应将新材料、传统材料和资源富有材料的开发列为重点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6.
正为贯彻落实中央和陕西省委关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战略部署,大力吸引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的海外留学人才及外籍优秀人才来西安创新创业,西安市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特实施"5211计划"。围绕西安市重点产业发展、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5211计划"从2009年开始,用5年~10年时间,引进符合中央"千人计划"条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20名左右;引进符合陕西省"百人计划"条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100名左右;围绕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五大主导产业"人才需求为重点,在  相似文献   

7.
正近两年,随着广州生物医药企业的成长壮大,占地1.83平方公里的江心小岛——广州国际生物岛(下称"生物岛")也热闹起来。全国最大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金域检验正式成为"岛民",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赛莱拉")正瞄准生物岛构建干细胞全产业链,专注肿瘤个体化治疗的益善生物在生物岛的研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年青海省制定了"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实施方案。坚持原则不动摇为贯彻落实青海省委省政府关于高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部署要求,充分利用省(国)内外人才资源,推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同时把青海省打造成西部地区具有影响力的高端创新人才聚集地,需坚持以下原则:1.服务大局、人才先行。紧扣  相似文献   

9.
《科学中国人》2023,(5):76-77
<正>泰州国家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泰州医药高新区”)前身为中国(泰州)医药城,坐落于长江三角洲的滨江工贸新城,是全国首家国家级医药高新区,正在朝着“中国第一、世界有名”医药城的目标努力奋斗。高新区的总体规划面积约为25平方公里,由科研开发区、生产制造区、会展交易区、康健医疗区、综合配套区五大功能区组成,正在打造中国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医药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0.
<正>打开南阳翔泰耐火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网站,在"董事长致辞"一栏中,可以看到充满豪情壮志、给人梦想与期待的一段话:"希望中国每一座窑炉企业、科技宇航企业,都有翔泰的耐火材料产品!希望世界上最好的耐火材料出自中国,出自翔泰!"做行业新锐型的龙头企业,打造中国耐火材料产业"梦工厂",南阳翔泰的底气,来自生产经营规模和产品质量的自信,来自雄厚的技术实力和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产业链的组成和知识的特性,研究了产业链中不同企业的作用、知识特性、知识转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产业链的知识转移模式,分析了该模式中知识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和内部化过程。最后通过对中国电信产业上、下游两个企业——华为公司与中国电信之间知识转移的案例分析,为产业链中的企业进行有效的知识转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一个工厂里,平均1个小时生产出10万个水饺,同时包装分销到全世界各地。在这个占地几千平米的厂房中,空无一人,有的只是繁忙有序的机器人,从和面、放馅再到捏水饺,从塑封、计件、分拣再到码垛,整个流程完全由分工不同而协作有序的机器人来完成。气动抓手犹如"妈妈的手"那般温柔,可以准确地抓住外皮柔软的饺子,不会对饺子造成丝毫损坏,且抓取与安  相似文献   

13.
纵观当今世界大势,科技决定国力、科技改变国运的历史趋势更加显著,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核心部分。而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无过于人才,因此能不能吸引、留住最优秀的科技人才,能不能保护、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热情,决定着国家创新能力的高度。在经济转型升级、对原创性科研成果高度渴求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对科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种需求要求国家在高级人才选拔和引进方面视野更开阔一些,力度更大一些,动作更快一些,举措更可行一些。因此,文章建议放开国籍限制,在世界范围内以创新能力为准绳引进一流科技英才;改革具体政策,为外国专家来华工作、定居乃至入籍提供良好条件,让他们与中国出生的优秀人才一起推动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2019年农业部指出,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主导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在此背景下,攀枝花市特色芒果产业提出继续打造"一市一品"优质农产品的新发展模式。本文从国内特色农产品形势和攀枝花芒果产业发展新模式入手,深入分析攀芒的区位条件,为探索攀芒产业更进一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景岭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4):240-246
在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研究中引入"经济风险"这一概念,来表征产业转移福利效应的不确定性,建立经济福利风险和社会福利风险分析统一框架,运用改进后的TOPSIS决策模型和2010年我国省级层面数据,评估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相关地区的经济风险水平,发现我国各地区经济风险水平总体偏高,中西部地区尤为严重,发达地区以经济福利风险为主,欠发达地区经济福利风险和社会福利风险中的环境污染风险都很突出。  相似文献   

16.
以硅谷-北京和硅谷-上海两个风险投资集群式转移形成的集群链为研究对象,结合产业集群式转移中的集群间关联类型,对集群式转移的链式效应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研究发现:对于尚处于上升期的产业集群链而言,随着时间推移集群链式效应不断增加,集群间关联强度不断增大;转移企业的中介作用,使得集群式转移的直接链式效应要远大于间接链式效应,在集群"外部通道"形成中的作用明显;硅谷-北京风险投资集群的链式效应要略大于硅谷-上海,但二者的链式效应具有相似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日趋显著.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把握比较优势,以积极的姿态策应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无疑是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加快自身发展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8.
<正>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大陆,其人力上的成本大幅增加,各国政府及各产业龙头不得不思考新的策略。其中以机器人取代人工、发展各种智慧化的方案最有前景。最显著的例子,就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高阶制造业回流(Reshoring)"政策,共有超过500家公司,逐步将高阶制造生产线移回美国境内,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  相似文献   

19.
在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在我国产业转移被寄予厚望的同时,我们还须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经济风险的潜藏与现实存在.对经济风险的全面评估,须从经济和社会两方面分别考察产业转移中的经济福利风险和社会福利风险,然后根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赋予相应的权数,科学评估我国产业转移中经济风险水平.实证分析了江苏省13个地级市在产业转移中现实的经济风险状态,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为江苏省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实现风险管理提供有益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区际产业转移与承接地自主创新之间的内在机理,通过相关模型对安徽地区2004—2009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承接地通过模仿、竞争和合作等途径方式产生技术研发溢出,提升本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利用区际产业转移提升承接地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要注重自身的消化吸收能力和研发能力;同时应加大研发资金和人力资本投入,注重自主创新的内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