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最关键是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作文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众所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2.
黄华玲 《考试周刊》2013,(51):58-58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中之重。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师将带领学生顺利地走进轻松作文的殿堂。文章对作文激趣三技法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很多学生对写作比较反感,究其原因是对写作没有兴趣,不观察生活,没有深切感受,没有宣泄的欲望。受此启发笔者觉得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使学生想写、乐于表达,从而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也就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习作教学究竟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快乐地作文呢?  相似文献   

5.
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面对习作总感到厌写、怕写。能否写好起步作文对学生今后的习作道路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习作教学应如何让小学生提高写作热情,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使作文成为学生心灵的翅膀呢?一、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上下功夫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想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首先要给予鼓励和赞赏,初学作文的小学生对于习作是生疏的,我们应该多一点宽容和  相似文献   

6.
<正>作文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语文教学重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的难题。那么,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呢?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先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调动学生的作文热情,以兴趣为先导,逐步让学生爱上作文。新课标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新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作为我们教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依旧是教学中的难点,因此,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乐于表达、易于表达。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阅读扩大学生视野,积累素材;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让学生会写、乐写,最终爱上写作,走出写作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学生在作文时往往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即使写出了也是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长此以往,学生便怕作文,对作文缺乏兴趣。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启示我们:作文教学首要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丰富写作素材,让学生有话要说,不吐不快。这样学生才能表真情、吐真言,作文才鲜活生动。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如何在语文实际教学中有效提高小学生整体作文水平,发展其语言文字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以趣带写 作文,从来都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题.无论教师怎么讲,学生还是嚷着:"没的写,怎么写呀?"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排除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缺乏对写作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生们学习的动力,是学好作文的前提.因此,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对他们能写好作文有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就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而有了兴趣,也就有了作文的动力,有了作文的潜力.一旦我们的作文课使学生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会迸发出写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们的作文兴趣呢?  相似文献   

10.
张立杰 《教师》2012,(4):59-5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教学中要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感悟,激发热情,从“要我写”到“我要写”。近年来,我对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作文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作文教学中充分让学生体验生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农村有着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有着丰富的人文底蕴,也有着现代化的时代气息,教者应如何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就地取材,帮助学生寻找到作文的活水之源,进而拓宽他们的作文之路呢?一、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能注意  相似文献   

12.
"主题生活",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能围绕一个与其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主题连续进行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或参与主题系列活动,获取一定的生活体验,激发表达的热情和欲望,并能借助作文展示主题生活的成果,从而在实际的运用中提高作文能力和激发作文兴趣,使作文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倾吐情感的过程.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3.
小学作文是培养学生写作的主要基础。按照“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之标准 ,本文就培养学生贴近生活实际、善于观察、乐于思考、言为心声,激发作文兴趣等方面作一探索,以期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尽心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一、让兴趣带动作文的欲望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用各种办法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把他们的眼球吸引到作文当中来,消除对作文的"害怕"  相似文献   

15.
《教师》2009,(16)
作文教学的关键应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通过创设情境,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提高写作技巧,使学生保持浓厚而持久的阅读和写作兴趣.教师要不断创造作文教学研究的新的增长点,以实现作文教学研究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要有开放性和弹性”。概括起来,新课标作文教材应该具备以下四个特点:一、遵循认知规律激发写作兴趣学生害怕作文是一个普遍现象,怎样做到让学生不害怕写作呢?鄂教版新课标教材做了大胆尝试。教材采用话题呈现方式,作文教学单元由“话题…  相似文献   

17.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始终注意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  相似文献   

18.
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应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走进生活,注重积累,而且教师要注重激励机制,从而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提高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所以,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释放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写作潜能,开阔视野,激发写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习作感兴趣,习作的过程就是快乐的、趣味盎然的,习作的结果是充满童趣的、富有个性的。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努力在作文教学中激发晕生的创新热情和作文兴趣.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能否培养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更是作文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