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工智能(AI)是人类进入信息文明时代的标配之一。2019年,在美国纽约大学现代人工智能研究所举办的第四届年度AI Now研讨会上,AI科学家总结了2019年的AI五大主题和内容:面部和情感识别;从"AI偏见"到公正运动;城市、监控、边境;劳动力、工人组织与AI;人工智能对气候的影响。其实,  相似文献   

2.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开发人工智能(AI)软件,用于对智能无人机进行导航。这类潜艇般的无人机可搜索"木卫2"上的海洋,探索微生物生命的存在。该AI技术将为无人机提供支持,从而使其能根据在周边水环境中探测到的内容绘制路线,寻找微生物生命存在的迹象。科学家们希望这一举措可以找到"木卫2"冰下海洋中的生命群落。2016年9月,NASA的哈勃望远镜发现了从"木卫2"地表喷出的巨大羽流,高达201千米。自此,专家们一直努力研  相似文献   

3.
<正>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人工智能(AI)失控、机器人背叛人类一直是好莱坞科幻大片最钟爱的题材,大众与AI这个单词缩写第一次正面遭遇恐怕也来自斯皮尔伯格的科幻电影《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曾几何时,AI只是一个有科技感的流行文化符号,所有略显严肃的反思也仅仅局限于科技、哲学、科幻文学领域。回想一下上一次人工智能刷遍全球各大媒体的新闻版面、引发大众心理震动的事件——1997年IBM的计算机"深蓝"打败世界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喧嚣  相似文献   

4.
新知     
你要学一门新外语人类产生了复杂的语言,是因为沟通有利于协作,这让我们和其他动物相比具备了更多优势。因此,美国一群人工智能专家想为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指人工智能)创建相同的环境,让它们自然而然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语言。美国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的研究员伊戈尔·麦达奇(Igor Mordatch)团队搭建了一个需要人  相似文献   

5.
霍金关于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观点,引发了人们关于"超级AI(超级人工智能)"的广泛争论,那么"超级AI"是否会实现、其潜在的实现路径包括哪些?针对这些问题,该文在分析历史上关于超级AI的争论的基础上,总结了学界等关于"超级AI"如何实现的各种路径.认为当前我们不应过度夸大AI的能力,但要敬畏AI的未来发展潜力,因为无论是从技术态层面还是社会态层面上讲,AI的未来发展陷入"动车困境",超级AI并非完全是一种科学幻想.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AI)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由于其专业性和前沿性,因此这门学科的发展一直不为大众所知,在这历史上闪耀的群星也显得默默无闻。实际上,这是一部充满着天才与英雄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人工智能(AI)和仿生生物材料科技的进步,人造生物体与自然界生物体的差距正一步步缩小。利用仿生生物材料制作的AI机器人达到与真人外表无异的水平,比如中国科技大学研制的机器人美女"佳佳"、日本一家公司研制的餐厅服务仿生机器人等。它们眼神锐利,动作灵便,与真人无异,而且颜值极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德温特创新专利引文索引数据库提供的人工智能相关专利数据(2010—2020年),利用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绘制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网络图谱,识别出AI创新关键路径及重要节点企业/科研机构、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最有发展潜力的创新主体和重要创新主体,并对其创新合作特征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2010—2020年人工智能关键路径及演化呈现四大特征;(2)AI创新关键路径重要节点企业/科研机构有15家;(3)AI最具潜力的创新主体有华为等10家企业,以及中山大学等15家高校/科研院所;(4)AI重要创新主体有腾讯等10家企业,以及电子科技大学等10家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9.
Science     
<正>人工智能改变科学Science封面:科学家的学徒,大数据遇到了对手。Science杂志第6346期封面文章报道了人工智能改变科学。越来越多的领域,收集数据的能力已经超过人类的洞察力和分析。然而,研究者开始逐渐解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特别在人造神经网络领域的应用。不像早期在AI的尝试,这种"深度学习"的系统不需要一个人类专家知识的编程。相反,  相似文献   

10.
强人工智能(以下简称强AI:Stro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由美国哲学家约翰·塞尔上世纪70年代在其论文《心灵、大脑与程序》中提出,主要是指对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持有的这样一种哲学立场:基于心智的计算模型,以通用数字计算机为载体的AI程序可以象人类一样认知和思考,达到或者超过人类智能水平。这种立场与弱人工智能(以下简称弱AI:Weak AI)或应用人工智能相对立,后者认为AI只是帮助人类完成某些任务的工具或助理。随着最近20年来互联网、神经科学、基因工程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强AI从塞尔时代的一种哲学立场逐步向工程实践转变和演进,未来学家甚至设想和描述了强AI的更极端版本:超级智能,这些在IBM、谷歌、Facebook、微软等产业巨头和库兹韦尔、马克拉姆等乐观的技术实践者的双重推动下,藉由大众科学传播的放大作用,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构成了对其技术合理性的辩护,但AI本身对人类主体和社会的影响不是价值中立的,它一方面难以吸收和提升人类的创新本质,另一方面其技术合理性带来的后果与其初衷有时相互背离,并在商业行为的推动下,构成对作为文化产物和自我解释的理性人类的单向压制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简写为IB)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写为AI)的概念,分析了智能建筑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图像、语言、声音、游戏,一直是AI(人工智能)界最喜欢触及的几个领域。不过现在,人工智能企业把手伸向了一个不同的领域——美妆。从获得消费者良好反馈的AI配制的香水,到各种定制护肤品、AR(增强现实)试妆等应用场景,人工智能不仅为消费者选购产品带来了便捷、有趣的体验,也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不断升级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3.
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发展对行业构成了不错的挑战,涉及诸如可扩展性,网络安全性,能源管理,网络监控等问题。几种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应用于解决目前的许多ICT挑战。本文介绍人工智能(AI)技术在两个主要问题类别中的实际应用:物联网的人工智能和用于管理传统电信网络中的故障和安全问题的AI技术。因此,我们将介绍我们的研究工作,将AI应用于不同的领域,描述当前最先进的技术,实施的解决方案以及主要的实验结果。本章将展示在各种领域为ICT解决方案添加智能层所取得的各种益处。  相似文献   

14.
正未来,一直是个美好的词语,它充满着种种美好的可能性。然而借力于大数据和超强计算而生的AI(人工智能)却给未来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即便机器目前还被定义为"弱人工智能",然而它们以"不知其所以然"的实用精神和令人惊骇的速度快速攻克各种单一技能,在简单任务上逐一完胜人类——它们在国际象棋比赛中获胜、在智力竞答比赛中获胜、在汽  相似文献   

15.
李娜  陈君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6):258-264
负责任创新(RRI)旨在科学和技术创新过程中社会行动者和创新者彼此负责,同时会考虑创新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及创新产品的可接受性、可持续性和社会需求。其内涵分为行政定义和学术定义。在预期、反思、协商、反应、可持续性、关怀这6种负责任创新框架的基础上引入无私利性,基于负责任创新这7种框架理念解析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安全、隐私、结果等三方面主要伦理问题,探讨嵌入RRI框架来解决人工智能(AI)在产生、应用和发展等过程中滋生的伦理问题的路径,使AI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是各项科技如火如荼发展的一年,从人工智能(AI)到无人驾驶汽车,从物联网发展到声控装置进入家庭,从虚拟现实技术到5G高速网络等,它们很有可能在今后的技术创新中继续稳定发展。今年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科技趋势?且看2018科技关键词。人工智能权威国际研究调查机构Gartner发表2018年十大策略性科技趋势时,将人工智能列为2018年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并且表示,所有以AI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和解  相似文献   

17.
正麻省理工技术评论官方网站遴选出2018年全球科技领域的"新贵"。此次入榜技术包括3D金属打印、人造胚胎、传感城市、面向每个人的人工智能(AI)、对抗式生成网络、实时翻译耳塞、零碳发电、完美网络隐私、基因预测、材料的量子飞跃。迄今,AI仍是几家大型科技公司以及少数初创公司的"玩物",对于其他人来说,AI太贵也太难普及。不过,基于云端的机器学习工具正在将AI推向更广泛的群体。如今,亚马逊、谷歌、微软都在试图成为云服务市场的领导者,可以预见,如果AI革命广泛传播每个人的A I与对抗式生成网络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AI)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的学科,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AI未来的发展必将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快地向着人类智能的方向逼近。伴随着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为人类文化生活提供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3):411-414
<正>本文梳理2021年度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指数报告》主要结论(1),以期为读者提供人工智能(AI)这一复杂领域的直观感知,并从多个角度展示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影响,为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企业高管及普通公众提供来源于全球的人工智能相关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美两国政府AI战略、科技巨头公司AI产业布局的比较研究,揭示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与美国存在的差距,分析我国AI领域缺乏战略性系统布局、AI开源技术和AI研究人才等问题,进而提出促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