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巧装苹果     
上次我和邻居家的小丫比赛跳绳,结果我败得一塌糊涂,我不服气,就对她说:“那次跳绳比赛我输了,我可不是那种轻易服输的人,有本事咱们就再比一次,这次不比体力,比智力。你出题考我!”“好,依你。”小丫说。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2006,(1):22-24
认识臭小丫是从认识臭小丫的“八婆妈妈”(臭 小丫的叫法)花千树开始的,臭小丫曾经激烈地抗 议过,妈妈的文章大都是以她为原形写的,可为什 么不分一半稿费出来呢?所以我赶快说“这次是有 稿费的。”花千树还告诉我一个秘密,她没有办法激 励臭小丫多写一些东西,可是一旦告诉她这篇文章 可能会发表,她便会斜着脑袋若有所思地说:“这样 啊,那我可以考虑考虑。” 真是一个让人晕倒的臭小丫。  相似文献   

3.
小丫的老爸荣升工商局长,小丫跟着在学校也如沐春风起来。作文课上,小丫的同桌小米只得了34分。小林老师戳着小米的脑门儿说:“你看看人家小丫进步多快,上次23,这次就52了。唉,到底是家庭氛围不同啊。”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故事:小丫老师刚接手一个新班,当她第一次走进教室,就发现黑板上画着一只漂亮的鸭子,五色斑斓,栩栩如生。只是样子有些沮丧,耷拉着脑袋。旁边醒目地写着:“欢迎小丫老师快滚。”面对全班学生的目光,小丫老师走到黑板前,高兴地说:“今天我第一次和大家见面,有的同学就把黑板装扮得这样漂亮来欢迎我,我很高兴。可是这句欢迎词却有一处明显的错误,不知大家看出来了吗?”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学生们都不知该怎么办。小丫老师看了一下讲桌上的座次表,“刘芸芸同学你来说一说。”刘芸芸小心翼翼地站起来说:“句子中的‘…  相似文献   

5.
代表俄罗斯参评2006年奥斯卡奖的是一部儿童影片——《寻找幸福的起点》。说起这部感人至深的影片,小丫怪不好意思的——看电影时,掉了好几回“金豆豆”。今天,进影院之前,热情的小丫会提醒你:别忘记带手帕哦!电影海报本月播映:《寻找幸福的起点》讲叙孤儿院一个叫凡亚的孩子历  相似文献   

6.
在2000年举行的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人们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活跃在众多的记者当中,她就是王小丫。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第一个用主持人的名字命名的“两会”报道节目———《小丫跑“两会”》。此后,《小丫跑“两会”》成为了中央电视台“两会”报道的一个品牌。有评论指出,《小丫跑“两会”》通过小丫在会上会下的跑动和互动,把时政报道感性化,拉近了“两会”报道与观众的距离。几年来,我们看到《开心辞典》中那个既铁面无私又极具人情味的考官、《经济半小时》中那个充满智慧的美丽女主持人———王小丫,带着大众所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窦晶 《作文》2020,(1):12-15
去年深秋的一天夜里,熊小丫失踪了。小伙伴们都不知道她去了哪里。小兔说:“那一天,熊小丫心情很不好,皱着眉头,在河边走过来走过去。”也许……呀!太可怕了,不敢继续猜下去!小獾说:“那一天,熊小丫无精打采,好像深身的力气都别人偷走了,可能是生了重病。”  相似文献   

8.
鸭子     
我知道的那只鸭子,是与众不同,怪怪的,它并不是嘴扁腿短的那种,而是……要说“鸭子”这个叫法的由来,还有一段“掌故”。6年前的一天,小丫在外面疯得满头大汗,跳进家门,想与哥哥分享心中的快乐,不想哥哥冷不丁地冒出“鸭子”二字。这声音如雷贯耳,震得小丫一跳,以追狗的速度跑进卧室,一照镜子,果真,镜子如实地报告了她那让人不敢恭维的疯样:短短的头发直窜云霄,还不忘顺便带走一些热气,蒸发的水汽让小丫如刚从云中走过;脏兮兮的小手不知何时在脸上留下到此一游的烙印。顿时,小丫满腔的怒火化作一股莫名的羞愧。小丫嚎叫起来,那声音带些嘶哑,…  相似文献   

9.
谁管钥匙?     
初二的小丫扎两根小辫,走路时老在脑后一甩一甩的。“都什么年代了,打扮得跟山里小姑娘似的。”城里来的舒云好像到现在还不清楚,小丫家离校有二十多里山路,的确是一个山里姑娘。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应该是世界上最了解“荷”的民族,单单对于荷的称呼就不知有多少。荷的叶叫“荷”,荷的苞叶叫“菡菡”,荷的柄叫“茄”,荷的实叫“莲”,荷的茎叫“藕”,荷的花叫“芙蓉”,至于那咏荷的诗篇文章,写荷的丹青绘画,更是不计其数了。  相似文献   

11.
有一首歌,叫《龙的传人》。“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相似文献   

12.
春节为何叫“过年”我们常把春节称为“过年”。这在夜窦溆凶悠久的历史。原始社会时,民间就有了对“年”的不同叫法。据古书记载,唐虞时叫“载”,是万象更新的意思。夏代叫“岁”,表示新年一到春天就来了。商代叫“祀”,说明四时已尽,该到编人史册的时候了。直到...  相似文献   

13.
“希希,你等等我!走这么快干什么?你到底听到我说话了吗?慢点儿……”死党在后面跑着说。“你小丫今天怎么了,走这么快飞毛腿啊你!?”“我说小姐,请一览你的手表,”眼睛在手腕上停留了片刻,“还早着呢?”“你小丫也真是忘事,今天要怎么着?”忽然,发出一惨叫,“提早到教室,考试!  相似文献   

14.
有一首歌,叫《龙的传人》。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相似文献   

15.
“气”字,在我们中国人的话语中几乎无处不在,比如说一个人生气了,叫“怒气冲天”;高兴了叫“喜气洋洋”;如果萎靡不振,叫“泄气了”;如果精神抖擞,叫“神气十足”,等等。最典型的是,中国人有一句话叫“人活一口气”,人就是有了这个“气”才活着的。  相似文献   

16.
云弓 《课外阅读》2009,(19):58-59
从前有一个有趣的家庭,家里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每个人”,二儿子叫“任何人”,最小的儿子则叫“没有人”。  相似文献   

17.
“小丫影院”开张啦!影迷小丫将带领大家观看世界优秀儿童影片。看看今天,小丫为我们准备的精彩影片吧!电影海报本月播映:《何处是我朋友家》伊朗著名导演阿巴斯的成名作,多次获国际大奖。讲述一个孩子为弥补自己的过错,执着寻找的故事。导演名片姓名: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头衔  相似文献   

18.
有一部老动画片叫《邋遢大王奇遇记》,看过的人就知道啦,我们班,就有一个“邋遢大王”。  相似文献   

19.
贱人     
高中时班上有个同学叫黄家健,有一天上课前,班长见他座位空着,就问了一句:“黄家健人呢?”全班大笑,以后都叫他“黄家贱人”。  相似文献   

20.
儿子津津两岁多,长得聪明、活泼,人见人爱。可是,有块心病一直让我感到烦恼,那就是他只会叫“爸”和“妈”,有时逼他喊人,见男的就叫“爸”,见女的就喊“妈”,弄得我好不尴尬。说起来,他也不是不爱出声的孩子,整天“啊”、“咦”、“哇”地乱叫只是说不出来话。他要吃东西时会指着那东西叫,要上厕所会提着裤子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