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顾问:我是一个基层单位的报道员。每当我写了稿子请大机关的新闻干事或报社编辑审阅时,他们总是说:“你刚学写作,又是小单位的报道员,以后要多写小稿子,少写大稿子。”我实在不明白,难道在“小单位”就注定不能写“大稿子”吗?145医院小桃小姚同志: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弄清“小单位”和“大稿子”是指什么而言。你是“团级单位的报道员”,那你说的“小单位”指的就是基层单位,而不是大机关。这恐怕不会猜错的。但这个“大稿子”,理解可就不同了。其一,“大稿子”可以理解成事关大局,有大机关、高级领导人活动的稿子;其二…  相似文献   

2.
编辑的风度     
编辑的风度吕志强爬了20多年格子,与数十名编辑打过交道,有书面的、电话的、也有当面的。久而久之,便考虑起一个问题来:与通讯员打交道,编辑应具有什么样的风度?思路快的人或许能下个定义性的答案,尽管答案各有千秋。而我则把印象最深的编辑先来个“速写”。因为...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我是基层单位的档案人员,我们单位自六十年代成立以来,室藏档案逐年增加,占了满满二个房间。其中已经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占去很大部分,档案库房很快将面临“饱和”。我们想通过鉴定,将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处理掉,但不清楚这项工作具体怎么做,有哪些要求和手续,特请贵刊给予指导。 读者 小王  相似文献   

4.
编辑要做学问谈谈跨世纪编辑业务素质修养郭有声怎样把编辑工作作为学问来做呢?我体会至少要在以下“三个结合”上下功夫,即策划和精编结合;读稿和读书结合;编辑实践和学术研究结合。这看似“老生常谈”,但对跨世纪编辑业务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有益处的。一、策划和精编...  相似文献   

5.
我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新闻写作,至今已逾12年。其间,我在地、市级以上新闻单位发表各种体裁的新闻稿件2400多篇,并有上百件作品获奖。1996年,平均每天都有一篇稿件被刊播。于是,一些通讯员朋友在向我探询上稿“秘诀”时,总是要求我为之介绍认识几位编辑先生。他们满以为我在新闻界结交了不少编辑,所以上起稿来便“路路通”。虽然我反复向他们说明:编辑认稿不认人,稿件便是介绍信。但他们大多半信半疑,以为我“保守”,不肯帮忙引见编辑,以至产生隔阂。无奈之际,我想到“稿件就是介绍信”这个命题。  相似文献   

6.
在江苏新闻界,有位被同行称为“高产记者”、“得奖专业户”的新闻工作者。他,就是江阴市唯一具有主任编辑职称的江阴日报副总编辑陆念祖。28年来,陆念祖在市、省、中央新闻单位发表稿件3000余篇、照片百余幅;获奖作品近百件次。其中获省级及全国奖28件次。先...  相似文献   

7.
编辑碎语     
有人说,编辑,编而不著,专做判官;有人说,编辑是无声红娘,专裁嫁衣。孰是孰非,这篇片言只语式的断想随感,或许会让读者对“新闻单位从事组织、审读、编选、加工、整理稿件的人”,有—个大概了解。每每灯下阅读、修改稿件,缤纷万状。有写完稿子,不愿再斟酌、校改一遍,就丢给编辑“斧正”、“润色”的;有从网上下载,或对简报材料,略加补充,匆匆投寄媒体的;有字迹潦草、模糊难认的;有译文谬误  相似文献   

8.
时事编辑要育有政治观念。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时事编辑头脑里政治观念这根弦往往容易放松。很容易走入以下三种误区:1.时事新闻是上级新闻单位发来的,我们只要“来什么稿子编什么稿”就行了;2.时事新闻稿源主要来自国家级通讯社或其他权威新闻机构,政治上由这些发稿单位负责把关;3.时事新闻大多是反映国内外发生的事件,远在“天边海外”,难以检查核对。  相似文献   

9.
当我阅完最后一份答卷,放下笔的时候,面对一千一百多份答卷,读着一封封充满肺腑之宫的附信,我的心情难以平静下来。“恩格斯新闻思想和实践测试”是一次事前未作宣传、物质奖励很少的小型知识竞赛,然而却赢得了众多同志的热情支持。他们中有新闻单位的领导和编辑,记者,也有教师和在校大学生,更多的是工人、农民、企事业单位干部和解放军干部战士,还有一些离休干部、家庭妇女、待业青年。由于许多基层单位缺少《马克思恩格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报道,特别是批评性报道中,“有关”二字可谓备受青睐。诸如“有关部门应该……”“希望有关部门……”等等不一而足。以致现在人们对“有关”已经熟视无睹,见怪不怪了。 我们在新闻报道中喜欢用“有关”,大抵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对比较复杂的事件,人们确实一时弄不清到底具体该由哪些部门负责,无奈只好用“有关”代之;二是该负责的部门比较多,为省事起见便用“有关”代之;三是明知是那个部门,但编辑记者和新闻单位碍于情面,或为了减少麻烦,只好用“有关”这个模糊语言来为“元凶”遮遮羞。  相似文献   

11.
当我阅完最后一份答卷,放下笔的时候,面对一千一百多份答卷,读着一封封充满肺腑之言的附信,我的心情难以平静下来。“恩格斯新闻思想和实践测试”是一次事前未作宣传、物质奖励很少的小型知识竞赛,然而却赢得了众多同志的热情支持。他们中有新闻单位的领导和编辑、记者,也有教师和在校大学生,更多的是工人、农民、企事业单位干部和解放军干部战士,还有一些离休干部、家庭妇女、待业青年。由于许多基层单位缺少《马克思恩格  相似文献   

12.
新闻是新闻,广告是广告,二者绝不可以划等号。然而近些年来,在有的报纸上,新闻和广告却打破了界限,彼此不分,广告用新闻来表现,新闻中包含着广告,使新闻的“无偿”变成了“有偿”。有偿新闻在报纸版面上的表现形式,一种是消息、通讯,一种是专栏、专版。有偿消息有各种各样。比如工厂投产、公司开业或某种新产品问世,这些单位便将记者请来接来,而后发一条消息;或者由单位自己撰写成新闻稿交记者发表。这样的消息当然不是白发的,而是有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是“倒稿酬”。因为正常的稿酬是新闻单位给作者发,而这种报酬是作者(工厂、企业)给编辑记者发,而且决不会是千字30元,而要高出许多倍。还有一种有偿消息。在写  相似文献   

13.
时常听到不少通讯员发出这样的感慨:“我写了稿件若干,篇篇都如石沉大海”;“我的稿件采用后成了‘压缩饼干’”;甚至连新闻单位内部的记者也常有埋怨:“消息变成了简讯”、“长通讯变成了短新闻”。言下之意就是掌握了稿件“生杀大权”的编辑老爷“笔下无情”。其实,这些不完全了解编辑工作的同志或多或少地“冤枉”了编辑。编辑亦有编辑的苦衷。有人说,编辑工作是为他人作嫁衣,这话不假。  相似文献   

14.
有一次,与几位青年编辑交谈,他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编辑.能否说出个一二三四来。事后,这个题目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促使我开始回忆我的编辑生涯,试图能从切身编辑实践中概括出几条来。我琢磨了好长时间,方觉得有点眉目,才拿起笔来写这篇文章,题目就叫《做个好编辑的一二三四》,即一“职”、二“像”、三“心”、四“会”,期望对青年编辑能有所启示。一“职”:多编好书多编好书,是一个编辑的主要“职责”,也可以说是一种“天职”,必须永记  相似文献   

15.
编辑室是出版社内编辑人员组成的基层单位,而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编辑室是从事出版社中心工作的基层单位,是出版社内关键的基本工作单位。编辑室工作是出版社工作的基础.也是整个出版业的基础,我国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建筑在编辑室工作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6.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中国韬奋基金会联合设立“韬奋新闻奖”,标志我国新闻奖励体系日益完善。首届评选结果,10名在新闻岗位有突出成绩的编辑和通联工作者获韬奋新闻奖,30名优秀编辑和通联工作者获提名荣誉。我们国家现在有了三个新闻大奖。“中国新闻奖”,奖励各种体裁的优秀新闻作品,涵盖所有新闻单位;奖励作品,当然也就奖励作者。“范长江新闻奖”,奖励记者,即新闻界通称的“外勤”,侧重奖励青年记者。新设立的“韬奋新闻奖”,奖励编辑、通联、评论员,即新闻界通称的“内勤”,以及新闻研究、新闻教育部门的现职新闻工作者,首届评选对象是编辑和通联工作者。  相似文献   

17.
在山东新闻界常听说,济南市的信息快报是个“暴发户”,以信息快报为龙头组建的快信集团年收入过亿元。编辑记者的月收入多年来就比其他单位的同行高一大截;报社成立10年来,员工没有在被采访单位吃请的,接受的礼物没有不交公的;领导和员工因私事坐公车没有不交费的……这能是真的吗?我们深入其中探个究竟。  相似文献   

18.
报纸改革,不单单是编辑部门的事,后勤工作也必须跟上。“文化大革命”前,各新闻单位都有个说法:行政工作要为编辑工作服务。那时候,做行政工作的同志主动配合编辑工作,与编辑部的同志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办好报纸。十年内乱一起,“左”的思想泛滥,行政工作为编辑工作服务被歪曲成“为编辑老爷服务”,错误地受到批判。结果是破坏了编辑部门和后勤部  相似文献   

19.
编辑活动在我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可是关于编辑活动的科学却至今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社会上一个时期里流传的“编辑无学”的说法,如果是指“编辑没有学问”,那是一种误解或偏见;如果是指“编辑没有学说”,那是对于我国几千年来丰富的编辑经验及其理论概括的无知;如果是指“编辑没有科学”,那倒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编辑学研究的状况。编辑学至今尚在建设之中,还不能说已经成熟,甚至还不能说已经“有”了;但也不能说“没有”,它是正处在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之中,是“正在有”。“正在有”虽不能说就是“已经有”,但…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热情很高的基层通讯员,第一次向报社投稿后,便翘首以盼,盼望编辑的回音、指点、教诲。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第一次投稿”终于石沉大海。以后又数度投稿,同样是杳无音信。当初的满腔热情一下子降到了冰点,从此不敢再登新闻的“大雅之堂”。与此相反,另一位通讯员第一次投稿后,很快便收到报社的退稿和编辑的回信。编辑十分认真负责地指出了作者作品的缺陷与不足,并点拨了新闻的基本要素与写作方法。这位通讯员收到此信如获至宝。从此,他一头扎进新闻的写作与实践中,在学习中向编辑讨教,在学习中日渐提高。以后作品频频见报,并被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