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文学"桃花+女人"题材作品涉及不同阶层、际遇的众多女性,按生命状态与形象特色,可大致分为壮实农妇、感伤少女、薄命红颜、刚强义女四类。这些形象反映了在男权社会中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寄予了作家们对女性的审美理想与欲望感情,具有文学和社会学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2.
问题:如图1,在AABC中,LBAC=90°,AB=4C,M为AABC内一点,恰好满足BA=BM,AM=CM.试求LABM的度数.[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刘五一 《天中学刊》2003,18(6):46-48
从西汉以来,对屈原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多概言为忠君爱国、尊贤爱民、批判精神、峻洁人格等。近代学者开始关注屈原的“美政”理想问题,但多把其看作屈原众多思想内容的一个方面。从屈原所处的历史背景、思想基础及作品本身看,“美政”理想是屈原及其作品的核心思想,它的内容包括效法前贤、举贤授能、修明法度、关注民生、改革不良政治、实现“圣贤之治”下的统一等。而峻洁的人格是“美政”理想产生的坚实基础,忠君爱国是实现“美政”理想的必要条件,对昏君谗佞放言无惮的批判是实现“美政”理想受阻的丛然表现,九死未悔、愤而自沉是“美政”理想破灭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艺术人格”是呈现在艺术作品中的创作主体的性格、心理、气质、能力、行为方式等特征的总和,也就是创作主体(作家)的人格特征与艺术形象之间的契合与联系。在郁达夫早期小说中体现出的“艺术人格”,大都是非常态的,小说的主人公大多是一些“多余人”形象,多愁善感,意志薄弱,长于思想而短于行动,甚至不能与社会环境相协调。那么为什么郁达夫会在其创作的早期形成这种独特的“变态艺术人格”呢?  相似文献   

5.
丁玲是一位擅长描写和塑造女性形象的作家,丁玲以她独到的女性视角和女性笔触,在其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塑造了众多活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女性形象,如塑造的梦珂、莎菲、陆萍、贞贞、陈老太婆、杜晚香等众多女性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对于女性意识的全力发掘,形成了丁玲小说最有价值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十七年诗歌"中的"工农兵"意象是一种"吊诡"的形象符号,一方面它以"完型化"形象符号照亮新的"民族国家精神",另一方面又遮蔽了"真实"世界里"工农大众"精神形态的复杂性;一方面它确证和巩固了新的民族国家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又使诗歌陷入"公式化"的俗套而诗人则成为符号"软暴力"的对象;一方面它让"工农大众"在虚拟镜像中获得"翻身做主人"的政治文化快感,另一方面又使他们在符号的迷狂中丧失精神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7.
翻译过程是“归化”还是“异化”的过程始终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而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把翻译的发起人要求,译者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要求与期待考虑进去再去谈论翻译的策略则能更好地在具体的翻译情境中使用“归化”和“异化”手段。  相似文献   

8.
由于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都属于语言的范畴 ,都是对经验世界的书面表述 ,因而它们都具有书面语言的一般特性。这使得二者在“真实”美和“简约”美上具有一定的同一性。但是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毕竟承担着不同的传达功能 ,是对不同层次的经验世界的书面呈现 ,这又使得二者“真实”和“简约”的审美指向有着鲜明的异质性。在充分把握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的同一性和异质性上 ,适当地借鉴和引入文学语言“真实”和“简约”的审美蕴涵 ,对于写作更加完美的新闻作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张艳艳 《重庆师专学报》2007,26(5):74-76,92
明末清初,随着新的经济因素的出现及思想界的变革,作家的目光也开始转向了一向被压抑、被漠视的女性身上,写她们的爱情婚姻追求,写她们文韬武略的才干,写她们的自主意识。但是,这些女性,作家却让她们以“女扮男装”的面目出现,这不仅写出了女性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才干,必须要从外形上改变自己,付出巨大的生理心理代价,也从另一侧面揭示了作家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10.
韩泽明 《考试周刊》2010,(47):211-211
素描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是我国美术院校的必修课,在美术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术”与“美”的关系,是我们在教学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母亲形象是作家笔下一个弥久更新的文学话题。由于母亲形象自身的丰厚性,同时,各时期的作家赋予母亲形象以富于时代特色的文学描写,都不断丰富着这一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12.
“过劳死”是异化劳动的恶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金龙 《考试周刊》2011,(23):239-240
导致知识分子过劳死的科研、写作等脑力劳动,实际上已不再是知识分子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与确证,而是其本质力量的异化,即人的异化。对于知识分子个体而言,要避免过劳死悲剧,固然有赖于各种客观环境的改善,但更取决于他们自己的主观努力。  相似文献   

13.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早期思想中十分突出重要的学说,在早期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即在唯物史观形成的前后,马克思对“异化”问题的理解和对“异化”概念的使用是完全不同的.本文根据马克思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认为早期马克思关于异化问题学说的前后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提出异化理论的目的、作用及其根本内容上的不同;(2)提出异化理论的方法论上的不同;(3)异化论所赖以提出的理论基础不同;(4)对异化劳动的根源阐述不同.  相似文献   

14.
吕赟 《四川教育》2008,(9):48-48
装腔作势的“对话” 课堂上有一类所谓的“对话”,教师看似给了学生自由言说的机会,实质上整个对话过程都牢牢掌握在教师预设的框框中。教师不是“主导”,而是“主宰”。虽然课堂上有问有答,但是在话语霸权之下,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一步一步地接近预设好的答案.教学完全封闭在教师的“诱导”之中.  相似文献   

15.
包倩 《考试周刊》2012,(24):69-70
当你站在讲台前,讲台下有那么多双眼睛注视着你。每一天,每一节课,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表情,都会在他们心中留下一个印记。慢慢的,那些印记集结在一起,那就是他们心目中的教师形象。  相似文献   

16.
意境作为中国化文论的一个"专利",可谓源远流长,其基本特征及其意义就是情景交融、虚实相依、富有含蓄空灵之美。本文从"空间美"的角度略论了意境在抒情性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意境作为中国化文论的一个"专利",可谓源远流长,其基本特征及其意义就是情景交融、虚实相依、富有含蓄空灵之美。本文从"空间美"的角度略论了意境在抒情性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关注着"湘西女儿"的命运,在作品中述说着她们的悲欢离合,展示着她们的隐忍抗争,以关爱之心倾力塑造"湘西女儿"的美好形象。基于此,主要从三个方面简析"湘西女儿"形象之美。  相似文献   

19.
李艳 《湖南教育》2006,(6):30-31
艺术是神圣的,也是美好的。为了踏上艺术之路,孩子们小小年纪就开始了他们的“艺术生涯”:背负着画夹,也背负着家长们殷切的期望,行走在炎炎夏日里;本应充满快乐的童年,他们却在狭小的琴房里度过;在假日里,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大自然的美景,而孩子们在练功房里挥汗如雨。如果说,在春寒料峭的夜晚,数百上千名参加艺术专业考试的学生及家长为“艺考”报名排队占位的情景让我们久久无言的话,那么,一些家长为了孩子去挤那么几所“艺术名校”以圆孩子的艺术之梦而节衣缩食甚至到了倾家荡产的地步则让我们无比心酸…… 艺术,带给无数学子美好的憧憬,也给家长、老师以无限的希望,然而,艺术之路,到底要如何去走?[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翻译是一种跨化的交流活动,随着各国,各民族之间往来的日益频敏,迫切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学习,不同语言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语音,词汇和句法等形式上,更表现以其化特色上,“归化”与“异化”是缓和源语化和译语化在翻译过程中矛盾冲突的主要方法,长期以来“归化”译出现频率往往较高,然而在当今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适度增加“异化”翻译的运用对本土化的传播和外来化的接受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