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范畴化的角度对ko1、tu2、pou4等壮语量词行认知分析,提出壮语量词是以汉语量词与名词为原型的基础上进行范畴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汉语量词反映了汉民族认知范畴化的过程。范畴化的原型理论能充分解释量词对名词的选择作用。选用什么样的量词应该是以某类事物在认知上显著的"原型"作为根据的,是主观和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不纯粹取决于客观事物的维数比例或多少。家族相似性及完形感知理论能够较好地阐明"一量多名"和"一名多量"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3.
在“一腔C”格式中,临时量词“腔”对中心语具有选择性,“腔”对中心语的选择过程实际就是“腔”范畴化的过程。临时量词“腔”有“容纳、中空、发声”三个语义基础,其范畴化过程即“一腔C”中中心语的语义特征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展的过程。以语义扩展的距离为标准可以划分出“腔”范畴的典型成员、次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距离语义基础越远其语义抽象化程度就越高。进一步从历时角度推求“一腔C”格式中中心语的演变过程,则可以佐证“腔”对于中心语的选择过程的合理性,进而证明本文所论述的临时量词“腔”范畴化过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考察汉语身体量词在上古、中古、近代和现代四个时期的文献用例,对其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得出其演变的动因不仅和汉语自身双音节化的趋势有关,而且和遵循语言准确性及经济性原则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5.
汉语个体量词产生的机制与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汉语个体量词产生的时间是殷代后期,其产生的最根本机制是“名+数+量”这一。格式。个体量词产生的动因有认知、语言范畴化和韵律三方面。  相似文献   

6.
量词“双”对名词性成分得选择是个范畴化得过程。在“双”范畴中,两体相同是范畴中心,是“双”对名词性成分最基本的选择。随着范畴中心向外延扩展,分为范畴的近距扩展和远距扩展。  相似文献   

7.
从历时的角度考察了汉语个体量词产生、发展和成熟时期的情况,和汉语个体量词产生的动因。认为汉语个体量词的产生是汉语范畴化和汉语类型特点制约的结果,同时反映了汉民族的认知视点。  相似文献   

8.
量词"粒"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是个范畴化的过程.在对量词"粒"所选择的名词性成分进行语义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具备[+小][+球状][+可食]特征的谷物类名词是量词"粒"范畴的范畴中心";粒"范畴从范畴中心向外扩展,先扩展到小型球状物体,再扩展到小型球状流体物、附着物、非可见物,最后扩展到与球类有关的时间物,形成一个连锁性链条,即量词"粒"的范畴化过程.隐喻、转喻和方言影响在其范畴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量词"粒"的这一范畴化过程具有历时依据.  相似文献   

9.
汉语基本颜色的范畴化及隐喻化认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汉语基本颜色从范畴化到隐喻化认知,可以说经历了四个阶段:以物代色--以物比色--抽象化或符号化--隐喻化,由于基本颜色词汉语语言文化中形成的“双重语义”特征,便导致了基本颜色隐喻认知的两极性,这说明隐喻认知与汉语语言文化模型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隐喻性量词对名词的修饰是一种再范畴化过程,具有激活名词所指事物的某种属性并使之得以突显的作用.隐喻性量词的再范畴化过程主要有视觉感观属性突显、听觉感观属性突显和心理感观属性突显三大类,其中听觉感观属性突显为英语表量结构所特有.一个名词所指事物能否成为某量词范畴的成员,取决于观察者的独特的“慧眼”,即异于他人的独特的视角化.  相似文献   

11.
Fundamental to amassing a lexicon of relational terms (i.e., verbs, prepositions) is the ability to abstract and categorize spatial relations such as a figure (e.g., boy) moving along a path (e.g., around the barn). Three studies examine how infants learn to categorize path over changes in manner, or how an action is performed (e.g., running vs. crawling). Experiment 1 (n = 60) finds that 10‐ to 12‐month‐old English‐learning infants categorize a figure’s path. In Experiment 2 (n = 27) categorization is disrupted when the ground object is removed, sugges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figure and ground defines the path. Experiment 3 (n = 24) shows that language may be a mechanism guiding category formation. These studies suggest that English‐learning infants can categorize path, a component lexicalized in the world’s languages.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是产业融合大趋势下的产物,旅游业的发展为"非遗"的传承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机遇。"非遗"与旅游业融合的基础条件是资源和市场的对接;融合的动力系统包括"非遗"保护需求的推力、"非遗"旅游开发成功案例的引力、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地方经济发展的压力、文化产业发展的拉力、旅游需求层次提高的驱动力;融合的路径主要有开发型融合、体验型融合、创造型融合、功能型融合四种方式。以湖南湘西怀化市为例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可以为其它地方"非遗"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学院制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需求,改革的难点在于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改革的基本路径就是要重塑大学的办学理念,创新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和谐党政与学术的共建关系,确立目标绩效导向下的激励与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从边缘走向社会中心是高等教育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要走向社会中心,一是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将高等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二是必须保持高等教育原有的"品质",坚持适应与超越相统一的原则,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三是高等教育必须立足于经济社会的实际,坚持多元化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对知识的全面需求;四是高等教育必须拥有完备的、不断分化与整合的功能系统和机制,以形成走向社会中心的合力。  相似文献   

15.
16.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维护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澳大利亚积极开展对外职业教育援助。澳大利亚对外职业教育援助的主要路径包括:参与受援国职业教育政策制定和咨询,帮助受援国加强职业教育能力建设,协助受援国优化就业环境,促进受援国公民赴澳学习。澳大利亚对外职业教育援助呈现出四大特征:尊重受援国的主体性,关注弱势群体,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和注重援助绩效。  相似文献   

17.
虚构的历史叙事包含了诗性结构、情节编织以及转义等文学性的成分,它以艺术的审美为最大追求,为人们提供“戏说”的文学形式。戏说的历史题材作品可以完全归为艺术的范畴,发挥着艺术的愉悦功能。  相似文献   

18.
市场的绿色消费需求、政府的引导与监管、国际绿色化运动浪潮、企业的持续经营目标等是驱使中小制造业企业绿色管理行为产生的主要动因。为此,政府应通过管理体制的绿色转型、公众绿色消费意识的培育、绿色管理资金支持力度的加大、绿色关键技术开发的加强等途径促进中小制造业企业实施绿色管理;从中小制造业企业自身来说则应通过经营理念的转变、企业内部绿色管理体系的构建以及企业间合作的加强等途径来加快实施绿色管理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本研课程管理融合:动因分析与路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资源、技术、效率和质量四个维度,分析了本研课程管理融合的动因,从融合理念、机制和保障三个方面设计了本研课程管理融合的路径,并结合案例应用,总结了本研课程管理融合的成效。实践表明:高校通过本研课程管理融合,能提高教学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供需矛盾,规范课程教学管理,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管理效率提升,是高校提升内部治理效能,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尤其是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范畴的原则及其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众多认知能力当中,范畴化是最重要的.范畴化,即异中求同.认知经济和认知世界结构是范畴化的两个原则.这些原则在分类学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对基本层次范畴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