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之轻     
在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前,我一直以为在轻与重的对立中,轻为正,重为负。可是,我读到“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时才发现,生命不能没有重量。生命的轻与重不是绝对的。首先,生命并没有一般意义上的重量,其轻重需要用别的方式衡量。其次,一个人生命的轻重,在不同的人看来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我们看来,亲人的生命是沉重的,每个亲人的离世对我们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陌生人的生  相似文献   

2.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米兰·昆德拉的一句名言。对于我国正在接受教育和从事教育工作的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来说,又岂止是不能承受之“轻”!不能承受之“重”众所周知,中小学生不能承受之“重”的有课业负担、升学压力以及家长的溺爱和高压。但容易被人忽视的是,教师也同样背负着不能承受之“重”。既然学生上那么多课感到累,那么教这么多课的教师难道不累吗?教师在给学生增加过重的负担的同时,也在自己的肩膀上增加了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重负,何况还有来自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在追求升学率上的压力。有人说,只有无能的教师才会感到压力太…  相似文献   

3.
生命之轻     
曾子昂 《高中生》2014,(10):20-20
在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前,我一直以为在轻与重的对立中,轻为正,重为负。可是,我读到"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时才发现,生命不能没有重量。生命的轻与重不是绝对的。首先,生命并没有一般意义上的重量,其轻重需要用别的方式衡量。其次,一个人生命的轻重,在不同的人看来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我们看来,亲人的生命是沉重的,每个亲人的离世对我们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4.
《音乐世界》2012,(19):146-147
血脉之亲、养育之恩,孰重孰轻?这个世界上最温厚的感情除了“母爱”还有“父爱”。小天使将自己的翅膀赠与了画中的大叔,于是恶人状的男人,突然在这个春天,找到了小小的幸福。“我要做个好人”,前一次是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女人。而这一次,就是为了守护小天使的幸福。  相似文献   

5.
2013年10月,我应朋友之约,编定了四十多万字的《中古文学地理探索》书稿。一位年轻学子以为,“探索”或者“研究”一类书名,太过平常,不利“市场”,建议改为“新视野”。我相信年轻人的判断,于是易书名为《中古文学地理的新视野》,当然,书稿的内容,仍属我所追求的“探赜索隐”、“研精究微”,至于“新视野”抑或“旧路径”,在我的认识中,其实并非关键。也许是因历史地理的专业习惯使然,无论自己作文写书,还是拜读他人的论著,我所喜好者,多为“探索”、“研究”、“考据”一类,比如于历史文献则重版本的选择校核,于考古文物则重与历史文献的补证推扩,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等则重史实的“本来”。我甚至曾有这样的“胡说”:史实的考据是历史学家的工作,史实的评说则是史学圈外人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由具体的人构成的世界,而具体人具有三重生命——“种生命”、“类生命”与“个生命”,且具体人的三重生命既各有特色、相互区分,也相互依存、互为贯通.从具体人的三重生命观来看,教育应敬畏人的“种生命”,省思身体教育;提升人的“类生命”,坚守教育理想;增值人的“个生命”,完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7.
生命之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善良的好国王,他有三个儿子。不幸的是,国王得了重病,据说活不过一个星期了。王国里有位智慧老人告诉国王的三个儿子,只有生命之水才能拯救国王的生命。“生命之水到底是什么呢?”最小的王子问。“这是个很久以前流传下来的秘密,相传神奇的生命之水能使人起死回生。”“那么,在哪儿才能找到呢?”“要走很远很远的路,才能到达一个叫做‘失落王国’的地方——或许那里会有。”“我们一定要找到这种水!”大王子高声说。第二天,大王子翻身跃上马背,开始了寻找生命之水的旅程。“我真希望大哥能带水回来,救救父王。”小王子对…  相似文献   

8.
“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的区别不仅仅是抒情形式的差异.“无我之境”的观照方式“以物观物”源于庄子“丧我”、“物化”思想,所表现的是本真的宇宙生命情怀.“无我之境”和儒家、道家性情论有关.  相似文献   

9.
“个体生命之我”的发现,是以杨朱、老子、庄子等道家代表人物对中国古代人本主义哲学领域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在一个礼崩乐坏、个体生命被任意杀戮的时代,道家学派以恢复个人的“天性”为标准,重视个人自由,强调“为我”、“贵己”、“无为”、“逍遥”,把人的觉醒,以及对个体生命的爱悯和呵护上升到宇宙人生的本体论层面,这在古今中外哲学史上都是一种具有颠覆性的命题。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我一直在理论上强调并实践着这样两个学术命题:一是“重绘文学地图”,二是“文化生命还原”.所谓“重绘文学地图”,即我认为以往的中国文学地图是不完整的、简单模式化的、过多地套用了一些外来的概念.我希望画出一幅比较完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或文学的地图.这个文化地图既能体现出中国文学多民族、多区域、多形态、互动共谋的历史实际,又能深层次立体展现中华民族文学的性格、要素、源流和生命过程.  相似文献   

11.
钟玲 《嘉应学院学报》2002,20(5):119-119
一、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国人的美的观念是心理感受 ,是一个体验过程 ,因而是时间的、游动的、连贯的 ,西方人的美的观念则是空间布置 ,是形式关系 ,即所谓的对称、完整、平衡、比例等 ,这些因素始终受西方美学家的特别的重视 ,甚至企图用数学的方式来提示美的关系 ;中国艺术中的最高境界是“韵”,它植根于人的内在生命律动 ,生命中的节奏之中 ,它紧紧地依着于人的生命感受和体验 ,与感性生命结合得特别紧。中国人的艺术倾向于重表现、重象征。“诗言志”三个字是最精炼的说明。在中国传统音乐曲目中 ,用声音以描绘景物的作品亦不多 ,即使“…  相似文献   

12.
《我与地坛》中描写了地坛的荒芜,以及荒芜地坛之中斑斓的生命,更以及在荒芜地坛之中、斑斓生命之上、史铁生在痛苦之中由人的意志战胜厄运的自由选择。这样三重内容依次向读者展示自然之美的三重境界,即荒芜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这三重层层递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生命进程,是自然之美所在。  相似文献   

13.
在滇西高原那苍茫雄浑的十万大山深处,在一条名叫板桥河的,寂静而又卑微的河流之上,有着一座古朴而简陋的小木桥。那座小木桥的名字叫水生桥,水生是我的乳名,小木桥是我的“生命之桥”。在我的故乡,无论男女老少,每个人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生命之桥”。在宿命的故乡人看来,生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诗词中“今”“我”两字以其频繁出现而成为诗人内心倾向的两个强烈的符号,“今”反映了诗人务实重今的价值选择,对中国历史命运和机遇的深刻把握和于有限中贯通于无限的宇宙意识;“我”是阶级之我同个体生命的有机统一,是诗人历史主动性和巨大使命感的集中体现,是特定时代和诗人独特生命体验的结果。这种“贵我”“通今”精神直至今天仍为中华民族所必需。  相似文献   

15.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首先,我想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个问题——“青春的价值”,那么青春的价值到底等于多少呢?我想我们的答案是一致的“青春无价”。是啊!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最宝贵的是青春。古往今来,历史总是把目光投注在青年人身上,把未来寄托在青年人身  相似文献   

16.
犹如“佛就是我”,生命的力量在于生命自身,教育之手的介入不是控制生命——按预定的框框给生命“造型”,而是顺应、激发、引导生命的需求和愿望,启迪生命的方向,激活生命的潜能,优化生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与王琪校长的谈话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生命。”在他看来,教育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第二重境界是润物无声,教导无痕;最高一重境界则是对生命的了知、洞察、理解和关怀。何以如此看重“生命”二字的分量?何以对教育中“生命感”的遗失和对生命本身的漠视如此痛心?何以连篇累牍地撰文倡扬“生命教育”的理念?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与王校长展开了一场关于“生命”的对话。  相似文献   

18.
生命之绿     
出于好奇心,我曾伤害过一颗种子。被我打破的种壳的碎片,是一颗种粒曾有的“铜墙铁壁”,现在却因我的伤害而“坦露心胸”。就是从那个缺口,我走进了一颗种子的内心世界,我窥探了它的秘密。如居里夫人在那个难忘的永远的夜晚发现了镭,我看见了种子深处的那点嫩绿,那个生命的渊薮,  相似文献   

19.
周兵 《云南教育》2009,(21):22-23
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她们死于学习重压 2001年3月11日下午,重庆市忠县拔山中学的两名女高中生陈薇和陈艳玲,在写下遗言后,拥抱着从楼顶跳下。其中一人在遗言中写道:“我不喜欢这个世界。学习的压力真的很大,让我喘不过气来……学习给我的压力真的很大……我希望你们都能够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有个好的将来,不要像我竟输给了学习。所以,我必须选择离开。”  相似文献   

20.
生命之思     
英国著名作家H·D·劳伦斯说:“死是生命的延续。”这一观点相当浪漫。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死是一个人的旅行到了终点。”在他的心目中,死是很平常的事,大有视死如归的味儿。我们的文史老祖宗司马迁却从社会学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其实大多数人的死,平平淡淡,从从容容,往往介于两者之间———没有如泰山般重,也不会像鸿毛般轻。因为人的价值就在于他曾经活过和因为他的“活”给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留下过真、善、美的印迹,只有这个印迹是存在过的,其价值仅在于此。其实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