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学者化”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1989年第1期发表了两篇关于编辑学者化的文章后,收到不少来稿。现将其中一部分摘要发表于后。编辑学者化的问题,本刊不打算再继续讨论,如有特别精彩的文章,当然仍可以发表。  相似文献   

2.
《中国青年》杂志2013年第1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尽孝.为什么如此之难?》的文章之后.遂以在新形势下能不能尽孝、如何尽孝为题,面向全社会连续展开了9期深入广泛的大讨论。参与讨论者上至年逾花甲的老人.下至“90后”青年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纷纷联系实际、设身处地、高瞻远瞩地就现代社会尽孝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想。杂志连续发文40余篇.在社会上产生了强大的惑召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赵赜 《新闻三昧》2000,(6):40-42
应读者来信要求,本刊今年从第1期起连续发表了5篇关于心理学、新闻心理学的文章,读者反映对实际工作很有帮助。根据读者意见,我们将把这一讲座继续下去。本期发表的《记者独特的思维方法》是这系列文章中的第6篇。——编者  相似文献   

4.
杜展潮同志写的“越南采访漫笔”本刊陆续发表了三篇。第一篇发表在1958年第3期上,其后,又在本刊第4期,第6期上发表了两篇,现在是第四篇。以后还将继续刊登.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是“非事件性新闻”? 1963年第1期《新闻业务》上,曾发表了寄晨同志撰写的《在工作中感到的几个问题》一文其中就提出了“非事件性新闻”这个概念。该文谈到新闻写作时认为,还有一类新闻不能完全用我们所肯定的新闻写作理论的框框去套,作者说:“这里所指的主要是一部分非事件性的新闻,有人也称之为组织性的新闻”。从此,“非事件性新闻”在新闻界就作为一个新闻种类被提出来了。1980年5月新华社在国内新闻业务改革座谈会上,又重点研究了改进“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问题。接着在该社业务刊物上接连发表了几篇探讨性文章。随后,一些新闻刊物也相继发表了探讨性的文章。比如1981年第1期《新闻战线》上发表了张铭青同志的《探讨“非事件性新闻”》一文;1982年第1期《福建日报通讯》上发表了祁泰同志的《“非事件性新闻”浅析》;1982年第11期上海《青年报之友》上编发了《关于非事件性新闻》的材料,等等。  相似文献   

6.
一九六二年第十二期《新建设》上发表了周谷城的《艺术创作的历史地位》一文,对艺术创作中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篇文章引起了艺术理论、美学以至哲学研究者广泛的注意。一年多来,许多人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批评周谷城的观点,周谷城写了一系列答辯反驳文章坚持自己的看法。七月十八日人民日报就这一场讨论写了一篇概述,介绍讨论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  相似文献   

7.
刘辉:王老师,我最近读了您的两篇论文,感到受益匪浅。一篇是发表在《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11期上的导读性文章《重划文学研究的疆界》,另一篇是由此扩展撰写的长篇论文《文学研究疆界的扩展和经典的重构》(《外国文学》2007年6期)。在这两篇论文中,您都谈到了当今文学研究中的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现象:文学研究疆界的扩展以及与文化研究的关系。显然,这反映了您最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另外,您刚从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讲学归来,相信您对当前西方文学及文化理论的最新进展和动态又有了新的把握,能否请您就这个问题充分展开谈一下?  相似文献   

8.
过去,人们都以为梁启超最早一篇议论报纸的文章,是1896年8月9日发表在《时务报》(第1期)上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以下简称“甲文”)。其实,早在一年前,即1895年9月,梁启超就为北京《万国公报》(第18期)写  相似文献   

9.
刊物和人一样,不能没有个性。《中国图书评论》的个性,大家公认是敢于直言不讳地批评。据我个人的统计,自1991年第1期至1992年第二期,8期“秉笔直书”栏共发表了44篇批评文章,再加上7期“疑误求正”栏的20篇评论,则60多篇了。这在书评日趋“人情化”、“广告化”的庸俗风气笼  相似文献   

10.
我在《档案春秋》2006年第7期,发表了一篇关于《鲁迅茅盾致红军信》(以下简称“鲁茅信”)的文章。《档案春秋》2007年第1期发表陈福康也谈此信的文章,与我商榷。我想先介绍一下关于“鲁茅信”的争论的来龙去脉,以便读者理解陈福康的说法何以是不合史实的,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1.
史记 《传媒》2008,(1):76
<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12月11日第31期发表了一篇<"嫦娥"照片可能错了>的文章.文章认为,"嫦娥一号"发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存在差错.  相似文献   

12.
流着泪,我不止一遍地读了这篇发表在《鹿鸣》2009年第6期上的邢卓的文章,此文还有一个副标题“王亚卓事件中的心境写照”,思绪便回到了那个世道昏聩、风雨如磐的年月。  相似文献   

13.
刘惠文博士对新闻信息和新闻信息传播早有研究,本刊首先后发表过他的论文《新闻信息论》(1989早第5期)和《新闻信息传播论》(1992早第11期、1993年第1期)。从本期开始分三次发表的《非新闻信息因素论》,是他写的续篇。作者在论文中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文章虽然较长,读来颇有兴味。当然,作为新闻学术研究,有些同志对这个问题可能有自己的看法,欢迎就这个问题继续研究,把重点放在研究非新闻信息因素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上,并把研究成果寄本刊发表。  相似文献   

14.
本刊今年第3期发表了刘健同志的《市场面前轻与重》一文后,引起了圈内强烈的反响,有些同仁对“大报”、“小报”、“大记者”等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今刊发三篇讨论文章,意在引起大家对报业面临的一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编者  相似文献   

15.
1993年本刊第5期曾经发表过一篇纪实报道,题为《全国第一个触犯(档案法)的大案》.文章详细报道了《档案法》颁布后不久发生在湘中小城涟源市的一起烧毁档案的恶性案件.  相似文献   

16.
再谈『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兼与潘连根同志切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浙江档案》1997年第12期发表了我的一篇题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探疑》的文章(以下简称"探疑"),其目的如文中所说,"供有志于深入研究这一篇课题的同志们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刊今年第7期发表两篇关于1988年新闻摄影记者“十佳”评选的争鸣文章以后,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兴趣,认为这样的争论是有益的。我们欢迎读者撰文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刊1985年第四期刊登周志卓同志《“一稿不能两投”说不利于新闻传播》一文后,收到了多篇参加讨论的文章,现选四篇发表。希望关心这个问题的同志继续来稿来信,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我们相信,大家心平气和地谈利弊、摆道理,总可以得出一个可以为大多数同志所接受的比较一致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在图书馆的学术研究中,关于核心期刊的研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目前仍然是研究的热点。从1973年第4期《国外书讯》中刊登“国外化学类核心期刊”始,至今图书情报期刊中已经发表了322篇关于核心期刊的研究文章。其中研究的内容有:关于核心期刊定义的文章有8篇;关于核心期刊研究的意义的文章有13篇;关于核心期刊标定理论方法的文章有35篇;关于核心期刊标定结果的文章有266篇。这些文章不仅从理论方法上进行了研究,而且也有关于定义、意义等概念上进行研究的,特别是大量的实际标定的研究成果,为期刊的研究及实际工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  相似文献   

20.
《上海档案》杂志从2011年第五期到第七期,分三期发表了第十七期局馆长培训班的22位作者的22篇论文,或说文章。写文章有什么作用?一般意义上的作用姑且不论,对社会对事业的好处也暂且不提,写文章对于文章本人来说,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使你的思考变得越来越严密,思路变得越来越清晰。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写作使人严密,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