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科学思维培养中的问题以及原因,提出利用“旁栏思考”栏目渗透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基于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旁栏思考”栏目挖掘科学思维,通过把握重点,归纳概括;巧妙设疑,科学推理;敢于质疑,批判思维;发挥想象,建构模型等方式渗透科学思维。将科学思维的培养与生物学教学相融合,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键  胡志刚  王振 《化学教学》2023,(4):91-93+97
基于“将混合物状态组合转化为可直接分离的状态组合”的核心思路,建构有别于传统的“物质分离的思维模型”,其中包含“原状态组合-直接分离方法”对应表以及“原状态组合-转化方法”对应表。并提出“物质分离的思维模型”的应用建议,以提高学生应用“物质分离的思维模型”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发展“模型认知”“科学探究”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科学思维的形成和科学方法的习得,是科学探究的至高追求.在探究性学习中,要鼓励学生“疑”,鼓励学生“议”,鼓励学生“做”,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一系列活动中获取知识,掌握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具体来说,应关注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解决的引导、生物史的引入、实验的改进与完善等要点.  相似文献   

4.
聚焦“新能源的开发”社会热点问题,以“氢能的利用”为项目主题,融合STEM理念,围绕“制氢-储氢-释氢-用氢”等核心任务和技术手段,设计驱动性问题,突出综合运用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等科学原理解决氢能转化问题,渗透工程思维的培育。融合STEM理念形成物质利用的思维模型,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教学中,利用物理学科“光的色散实验”原理、化学学科萃取方法及数学模型,解决生物学问题。基于学科融合,以问题为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分析与比较、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通过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实现科学概念的建构,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6.
科学思维是科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模型建构、逻辑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培养学生思维的主阵地是课堂。本文以《物体的内能》一课为例,阐述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定位学习目标,聚焦挑战性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通过“类比建构概念“”逻辑推理论证“”聚焦问题解决“”整合思维模型”等策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递进式的训练,从而提升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7.
基于新课标理念及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探究情境-问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围绕“发现问题、确定主题、查阅资料、构建方案、实验探究、解决问题”这一循环模式不断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小学科学课程在名称、教学方法和目标定位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但对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关注始终没有改变。对“什么是科学思维”“是否能教科学思维?”“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充分说明了科学思维现象的复杂性以及培养科学思维的艰巨性,同时也展示了“人如何发展自己的思维”等问题上丰富多样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肖正清 《考试周刊》2023,(11):145-148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基于发展学生生物核心素养、深化知识理解、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需要,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具有必要性。现阶段的生物教学中,教师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刷题”为主的巩固方式以及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薄弱,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高中生物科学思维培养可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强化问题情境的创设,以“问题”或“问题串”贯穿教学始终,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提升;二是立足教材,开展多元化的生物实验或实践活动,以实践为主线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以及动手实践能力;三是引入STSE试题教学策略,严格按照新课改和新高考的要求设计生物试题,改变漫无目的的“刷题”现状,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0.
科学新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为“科学探究”“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而这些目标的达成有赖于学生的思维活动,且须紧密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概括反思的基础上内化形成。学生在学习科学和运用科学原理解决问题时不断经历直观感知、存疑质疑、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科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科学知识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同时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科学学习过程,并改进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11.
“问题解决”是近年来国际教育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著名科学哲学家波普说 :“科学始于问题”。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中主动引进科学思维中闪光的思想———“问题解决”教学思想 ,改变“两课”教师的教学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考方式 ,将有利于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一、“问题”与“问题解决”1988年国际数学大会对问题及问题解决作了如下阐述 ,“问题”是指对人具有智力挑战性质的、没有现成的直接方法、程序或算法的待解问…  相似文献   

12.
在科学“课标”的前言中有这么一段话:“从小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的问题,”这一句话就体现了思维教学是科学课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回顾我国关于思维教学的历史,可见在我国的中小学至今尚无单独开设思维教学课程,思维教学方式只属于容入式指导.即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维。  相似文献   

13.
以“非常规方法测量物体密度”教学为例,通过设置思维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探究,激活思维、运用方法逐层解决问题,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在制订方案的过程中,通过对递进思维式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深度学习是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高阶思维(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解决新问题的探究学习。教师要把握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点,搭建学生学习活动的平台,引领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具体路径是:创设认知失调情境,增加学生热爱科学知识的“温度”;重视知识内在联系,促进知识之间意义的“关联度”;利用问题化教学策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思维的“广度”;挖掘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感受科学文化内涵的“深度”;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高解决新情境问题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批判性思维是解决科学问题的基础,有助于学生作出理性的判断,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科学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成长为理性公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物理学科把“批判质疑”纳入到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意在培养在面对科学问题时能够理性思考、作出正确判断的社会公民。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特点,紧扣科学本质、利用科学探究、设计社会性科学议题等方法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16.
本节课以“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为例,通过创设学习情境、运用假说-演绎法构建概念模型、演练科学技能等环节,引导学生开展个人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探究,完成学习任务,激活学生思维潜能,使学生具备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技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在“二叉树的存储和遍历”课程中体现科学方法教育、思维方法训练和情感教育的教案设计方法展开研究,希望通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科学思维方法的启发和解决科学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精神,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以“单细胞生物”为例,阐释运用ADI模型,让学生通过辨析“草履虫是细胞还是生物”这个引领式的话题,进行辩驳、质疑、论证等一系列思维碰撞,体验问题的生成、分析、论证到解决的完整学习过程,促使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计算机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思想创新中体现思维方法训练和情感教育,进行教育设计和思想的创新.以“二叉树”的教案设计为例,论述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科学思维方法的启发和解决科学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精神,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只有学生亲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才能有效推动学生知识、思维、素养“三位一体”式发展。而核心问题是课堂的精华,只有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子问题链设计并引导学生体验其解决过程,才能贯彻落实“教”与“育”的功能。文章用“水循环”作为案例,剖析了核心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推动学生学科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