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秦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当前,青年学生的德育创新是确保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实施教育改革的必要举措。站在地域文化角度,从德育理念、内容、形式、环境等方面入手,将传统文化精髓贯穿于青年德育创新始终,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以提高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当前,加强成人职业院校德育教学对于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化解社会矛盾、引领人生进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必须通过革新德育教学理念、拓展德育教学形式、丰富德育教学内容、完善德育教学体系等方面探索德育教学有效路径,才能提升德育教学效果,更好地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慧  董博清 《甘肃教育》2023,(10):19-25
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是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围绕主题活动,以跨学科知识为内容,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良好道德素养的教学实践形式。本研究从德育的课程性质、实践属性、现实需求等方面分析了德育课程中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必要性及实施困境,并从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跨学科共同体的建立、教学内容的设计等方面提出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实施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谢静 《考试周刊》2014,(41):166-166
职业教育教学已经成为现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职教德育是存在于职业教育教学之中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的思想变得新潮前卫,学生的生活空间变得社会化、复杂化,人际关系也琢磨不定,这一切都对德育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这一点,对于现今的职教德育教学来说,新的教学路径的探析也就迫在眉睫了。  相似文献   

5.
高校来华留学生德育工作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加强留学生德育首先需界定清楚具体情境下的德育内涵,厘清留学生德育重点,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课堂教学,明确留学生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路径,其关键环节是在文化教学中主动融入德育。通过分等级、分阶段采取不同教学手段,在文化课程中细化德育融合点等方法推进高校留学生德育,以期提高国内高校留学生德育水平,培养出学习成绩良好,道德品质优秀,知华、友华、爱华的留学生。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人类的本质显现 ,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总和 ,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人化、人文化。从这个角度出发 ,文化的特征有五个方面 :文化的人类共同性、文化的特殊阶级性、文化的时代性、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地域性。三秦文化属于地域性文化 ,它是指在三秦大地 (即陕西地区 )历史上形成发展起来的有其价值与特色的区域性传统文化。三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德育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对于德育叙事这一德育教学中极其关键的教学方式,其应用水平却有待提升。德育叙事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叙事方式,想要发挥德育叙事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首先要充分了解德育叙事的特点和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德育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叙事方式。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德育叙事这种教学方式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动三个方面对德育叙事应用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郑平峰 《成长》2021,(2):143-143
在全面普及素质教育的现代社会,德育作为教育的核心与灵魂,在初中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是一盏引路明灯。初中生正处于心理状态焦躁不安、性格由儿童转向青年的关键过渡时期,需要如同春雨甘露般的德育对其心灵与灵魂进行深入的教导和改造。因此,教师需要利用互联网的现代化教学能力,创造出精彩多姿的课堂以供学生学习德育知识。本文介绍了如何将互...  相似文献   

9.
德育叙事及其课堂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事虽然源于文学活动,但它也存在于学校教育的日常实践之中,尤其是在德育领域,课堂中的叙事活动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相比于传统的说教法、榜样法、熏陶法等德育方法而言,德育叙事的优点在于:可以让学生的,而不是英雄、伟人或成功人士的道德故事进入德育课堂,这就为学生个体建构自己的道德经验提供了现实机会。但是,叙事对于德育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新型的德育理念。当代教师只有放弃长期固守的理性化、概念化的德育思路,采取科学的课堂叙事策略,才能收到理想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叙事的方式讲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有教育意义的人和事,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德育上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1,(30):151-152
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课堂备受关注。为了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推动德育教育改革,许多教师开始着眼于高中政治教学的现实条件,不断改革教学策略,真正实现德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全面渗透。不可否认,思想政治教育对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有明显的辅助作用,作为学科教师个人来说,一方面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需要关注德育渗透策略的分析及研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德育作用及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德育是一种文化的浸润,文化是德育的本质维度。从高职德育目标与多元文化不融通,高职校园文化过度形式化、职业化、简单化,高职德育内涵与社会文化的脱节三个方面阐释了高职德育过程中的文化缺失。在此基础上,从德育内容一元化与多样性的统一、德育环境宏观与微观的融合、德育活动与德育实践空间的拓展三个角度提出了多元文化视域下高职文化德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德育是一种文化的浸润,文化是德育的本质维度.从高职德育目标与多元文化不融通,高职校园文化过度形式化、职业化、简单化,高职德育内涵与社会文化的脱节三个方面阐释了高职德育过程中的文化缺失.在此基础上,从德育内容一元化与多样性的统一、德育环境宏观与微观的融合、德育活动与德育实践空间的拓展三个角度提出了多元文化视域下高职文化德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分离是当前高校德育面临的一个难题。从青年学生关注的网络热点问题入手,通过德育叙事的方式把网络热点问题引入德育,充分运用网络上青年学生关注的德育资源,一方面改变以往重德育知识传授、轻德育体验的德育方式,使德育回归丰富多彩的生活;另一方面,改变传统学生被动听课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性,由此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石红炽 《家长》2021,(5):79-80
高中化学教学中不仅要学生牢固掌握相关化学知识,还应注重学生政治思想与道德品质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品格的形成,更好的应用所学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本文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就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郭青青 《考试周刊》2023,(5):101-105
在新的时代下,加强德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可以在丰富学生英语知识、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同时,使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识,促使他们用辩证的角度汲取中西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并逐渐地成长为具有责任感、良好品行的新时代人才。文章以高中英语为研究对象,简述了新时期高中德育教育的要求,讨论了将德育渗透于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指出了高中英语德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以案例的形式对德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展开了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的文化德育与德育文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热潮,多种文化并存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多元文化对我国高校德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道德教育文化内涵的揭示与理解。德育与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文化的实质在于人化,文化的功能在于化人。德育脱胎于文化、具有文化属性,承负着认同、整合、提升、引领文化的使命。文化德育作为高校育人的根本途径和独特模式,对实现高校培养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和作用;德育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灵魂,融合着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元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网络背景下的德育叙事作为新兴的事物,随着德育叙事研究的深入,已经显示出了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然而,基于网络的德育叙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面临着叙事视野狭窄化、叙事内容浅薄化、叙事情节虚拟化等弊病,背离了德育叙事的初衷。论文立足德育与网络学习的特点,提出了积极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德育叙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在文化传承与弘扬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优秀思想。在实施小学德育教育时,教师应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发掘出传统文化的闪光点,使学生的道德品质与综合素养得到提升,让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提升德育教育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探寻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郑晓丽 《教育探索》2008,(9):120-121
德育具有人文精神的内蕴,实质上是一种人文教化。德育的人文精神与人的个性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人文教育与德育的契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高职人文德育的路径主要有:建设富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德高技湛的专任教师队伍;建立精干高效的学生政工队伍;建设“以生为本”的干部职工队伍;培育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刻苦学习、奋发成才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