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金霞 《学语文》2007,(4):3-43
中学生的语言,不管是表现在日常交际上,还是在即兴"创作"和短信书写上,常常极富个性,打着时代的烙印。这是一种中学生"社会"的社会方言。这种社会方言的特征在语汇、语篇上浸透着中学生社会的"文化"因素,因而形成一种中学校园语言文化现象。本文拟从语汇、语篇两方面对这种富有特色的语言文化进行简略的考察。  相似文献   

2.
高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把建设先进文化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充分发挥在这方面的先导和示范作用.为此,要充分认识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明确先进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进而实施好奠基、铸魂、正心、筑堤、示范等工程,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蕴涵的政治理念、思想原则和行为规范,对学生具有培根铸魂的人生方向性指导,能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认知方向、学习意志、理想信念和民族意识。文章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陕西红色文化教育》为思政课辅教资料,考察中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效果及教学方式。同时依据学生和教师的信息反馈提出了通俗共识、具象动感、特色实用、场景活动、网络实景的思政课教学优化路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文化自信中的红色文化资源是红色文化载体,可通过红色遗址、红色故事、思政课堂、实践课堂、新媒体等进行传播.通过有效整合各种红色资源,传承中国红色文化,增加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功能,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用心理学的视角分析,通过强化、积极关注、榜样作用等使红色文化深入人心,成为深受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口口相传的传承内容。  相似文献   

5.
"幸福能力"是个体追寻人生意义,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能力。班级文化建设是培养中学生"幸福能力"的有力抓手。通过对班级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培养中学生"幸福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从"实现幸福价值引领、推进幸福环境塑造、打造幸福实践载体"三个角度,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探究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幸福价值认同、幸福心理体验和幸福成果创享等"幸福能力",进而为中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定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担负的铸魂育人使命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为研究起点,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的实践进路。采用文本分类法、语义分析法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真善美”文化基因,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新人。研究结果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能为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注入文化基因,又能以文化人厚植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研究结果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提供理论思考,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实践思考。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思想文化育人的重要职责,通过将图书馆、校史馆、国史馆、党史馆等文化阵地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融合,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课堂教学"动"起来,增强铸魂育人实效,实现文化阵地建设资源的优化利用,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路径,打造全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文化阵地建设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8.
杭州市委市政府从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出发,提出了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新一轮城市发展目标,把城市生活品质作为城市发展的最高定位。中学生,作为杭州城市人口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的学习生活、文化生活同样关系到杭城生活品质的建设。基于这一思考,我们对杭城中学生的文化生活品质进行调研,了解杭城当代中学生的生活情趣、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从中呈现出来的文化特点。据此提出提升杭城中学生文化生活品质的教育对策和指导建议,为实现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目标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肩负着铸魂育人的重要使命,青年应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理念,发挥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传承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弘扬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新时代,通过加强红色文化认知教育、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形式、强化红色文化校园实践等路径,可有效增进"00后"大学生的红色文...  相似文献   

10.
德州市红色文化印迹丰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可开发利用价值较大,但现实中在认定层次与知名度、开发利用、特色彰显、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问题。为切实发挥其铸魂育人作用,应加大保护和内容挖掘力度,确保红色印迹铸魂育人“为有源头活水来”;加大形式创新,确保红色印迹铸魂育人“春风化雨细无声”;要加大文旅融合力度,确保红色印迹铸魂育人“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11.
"百善孝为先,百德孝为首,百教孝为始",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建立在孝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如今"孝"的传统美德在中学生身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所以,孝文化教育不可忽视。现代孝文化的内容体系包括善事父母、尊老爱幼、立身行道、热爱祖国和爱护生命。孝文化融入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包括:全面、深入地认识孝文化;自觉、有效地践行孝文化。  相似文献   

12.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要弘扬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进一步扩大文化走出去的空间范围.文化是"一带一路"的灵魂.要做到中国文化走出去,区域文化走出去至关重要.南京区域文化走出去既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需要,也是提升南京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南京文化走出去,不断提升南京形象和南京文化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本项目旨在了解南京市中学生跨文化口语能力现状以及其对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度,让中学生敢于介绍自己的区域文化,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助力区域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13.
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亚文化随之蔓延。网络亚文化是一种有别于网络主流文化,体现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网络流行文化,具有边缘性、时尚性、颠覆性和批判性等特点,有着极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它对中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判断、行为方式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当下校园中学生间流行"屌丝文化"。学生们自称"屌丝",在自我嘲讽和相互戏谑中彰显自我。在中学生  相似文献   

14.
博客的流行使中学生逐渐熟悉博客语言,并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签名作为"博客"的缩影,彰显了"博主"的个性和交流群体的文化共性.从90后中学生博客签名可以看到他们:个性张扬,善于解构固有文化;成人化但又存在诸多不成熟的地方;受网络文化影响,沿袭了博客文化的开放性与独立性特征;个体文化凸现,缺乏合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自信、关爱、责任、创造"品质的新时代中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以班级文化建设为抓手,主要从班级文化中的"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两个层面来建设,为每个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与活动氛围,让每个学生有更多的锻炼空间和平台。  相似文献   

16.
用自编的"中学生上网调查问卷"和修订的"道德价值观调查问卷"对贵州省88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运用相关回归分析进行统计,结果表明: 网络文化中的负性文化与消极道德价值观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积极道德价值观呈显著负相关;两性文化、冒险好奇和求知学习对积极道德价值观有一定的预测力;暴力动作对利己性影响最大,且预测性也最强.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和社会科学界委员小组会上的重要讲话,既充分肯定了文化艺术和社会科学工作在"四个伟大"征程中做出的杰出贡献,又对进一步做好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应当坚持的"四重"导向,即培根铸魂的功能导向、与时代同步的历史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及文化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身立身要正的道德导向。  相似文献   

18.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保障。红色文化是乡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文化之源、精神之基。红色文化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领导,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核心引领力和重要经济支撑。以红色文化助推乡风文明建设,一要通过创作优秀红色文化艺术作品为乡风文明建设立标铸魂;二是通过拓展红色文化展示平台为乡风文明建设搭建阵地;三是通过发展红色文化产业为乡风文明建设"聚神建体"。  相似文献   

19.
横县是一个具有古老文化的县份。横县第二高级中学历史教研组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横县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茉莉文化、红色文化等代表性文化为载体,开展了"印象茉莉,美丽横县"校本课程教学与实践,旨在带领学生一起去叩开古韵尘封的横县大门,传承地方史文化,提升中学生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文化认同是个体在明确区分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对主流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实践活动过程的价值取向同一性的确认。在社会化过程中,当代中学生的文化认同深受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西方文化的影响,导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淡薄、中国传统文化疏远和实践活动价值取向迷惑。必须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在中学生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和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增强中学生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