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旧有词义的新组合是新词新语产生的主要途径,而近年来,"冷"字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形成了一股"冷"流。本文对"冷"字的新意义和新用法进行归纳,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近来网络论坛中"求"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求"常规用法是组成固定词或短语、组成兼语句或者是用语口语中,而在网络中"求"的新用法已悄然出现。"求笔记本"、"求解脱"、"求指导"等这些用法都活跃于网络中。网络中"求"的用法较以前更为随意自由,其在语法结构和语用上都具有新的特点。而这些用法的产生,与语义、语用环境及社会文化等因素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慕课""微课""在线学习""翻转课堂"等新名词频频进入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对"云时代"和"大数据时代"下的课程形态、教与学的方式有了崭新的认识。有人说,科学技术正在掀起一股狂潮,倒逼着我们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引领教育克服旧有的弊病,从而走进全新的时代。事实果真如此吗?技术能够真正引领教育变革  相似文献   

4.
自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之后,"‘9.11’事件"、"‘911’事件"、"‘9-11’对美袭击事件"之类的用法,开始大量地出现于报刊杂志及各种出版物中。实际上,关于"‘9.11’事件"之类用法之表述形式,并不符合国家的有关规范标准,属于不规范的表述形式。根据国家的有关规范标准,"‘9.11’事件"之类用法的正确表述形式应该是"‘九一一’事件"。对这类不规范用法的规范与廓清,对于我们肃清目前各种出版物中大量存在的诸如"‘九.一八’事件""‘3.8’大案"、"台湾‘3.19’枪击事件"等之类的不规范的用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类化规范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他还(只)是个孩子"中,"孩子"并不是词典中的释义,而是出现了语义泛化现象,"纯洁""需保护""不成熟"等新义被激发。这些新义的激发和"孩子"自身[+年龄小]的语义特征有关。同时,也和"还""只"表示说话人的主观化评价意义有关。在关联理论的作用下,新义得以被激发和理解。而和"孩子"有着近义关系的"儿童""小孩"因为语义特征少于"孩子",使用频率不高,没有产生相同的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6.
网络的产生和发展使得很多词语获得新的意义和用法。对一些词语进行创新使用是网络用语比较明显的特点之一,"给力"在网络语言中就被赋予新的意义和用法。"给力"新用,不仅受网络语言环境、语言使用者的影响,同时与其内部语义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一些网络新词不断出现,并成为年轻群体中广为流传的用语,如"草根""房奴""屌丝""蚁族"等。其中"屌丝"是使用频率最高、同时也是最具有争议的一个词汇。其实,"屌丝"的产生应该不属于偶然。早在多年前,"屌"字已见平反的迹象,只是那个时候还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而已。  相似文献   

8.
日语众多表示推论的助动词中,"はずだ"使用频率高、表现形式多,往往被翻译为"应该",但其在不同语境下具有多种语义用法,利用语料库对"はずだ"的对译情况、用法分布、接续谓语、助词搭配等进行考察,从推论的前提与结论入手,梳理"推测""反事实""确认""想起"四种主要用法的特征与内在联系,为使用、理解该助动词提供参考。各用法在命题的真实性与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逻辑关系层面又相互关联,表示预定与确认的用法不属于特殊用法,均可用推论的逻辑加以解释,前接谓语的时态性在不同用法中的体现有所偏差。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网络已成为人们接受外界讯息,沟通情感的一个主要渠道,而在网络平台中,网络视频以其独有的魅力,强盛的生命力,逐渐成为网络流行趋势,颇受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青睐。然而网络视频内容的纷繁复杂,也对伴随着网络技术成长的青年一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一代""非主流"等各种称呼应运而生,或褒或贬,莫哀一是。如何看待"网络视频"对网络一代所产生的影响逐渐成为我们当下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王雅琪 《考试周刊》2014,(85):12-13
近年来,"被自愿""被就业"等一类新词频频在新闻报道及网络中出现。本文从认知及语用的角度,分别运用关联理论及概念整合理论分析新"被+X"语言的产生原因和其语义构建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1.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一个主要方式是看相应的英文翻译,而在《汉语教程》中,"遍""次"的英文翻译都为"time",这无疑会让留学生对这两个词的意义、用法产生疑惑。本文从语义演变、语义、句法等方面对这两个动量词进行分析和区分,并提出"遍""次"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2.
15世纪的朝鲜汉语教科书《训世评话》是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语料,但其语言成分比较复杂,既反映了明代前期汉语北方话口语的特点,也存在一些可能受编者母语影响或元白话影响而产生的非汉语成分,还有一些南方方言成分和文言成分。这就需要我们在深入考察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认真鉴别,既要避免误将非汉语成分当作当时汉语的特点,也要避免误将汉语固有的用法当作"非汉语用法",以保证研究结论的科学性。《训世评话》白话中"妖怪""感动""谢拜""晨早"等词的意义和用法,在同时期或较早的汉语文献中已有使用,"妖怪"和"晨早"在现代汉语南方方言中仍有使用,不宜将其视为"非汉语用法"。  相似文献   

13.
《聊斋志异》中的"再""又""复""还"用法已经相当成熟,既有对先秦汉语的继承,又有很多的新发展。新发展或与现代汉语相同,或为现代汉语用法之肇端。四者都关涉两个动作,"再""复""还"关涉的两个动作主体相同,第二个动作为过去或将来时态,"又"关涉的两个动作主体可同可异,第二个动作为过去或现在时态。四者所关涉的两个动作间的关系分为相同、相反、顺承三种。  相似文献   

14.
先秦时期,"朝""夕"常用作名词,二者并列连用为名词短语,后发生词汇化,成为一个并列复合词,表"时日,光阴"义,也可指"非常短的时间"。唐代时,"朝夕"虚化为副词,表示"时时,常常",其副词用法的产生是语法化的结果。而"日夕"也经历了类似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元明清白话作品中常见"蒿恼"或"薅恼"一词,"蒿(薅)恼"义为"搅扰,打扰",从《说文解字》及"蒿""薅"的形义关系分析,"蒿""薅"不可能从本身的意义引申出"搅扰,打扰",从而断定,"蒿(薅)"作"搅扰,打扰"义是假借用法;同时,从《广韵》出发,结合古书用例,证明"蒿(薅)"的本字应是"挠"。  相似文献   

16.
河北辛集方言中的"哩"用法非常复杂,承担了诸多语法功能,与普通话的"呢""的""地""得""了""在""到"等词有对应关系。从事物的发展以及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角度进行分析,"哩"和普通话的"了1"都可以同时表示进行态与完成态,进行态是由无数个小的完成态累积而成的。  相似文献   

17.
微写作的起源来自于网络中的各种交友新玩法,随着"微博""微电影""微信"的发展,小学语文写作的教育也随之发生一些改变。在实际的语文写作教学中,"微写作"是指以教学材料为内容基础,学生通过短简的文字叙述,将内心的真实想法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对疑问代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写和对发展规律的总结。通过对疑问代词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问事物的"何"及何系,问人"谁""孰"以及"安""焉""恶"等疑问代词在用法和功能上的发展脉络已经比较清晰,对疑问代词宾语后置现象的产生年代及过程也基本形成定论。  相似文献   

19.
"炫"在传统辞典中有两种意义。一是《说文》言"炫,烂耀也",即"晃眼,光彩炫目"的意思,用作形容词,如"炫视""炫目""炫色""炫炫"等。另一种情况是做动词,意为"显示、夸耀",如"炫弄""炫耀""炫示""炫鬻"等。如今,"炫"字的用法变得更为丰富。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这些句子:"炫美的手镯""酷炫的外形""电玩世纪——奇炫的游戏世界""超酷超炫的概念车型""生活还炫  相似文献   

20.
"还好"不仅出现在书面文学作品中,而且在现代汉语口语应答语中也广泛使用。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还好"的短语、副词和话语标记用法同时并存,短语用法多用于比字句中,有的表示"好"的状态的持续,通常包含说话人主观期盼"好"的预期,副词用法常表示"低位评价语",有的可以形成前后阶段的比较,有的具有篇章连接作用,可以单独使用,有"幸亏""幸好""好在"的意味,表示庆幸之情。"还好"趋向话语标记语用法,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整体意义逐渐强化;主观色彩的加重;重新分析,语义泛化。此时,"还好"的语义已成,不是必要的句法成分了,其副词功能在不断减弱,语义泛化,已经慢慢成为话语标记语了。作为话语标记的"还好"的语形不稳定,可以有不同的变体形式。从历时层面来看,"还好"的词汇化的过程也逐渐成为话语标记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