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就是要立足中华文化土壤,尊重并坚持文化的本土性、民族性、原创性与自主性,不膜拜、不模仿他民族的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关乎中华文化命脉的传承,关乎国家文化安全的维护,关乎民族复兴梦想的实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建构中国话语体系,不断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作为塑造健康人格和良好品性的道德教育有自身特定的微观组成和特殊的成长规则,它体现为其本身所固有的学科立场。在当代,诸种因素使道德教育研究的学科立场处于失守之地。因此,对道德教育研究学科立场失守以及如何进行学科立场的坚守进行考察,利于道德教育研究的理论推进和道德教育实践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对近代文学研究提出了以坚持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价值立场为中心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深刻记取近代文学学术史经验,纠正和弥补既往研究中存在的偏颇与不足,回归中华文化立场,全面提升学术水平和学术境界,既紧迫又重要。具体做法主要包括:确立以近代文学知识谱系和学科体系为中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近代转换及形态为主体内容与精神内核的科学体系和价值标准;构建以古今融通、中西会通为基本思想指向和学术路径,以综合兼容、互鉴共生为主导研究视野和基本权衡尺度的先进学术观念;坚持以探究中国文学古今转换,中西交汇之际的多变现象与复杂问题、演变路径与变革规律,反思和吸取文学史经验教训为基点的学术立场;积极进行研究方法的新尝试和新探索,确立以中国传统文学研究方法为基础与核心,适当借鉴西方学术方法的合理有效的研究方法;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为底蕴,以中国文学思想艺术体系为核心,适当借鉴和吸纳西方学术观念、学术话语的话语体系;确立探究中国文学古今演变、转换创新的历史规律和现实可能,助力当下文学创新、学术进步、思想文化建设的学术目标;深入全面地总结近代文学的思想艺术经验,追求为更加深湛广阔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建设贡献学术智慧和思想力量的学术理想。通过以回归中华文化立场为核心内涵的持续建设和不懈努力,将近代文学研究提升到新境界,发展到新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九大正式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理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作出了一定论述,阐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民族精神之根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对待中华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统一,力图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同时,应基于传统文化,立足于现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被解放区文艺界树为“典型”的作家赵树理,进京之后走过的却是一条曲折坎坷的人生之路。但他始终坚守着一位农民知识分子的本色,身临困境而不改其固有的价值立场。其独特的文化性格,在文学史上留给后人以特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的文化立场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以《金粉世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立场,着力用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否定无价值的东西;一种是以《家》为代表的新文化立场,着力从新文化的高度批判家族及其文化的弊端;一种以《财主底儿女们》、《四世同堂》、《白鹿原》等为代表,主要站在民族优秀文化的立场,着力弘扬家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大量随迁子女的加入,他们的文化背景、成长轨迹、家庭环境、学科能力与素养等不尽相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结合这些特点,尝试为学生开发接地气的“家系列”教学资源,关注学生的出生之家(老家)、成长之家(学校)、发展之家(吴江).  相似文献   

8.
9.
企业文化在新经济时代表现出许多创新特征。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文化传统是创新之基。从东西方文化比较及企业文化应用实践看,中华文化的精髓成为企业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现代企业文化创新可供借鉴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中国古代孔子的儒家思想: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孙子的兵家思想等。  相似文献   

10.
冯悦 《华章》2012,(34)
自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以来,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新疆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有利于新疆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本文试从历史时间和地理空间两个坐标来探析新疆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同质性和异质性,以求在新疆文化的转型和建设中寻求有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世界范围内互联互动,为比较教育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的文化根本与文化立场应该是,要以本国的民族精神为文化根本,又要善于转换立场,进入异文化。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比较教育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商洛学院学报》2015,(2):87-90
在学术界,关于河洛文化研究存在不同的声音。有研究者认为"河洛图书"是古人长期以来对天地自然的观察,赋予图案以某种哲学联想,亦有研究者认为它是中医学说的理论依据,还有学者认为它蕴涵着天文历法等内容。河洛文化对于中华文化具有源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代出版的文化自觉与民间立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文化传播载体和媒介的近代出版业,伴随着对皇权文化和殖民文化的挣脱、解构而逐步觉醒,这一方面依赖于新式印刷术的引进、出版资本的形成,更重要的是源于民族救亡和启蒙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大量高校、科研机构及文化人士内迁贵州.在这一过程中,贵州文化与中华主流文化得到直接接触、交流、融合的机会,对贵州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华主流文化也受到极大震动和激荡,贵州文化对内迁高校、文化学者、现代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同时也显示了贵州文化的独特魅力,是贵州对中华文化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政治立场。党的百年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伟大抗争史。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保障人民的利益,采取了诸多方针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理论定位更加清晰、实践手段更加丰富、工作体系更加完善,坚守人民立场的工作方式呈现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新特征,中国共产党必将走出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回顾党的十九大以来坚守人民立场取得的建设成就,对立足现实、擘画未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基于此,主要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坚守人民立场建设历程中取得的实质性进展,并对其整体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生活不断多元化、异质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消费观念的发展更复杂多元.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到文化消费观念的多样化具体表现为知识学习观、休闲随意观、从众追随观、情感满足观、投资效益观等多种表征形态.多样化的文化消费观念对文化消费行为、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南宋以降,徽州被誉为“程朱阙里”、“东南邹鲁”。儒学是徽州文化的实质,徽州文化是儒学的实践表现形态,二者的关系是地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地域文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生动体现;而中华文化又影响和指导着地域文化,二者呈现出互动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的中国拥有中国古代文化与五四新文化两种文化传统。在体认"国学热"有承继传统文化之功效的同时,也要警惕文化保守主义者的狭隘心态。五四新文化传统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选择与确立的文化方向。在当下的中国语境中,我们要坚持以科学精神、民主观念为指导,理性整合两种文化传统,坚守知识分子底线,继续以学术介入社会生活,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19.
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多元一体的,并且有吸纳异质文化的胸怀和能力。然而,由于地理的和中华传统文化本身的原因,唐代以后中华文化所融入的有活力的异质文化成分很少。在清末中华文化被迫接触异质的西方文化。中国引进、接受西方文化有两个重大转折点: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第一个重大转折点;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则是第二个重大转折点。曾留学法国和苏联的邓小平是第二个重大转折的关键人物。在改革开放中,之前不被接受的异质文化的一些重要内容,尤其是市场经济理论和体制等被创造性引进和接受。21世纪,中华文明融进有活力的异质文明后再次爆发出巨大的发展能量。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社会内部的内在矛盾,把整个社会看作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个方面的互动,在人的相互关系脉络中发展,并最终归结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中的阶级斗争理论。对于我们如何促进中华文化共识的动机理论有深刻的启示:在进行中华文化共识理论探索时,要注意不同阶层的人对中华文化共识动机的不同看法和做法,在物质激发动力的同时也要进行精神上动力的激励。注意在促进中华文化共识中人的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对一些人的行为要进行正面意义上的积极评价。分析人的动机时,要遵循人类学和文化学的一些基本规律。注重在实践中促进中华文化共识。中华文化共识的激发和促进有一定的客观规律需要探求。涂尔干的集体意识和脱序理论对促进中华文化共识的动机理论有着重要的启示:激发不同的集体意识产生共同的集体意识,这是促进中华文化共识研究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应避免社会的脱序,避免在不同的意识形态下使社会变得混乱。当代社会理论考察社会结构再生产的动力学原则及其对激发文化共识动机理论的启示:要用历史和时代的眼光来看待促进中华文化共识理论,重视民族集体对中华文化共识与每一个民族个体文化之间的关系,重视对中华文化共识实践的作用,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