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滁州市江淮分水岭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和RS相结合的方法,依据评价因子选取的原则和分水岭区实际情况,选取土壤质地、土壤侵蚀、降水、坡度、海拔5个评价因子,采用特尔菲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并运用加权指数和与极限条件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研究区耕、林、草地的适宜性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作为耕地、林地、草地的面积分别为174731.77公顷、283359.19公顷和188134.55公顷,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比例为25.26%、39.30%和27.20%。根据具体不同地区分别有不同最适宜类型,为土地利用规划和退耕还林还草的地域分布提供依据,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乡村是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两大端点之一,因而,其廉洁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对此,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和江淮分水岭的重要组成部分,滁州市在下辖的凤阳、定远、明光等县市积极开展廉洁乡村建设的实践探索,为协调和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滁州学院学报》2016,(5):14-17
研究运用土地生态位理论的数量生态位(宽度)和扩充压缩度数学模型,以安徽江淮分水岭地区19982013年农用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江淮分水岭农用地生态位的变化过程。分析表明:(1)各种类型农用地之间生态位态势差变化不明显,耕地生态位突出,其他类型农用地生态位较低,农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影响江淮分水岭的生态环境保护。(2)区域内各类型农用地的生态位竞争不明显,系统相对稳定。农用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园地、其他农用地与耕地、林地、牧草地之间弱的生态位竞争。农用地生态位整体在不断压缩,整体向系统外其他类型用地流转。(3)农用地生态系统经过15年的发展变化,目前系统比较稳定,变化小,但耕地与园地的生态位矛盾竞争使区域农用地生态系统潜伏着一定的危机。(4)需要提高园地、林地等生态保护功能用地的生态位,适当缩减耕地生态位,增加生态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比较严重的生态问题。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提出要从依靠科技与创新,提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技术保障、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开展国际合作三个方面来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5.
明初,江淮分水岭地区农业生产水平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这与朱元璋采取的一系列休养生息政策是紧密相关的。其中,在发展经济方面巧妙地发挥了民间农神崇拜的作用,利用城隍崇拜加强地方控制,不仅推动了民间城隍信仰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对明初农业的发展起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明初农业生产的时代背景,城隍崇拜的表现形式,明初城隍崇拜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城隍崇拜与明初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文章按照十八大的部署和要求,提出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建设美丽达州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明清以来江淮分水岭地区环境整治情况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全国也是安徽乃至江淮分水岭地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探究江淮分水岭地区环境整治史,分时段考察明清以来相关政府政策导向、统治者思路以及在治水、垦荒、发展农业等方面的环境整治历史形貌,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现代环境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生态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四维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和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加快生态农牧业建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和完善税收制度、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的四维路径.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西部民族地区具有特殊的文化背景,生态文化建设任重道远。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具有趋同性,从这一研究前提出发,文章以重庆市东南边陲的黔江少数民族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系统论述西部民族地区如何进行生态文化建设。重在论述:生态文化建设研究综述和内涵分析,黔江地区的文化特点以及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对柴达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目的就是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柴达木地区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开发基地,研究柴达木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寻找资源综合开发和发展循环经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手段和措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贵州省雷山县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县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的优势,采取的措施与手段,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提出对策与建议:寻求解决资金不足方法,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瓶颈问题;建立生态补偿等保护资源措施,保证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加强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确保生态旅游资源保持原有特色;力求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要遵循整体优先和协调发展两个原则,做到三个优化,即生态环境的优化、空间资源的优化、经济结构的优化。通过三个优化,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自然生态空间和人类生存空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14.
近来,随着全球化生态问题的突出,生态伦理学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们的关注。同样,在当前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下,生态伦理学研究及其现实意义异军突起。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为例,试图阐释我国生态伦理学的现实意义,以及实现这些意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来,随着全球化生态问题的突出,生态伦理学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们的关注。同样,在当前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下,生态伦理学研究及其现实意义异军突起。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为例,试图阐释我国生态伦理学的现实意义,以及实现这些意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安徽省滁州市边缘区为例,分析了政府另辟地方新建小区,内因作用的自然生长型,以及外因作用的自然混合型等三种聚落景观演替类型。在此基础上,指出城市边缘区聚落景观形态复杂,用地调整的难度大,景观环境缺乏归属感及共享空间等现状,提出"以聚落居民为本"的指导思想,逐渐推进与循序渐进的措施,以及从居民精神需求方面上加强聚落的归属感。为城市空间拓展过程中演替而成的边缘区聚落景观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针对西部地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完善教育体系、增加教育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为西部地区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奠定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确立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生态宜居是对自然和生态提出的要求.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视角,分析广西乡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困境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广西乡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总的来说,一是要转变发展思路,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二是要整合特色优势资源,发展乡村产...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高校是普及马克思生态文明观的重要基地。创新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对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明创建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栽体,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凯里文明在经济文化相对滞后的情况下,以一种独特的创建方式,实现了文明创建的跨越发展,建成了“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的苗岭新都,有效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民族地区中小城市的文明创建提供了一个新的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