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华所在,它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诗是心灵的火花,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高度的凝练性和含蓄性;诗清新优美,具有优雅高远的意境;诗是生活感受与生命体验的艺术结晶。读写诗歌就是一个心灵感悟、心灵交融的过程,是一种绝佳的语言渗透过程。利用诗歌教学激  相似文献   

2.
教师大多喜欢用“一石激起千层浪”来形容问得深刻、问出精彩。可是实际教学过程真的“一石”便能“激起千层浪”吗?“一石”投下去仍死水一潭,或只激起涟漪,或浪花转瞬即逝的情形比比皆是。课堂要想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教师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3.
正我校推行学案导学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在这两年中,通过校领导的先进的理念引导和各位教师的努力探索,学案导学这一教学模式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而问题导学也是这一模式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走在探索生本教学道路上的一名年轻教师,我也一直在尝试着﹑思索着﹑实践着。  相似文献   

4.
<正>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推行以来,我和我的团队紧紧围绕"活"字做文章,充分尊重德育课程的内在情感性、体验性等学科独特性,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课堂教学之路。一、教学素材选择凸显生动鲜活一桌丰盛可口的饭菜,食材是关键之一,而食材的选择不外乎地道和新鲜。教师上课类同此理。一节张弛有度、回味绵长的课,自然离不开对教学素材的精心选择和恰当呈现,而有效的教学素材必定是生动鲜活的。  相似文献   

5.
丁一 《江苏教育》2012,(35):35-36
前不久,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次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无巧不成书,有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执教了同一篇课文——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十册中的第26课《水》。尽管教学的内容一致,但纵观学生的课堂表现,两节课却大相径庭。一堂课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课堂上大家各抒己见,争着表达自己的见解;而另一堂课呢,课堂气氛沉闷而压抑,课堂发言的  相似文献   

6.
<正>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教育"应运而生并得以不断发展创新。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技术在带来新的学习方式和加速教育创新进程的同时,常常令教师课堂教学捉襟见肘、疲于奔命。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常态化教学,且每节课都能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QQ、微信等应用已成为日常交流和增进情感必不可少的工具,创新性地使用聊天软件可以为道德与法治课堂增添一抹新意,尤其是连线环节的设置会给我们  相似文献   

7.
王洪梅 《考试周刊》2013,(54):123-124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讲设计得巧妙合理、新颖别致,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一堂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初三数学复习课有其特殊性,学生因没有新授课的新鲜感而缺乏主动性;教师因没有统一教学模式而比较随意,都降低了复习课的效果.为落实新课程要求,增强复习课实效,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体系,并注重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感悟”,充分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9.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第一段,想想西门豹向老大爷提了几个问题?并把相关的语句划下来。  相似文献   

10.
《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初中每个学期都蕴含有青春话题,尤以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最为集中。青春,是生命旅途中一个崭新的起点;青春,是人生画卷中最华美的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吴又存同志以央视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依托,引领学生探究青春内涵、感受多彩青春,慎待青春情感、感知萌动青春,懂得青春真谛、感受奋斗青春,守住青春边界、感悟有格青春。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活用教学资源,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道德体验,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这,才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11.
<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每一个主题无不体现着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如何让道德与法治课更精彩呢?一、教学设计"灵活化"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思维独立性、叛逆性和情绪易感性等心理特征,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每一节课时,先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熟悉他们的心理需求,灵活地把握教材,设计教法与学法。例如,某班有几个调皮的学生,喜欢与教师"唱反调",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你了解  相似文献   

12.
李云霞 《福建教育》2009,(12):53-54
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学生的思考往往是从疑问开始。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精心设计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并为他们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顶峰。  相似文献   

13.
杨建岚 《考试周刊》2011,(83):136-136
学生的眼神专注,说明这堂课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也是所有教师期待的课堂效果。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可见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2月15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再次征询民意。文中由“拆迁”到“搬迁”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抓住生活这一主题,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线,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力求体现学生生活,并能够有效指导学生生活,让生活走进道德与法治课堂,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就如何实现道德与法  相似文献   

16.
李华 《甘肃教育》2011,(6):85-85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习兴趣、开启心智、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提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在平时的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课堂提问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提的问题要么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经过思考就能找到答案;要么过难,远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得学生无处下手;  相似文献   

17.
正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  相似文献   

18.
李庆英 《江西教育》2012,(35):43-44
特级教师朱国荣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通过智慧提问,引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探究旅程中不断走向深刻,最终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现撷取几个片段与大家共享。片段一在提问中实现疑与启的统一师:(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大家看看这个平行四边形,你有办法求出它的面积吗?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  相似文献   

19.
李庆英 《江西教育》2012,(12):43-44
<正>特级教师朱国荣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通过智慧提问,引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探究旅程中不断走向深刻,最终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现撷取几个片段与大家共享。片段一在提问中实现疑与启的统一师:(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大家看看这个平行四边形,你有办法求出它的面积吗?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  相似文献   

20.
《宁夏教育》2005,(6):13-15
今天是一学期中最后一次讲授新课,我像往常一样准备好了教案,按部就班地上起课来。“谁能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当王军讲到司马光举起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时,我问:“司马光这种行为叫什么?”“临危不惧。”当有的同学喊出这个词时,我满意地笑了。可正在此时,我班的调皮鬼张宁宁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有个问题,为什么司马光拿起石头砸缸时。就不怕把缸里的孩子砸伤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