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所好的学校必然是一个好的"师生共同体"。在"师生共同体"的作用下,学校政令畅通,管理有序,业绩斐然。换言之,文化积淀深厚、管理文化精湛、师生精神面貌饱满的学校也容易产生"师生共同体"。一所好的学校和"师生共同体"之间互为因果,互为主客体。大力倡导建设"道德、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无锡市五爱小学在和谐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把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课堂”作为新的研究生长点,本文对“师生学习共同体课堂”的理论界定及具体的课堂意识作了阐述,并从六个方面对“师生学习共同体课堂”的重构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4.
构建班级道德学习共同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建立社会道德学习共同体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更多的时间,而在学 校内部建立以班级为主体的道德学习共同体却是行之有效的。通过对话构建道班级德学习共同体是 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重点强调以下几点 强化践行意识,建立融洽的对话氛围,建立稳定的对话 机制,重视对话过程正确的价值导向,重视群体在对话中的作用,面向共同体确定对话内容。  相似文献   

5.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高中学校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行选课走班教学等具体规定,使学校的管理和教学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一是班级组织形式由原来单一的行政班模式变为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模式,传统的班集体受到削弱,班级凝聚力降低;  相似文献   

6.
实施课程改革,高中需要全面实行选课走班,学校管理、德育、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首先是班级组织形式由原来单一的行政班模式变为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运行模式,传统的班集体受到削弱,班级凝聚力降低。  相似文献   

7.
易紫娟  刘红艳 《海外英语》2022,(16):157-159
理想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共同进步的关系。生态课堂是一种应时而生的新型课堂,它注重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彼此信任、良好和谐,旨在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进步。在生态课堂理论指导下开展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与创造力,而且有利于创设生态师生共同体创设。本文尝试从生态课堂视域出发,以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所形成的生态系统作为切入点,力图探索构建初中英语生态课堂中师生共同体。本文以怀化市某中学初二年级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对初中英语课堂中师生关系现状进行分析,试图构建平等和谐师生共同体。希望能为现阶段初中英语课堂中如何构建新型理想师生共同体上提供些许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班级共同体是一种在班级成员平等交流与交往的基础上,追求一种道德伦理并关注班级共同愿景实现的组织,具有促进班级成员学会关心、发展学生人格、正确地理解人性、享受道德生活及有效实施班级道德领导的价值意蕴.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使学生"在场"、体现"人"的特性及道德责任感的构建要求.  相似文献   

9.
道德人格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力量,体现出人格的整体和谐。道德人格的整体性体现为道德行为的整体性和道德环境整体性的统一。这种整体性表现为一种向道德共同体的回归,而道德共同体则为道德人格提供一种价值推力。要实现道德人格与道德共同体共荣互生,必须建立良性的道德环境机制和行为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二期课改”背景下,人们普遍认识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以及师生的共同发展是现代学校办学的根本追求。师生发展共同体是学校为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标而搭建的平台。其内涵是:以师生共同兴趣爱好为基础,通过创设师生间平等、民主的氛围以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即师生联合社团、师生结对和研究型学习小组。在德育方面,我们主要从师生联合社团和师生结对两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我校致力于和谐教育的研究,在和谐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班集体建设。2006年开始,我们积极探索在学校教育的范畴内引入“道德发展共同体”的概念.就是将师生视为道德教育中共同需要发展的对象与主体.通过发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校本育人资源.促使学校内部物质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和信息传递环境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与学生的话语是教育话语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师生教育话语可以理解为由教师和学生参与的,关于教育话题的各种意见和态度的总和。它具有异质性和同质性共存的特点。教师与学生在对教育问题及其现象进行言说的过程中,体现出教育的公共性,具备了构成共同体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师生发展共同体着眼于应对当前导学矛盾的现实需要,凸显团队集体作用,强调师生双主体平等地位,因而有利于构建和谐导学关系、完善研究生导师制、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基于"导学关系"视角,"师生发展共同体"具有四个方面的内涵特征:统一价值观的团队理念,平等自由的沟通文化,教学相长的协作模式,互利发展的共赢结果.要使师生成为真正的发展共同体,需要建立以学术创新为基的研学引导机制、学生发展为先的立德树人机制、导学共赢为要的成果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拟在建构主义理论、元认知理论和"师生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建构远程教育商务英语学科的新型教学模式,建立和完善学生服务体系,通过教学实验来提高远程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的远程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5.
金泽龙 《成人教育》2012,32(1):32-33,34
高职“师生成长共同体”是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单体.这个模型的建立是因为传统教育模式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不仅教学的体系和课程内容由教师制定,而且教与学的活动也是在教师给定的框架中进行.这种体制下,大学生的自主和能动意识受到很大限制,其创造意识也受到抑制.高职“师生成长共同体”体现特色教育,既让大学生能够自由发展,成为有益于社会又最适合他自身的“自己”,同时也促进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16.
构建师生共同体是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实选择。基于师生共同体的"三段六环式"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建构了自主、合作的活力课堂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科学的人才观的重要内涵.两者紧密联系,互相影响.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决定发展.通过实证研究确认了符合科学发展观规律的“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构建必要性和评价机制,指出“师生成长共同体”是发挥大学生个性和教师成长两者互促发展互携进步的有效单元.  相似文献   

18.
在现阶段的小学教育实践中,重视道德与法治教育,培育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以及法治意识,对于学生的成长有显著的作用。结合教学实践,发现在小学教育中,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有时会出现分离的情况,而从学生的成长角度来看,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培养应该是统一的,所以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独立严重影响了最终的教学实效。基于此,分析讨论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的专业共同体构建,并对教学策略的具体运行进行强调。  相似文献   

19.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师教和学生学机械相加,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新课标实施以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懂得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是立德树人,而育人的关键就在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随着师生角色的转型,师生共同体的形成,是结合专业学习的具体手段,结合教学环节的实操平台开展育人工作的有效方法,是提升专业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