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三种文化交汇融合的产物,是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前提。中国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需要从宏大的人类文化坐标域审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土壤、精神内核、发展向度等,探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成路径,建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先进外来文化为借鉴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任务,是适应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发展态势的必然选择.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明确主要任务、发展途径,认清所处的社会环境.不断提高党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需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继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吸收借鉴西方优秀文明成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十九大党章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纲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文献,其基本要义从三个方面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经典的会通: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相结合贯穿于党章基本精神的始终;二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与中华传统文化背景共同支撑着党章关于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主旨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融合渗透于党章关于"党要管党"、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选人用人标准等党自身建设的思想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发表了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习近平的讲话继承和发展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倡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历史地、辩证地对待中华文化遗产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视域中的先进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建设要应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整合传统文化,借鉴西方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立足现实,大胆创新,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和世界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内在根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向度,确立科学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服务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民主义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它吸收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西方民主思想及马克思主义等思想精华,形成一种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服务的进步和创新的文化,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的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革命文化的直接渊源,是中国文化中的先进文化,和今天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政治心理、政治价值三个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导,以民主法治观念为核心内容,以人为本、以社会主义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公民政治文化,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精髓、西方政治文明的先进成果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民主义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它吸收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西方民主思想及马克思主义等思想精华,形成一种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服务的进步和创新的文化,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的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革命文化的直接渊源,是中国文化中的先进文化,和今天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本质性力量,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先进文化是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文化,马克思主义是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文化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努力用先进文化引领文化潮流,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其基本内容的每一个方面都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意蕴。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认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小康""、和谐"的价值追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则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传承与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明荣知耻"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高势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文化层次高、范畴位阶高、凝聚力强、渗透性强、影响力大的先进文化,具有思想先进性、内容民族性、价值合理性、理论高位阶等特征。建设"高势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高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化解社会文化发展危机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应以文化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语境为出发点,以民族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容,建设"高势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一个不断对本国传统文化精髓继承、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丰富思政教育资源、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形成社会认同、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发展与理解具有积极作用。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坚持批判与继承相结合、与大学生需求相结合、知行统一、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的原则,从培养大学生的兴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网络平台等方面着手,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直面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文化之间的基本问题。必须注重积累九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成果和文化价值,找到在新时期开拓进取的持续性动力和指导思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在保持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指导下的各种文化对先进文化的认同和发展,是在保持中国特色基础上的多样文化的汇聚和繁荣。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思想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领域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5.
:文化传承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重要历史使命。作为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高校必须始终站在战略高度,更加自觉地肩负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重要使命,更好地履行文化传承创新使命、发挥文化引领新作用。当前,特别是要自觉推动大学文化的繁荣发展,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染学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活,滋养其心灵、引领其世界观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从生活向度看,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活"的思想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活提供了基础;从文化向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的实践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活的内在要求;从认知向度看,新时代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活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多样性构成了中国文化生态的基本特征。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网络文化与影视文化,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表现方式及主要特征,以及诸多文化间的相互关系来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对核心价值观的多重影响,通过先进文化规避消极文化、落后文化的影响,以先进文化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充分借鉴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等文化形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提出的重要理论与实践命题。守正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与动力。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应以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守中国共产党领导之正、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为主要内容;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动力,应以创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新、创社会主义文化之新、创人类文明形态之新为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搬来了西方的全部思想库,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了成功,这得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适应了中国革命实践和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受益于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然亲和力,中国传统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天然文化土壤。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离不开全人类的文化资源,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离不开几千年中华文明丰厚的思想资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和互动中形成了中国新文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一致、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思想文化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坚持重在建设;要坚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遗产;要坚持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和谐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