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社会弱势群体作为一个需要社会援助和扶持的特殊群体,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值得关注。中小学教育接受水平和程度是西部贫困地区城镇弱势群体子女提高社会地位,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很多下岗职工、农民工自身受教育有限,已经错过了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失去了提高社会地位的条件,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期望将来有机会改变命运,提高自己乃至家庭社会地位。一、调查对象本文通过对地处西部贫困地区的国家级贫困县临洮县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参考》2005,(6):62-62
安徽省教育部门开始开展7项行动,推动全省的教育公平工作。主要包括:维护贫困家庭学生教育权益,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的“贫困生资助行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艾滋病(家庭)儿童、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保障他们教育权益的“关爱行动”;通过卫星接收站、多媒体教室、光盘播放点等建设.把“名师教学”、优秀课程送到乡村.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电波行动”;使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教育权”,维护农民工子女教育权益的“蓝天行动”: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建设.  相似文献   

3.
社会弱势群体子女语文教育问题值得重视。本文以凯里一小为例,对社会弱势群体子女语文教育支持的可行性、语文生活化教育以及社会弱势群体子女语文教育支持的对策等相关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教育中弱势群体子女受歧视问题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弱势群体子女,主要指从农村到城市从事劳务的人群及下岗职工人群的子女。目前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种种歧视他们的现象,其结果是伤害了这些孩子的自尊心和爱心。造成弱势群体子女受歧视的主要原因有教师素质低、教育管理办学思想有偏差、家长缺乏维权意识及由于政策不完善而形成的一些错误认识。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要寻求弱势群体子女在学校教育中受歧视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镇流动人口子女日益增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到26.3万,城镇流动人口子女数量也已经突破130万,他们在生活、心理、人身安全、成长教育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已经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均是农民工子女,然而在国家政策、受教育质量、心理健康以及未来发展机会等方面二者存在着显著差异.种种情况表明,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相比,是更值得关注的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7.
弱势群体及其子女的有关问题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加强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稳定。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了弱势群体子女的成长环境及环境对其影响,探讨了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父母所施方法之宽严不同,子女竟之无所适从,不能了解事理之当然,并且方法过严则易失子女之爱心;过宽则易失子女之敬意。 ──陶行知我们培植儿童的时候,若拘束太过,则儿童形容枯槁;如果让他跑、让他跳、让他玩耍,他就能长得活泼有精神。 ──陶行知漫画教育格言·陶行知系列@李波  相似文献   

9.
胡杰明  方涌 《江苏教育》2007,(21):24-25
流动儿童教育是“三农”问题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集中反映,如何在正确贯彻中央“两个为主”政策,切实保护流动少年儿童受教育权利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优势,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弱势群体子女的就学问题,成为政府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新课题。无锡市惠山区通过扩大公办学校接纳能力、政府举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和加大对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管理和扶持,全心全意解决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促进了教育的公平,同时补齐了影响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短板”,提升了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试论弱势群体子女教育补偿的政策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贫困家庭子女成为教育弱势群体的现象凸现出来。对于受条件限制的弱势群体,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必须承担起对其弱势群体的应有责任。不是歧视和排斥,也不是出于怜悯,而是把它视为一种责任并成为制定和执行社会政策的基础。对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进行补偿不仅在理论上有可行性,而且在现实中也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意义协商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国外已经有30年的研究历史。意义协商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1)定性描述阶段(1980-1984年);(2)理论创建阶段(1985-1995年);(3)理论修正阶段(1996年至今)。本文分别对三个阶段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指出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意义协商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图书馆馆藏图书流通情况的统计,选择馆藏各类图书借阅量、品种借阅频次、单册借阅频次、读者阅读规律等指标分析读者的阅读需求,由此探索图书馆基本馆藏建设和文献采访策略,为馆藏资源优化及服务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人生使命三责任模型、人生进取三阶段模型、人生命运竞争能力三板块模型、人生命运二决定力模型等四个社会学模型作出了定性建模描述,并对四个模型在青少年人生教育中的应用作了探讨,提出人生的志向、愿望、态度对一个人的人生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智障学生的注意特征是心理学领域具有重要理论与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之一.针对智障学生注意品质研究在理论及方法上存在的不足,借鉴认知心理学反应转换及双重任务等研究模式,利用自行研制的注意品质测试系统,以普通学生为对照,对智障学生注意缺失进行了实验研究,初步探讨了智障学生注意缺失的心理生理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与普通学生相比,智障学生在注意的四个维度上均有非常大的缺失.  相似文献   

15.
举证责任来源于古罗马法的概念,我国《行政诉讼法》首次对举证责任制度加以规定,但并未对其做出详尽的说明,因而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举证责任的具体分配则争论颇多。从举证责任的涵义和性质入手,分析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  相似文献   

16.
在讨论求解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比较系数法、常数变易法的基础上,导出了降阶法.对比分析它们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策略,阐述了所述内容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训练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用人思想是邓小平人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人民公认、实践检验的用人路线;唯才是举、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德才兼备、注重"四化"的用人标准;打破常规、不拘一格的用人气度;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方法;放开视野、五湖四海的用人艺术等方面。研究和把握好邓小平的用人思想,对于推进当前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公开公平公正地用人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了证明责任的概念和意义,并进一步阐释了正确认识这一概念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笔者认为只有正确认识证明责任的应有内含,才能更好地把握证明责任的分配等制度建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发展物流教育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中国物流对人才的强烈需求以及当前物流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从教育体制、教育机制、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方法等方面,尤其对教学计划的制定提出了全面的系统建议。要注意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培养目标要明确具体,防止空泛,要符合物流市场的需要;强调人才培养结构要与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要十分重视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培养;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注意科研对教学和实践的带动作用;要加强在职员工的继续教育等提出了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丁建中等人在《新价值论与产权改革》一书中对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理论提出了挑战。不过通读该书不难发现 ,丁建中等人其实是在一知半解甚至曲解马克思原意的基础上草率地向马克思及其价值理论“发难”的 ;而且他对于自己的所谓“新理论”也没有进行细致的论证。《新价值论与产权改革》实际上是一部逻辑混乱、漏洞百出的低劣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