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AI课件制作的理论基础与未来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辉 《教育探索》2003,(4):58-58
一、CAI课件制作的理论基础1954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第一个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系统,从而宣告人类开始进入计算机教育应用时代。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基础曾经历了三个阶段: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初级阶段。由于早期的CAI创始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因此其理论基础也就不可避免地是由“程序教学”发展而来。在CAI课件设计中,基于框面的、小步骤的分支式程序设计,多年来一直成为CAI课件开发的主要模式,并且沿用至今。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从20世纪70…  相似文献   

2.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教育以及教育技术的领域中,众多的国家里恐怕美国、英国很有代表性。我们了解一下以美、英为代表的国外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与现状,对推进我们的教育技术的发展、进步是可以起到学习借鉴作用的。美国的教育技术情况美国是世界上开展计算机教育、网络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最早的国家。在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就开始制造帮助教师改卷的机器,1924年成功地制成第一台教学机器。50年代,斯金纳发表了《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1954)、《教学机器》(1958),从而在美国掀起一场有理论有实践的程序教学运动,为计算机进入教育领域奠定…  相似文献   

3.
一、建构主义理论 在教育心理学中,曾有三种学习理论对教学和学习产生过较大影响,即早期的行为主义(Behaviorism)、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认知主义(Cognitivism)和90年代以来的建构主义(Constmctivism).建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由心理学家皮亚杰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小学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计算机教育从程序设计转向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在中小学的迅速普及,大大加快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和开发,促进了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实现了教育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但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采取必要的对策来解决。一、当前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1.教改问题。近年来,国际上现代学习理论发展日新月异,全新的教学模式普遍推广应用。以教师为中心,单纯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传输对象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已成为历史。但纵观国…  相似文献   

5.
浅谈认知心理学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旨在揭示入学习、储存知识、提取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实质.其研究成果对我们理解学习过程、对我们预见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因素和有效控制教学过程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笔者对认知心理学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发略谈管见.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的布鲁纳、施瓦布等人提出的一种学习思想。目前,这种思想正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世界性主题,代表着未来教育教学的一种趋势。与其他学科相比,计算机学科具有操作性强、发展迅速等特点,尤其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新形势下如何深入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切实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贯穿于计算机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优化教学策略,这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认知学习理论对学生学习物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为核心的心理学,它运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认知活动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并运用信息加工的理论来研究、解释人类认知过程和复杂行为的科学。它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U.Neisser)《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它的正式诞生。现代认知心理学是多种学科综合发展的产物,也是不同心理学派别的心理学家长期研究成果的结晶。现代认知心理学一出现就立即得到异乎寻常的迅猛发展,它以其全新的理论观点、研究范式和丰富的实验成果迅速改变着心理学的面貌,给许多心理学分支以巨大的影响,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学思潮。  相似文献   

8.
一现代教育技术领域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也许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系统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了。CAI系统是50年代初期在斯金纳的机器教学和程序教学理论推动下发展起来的。由于这一教学理论以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为指导,因此,在迅速兴起后遭到不少批评。其主要缺点在于:用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即简单的S-R过程)来说明人类的学习;教学策略采用直线型结构,过于刻板,只注意知识的获得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再加上CAI系统的设备成本昂贵等问题,曾一度遭到冷落。70年代以来,一方面  相似文献   

9.
适应性学习系统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发展历程 适应性学习的产生由来已久,20世纪50年代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是现代科学对适应性学习探索的一个里程碑。作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的斯金纳希望通过机器提供个别化学习,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路径。斯金纳发明的程序教学机允许学习者按照自己的速度进行学习,学习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出现分支,实现了一定的适应性。遗憾的是,行为主义刺激一反应的理论根源无法反映学习的真实面貌。程序教学无法了解学习者完整的学习状况,也就不能实现真正的适应性。教学实践表明,程序教学减少了师生间互动的机会,阻碍了师生间的及时交流。虽然应用效果不尽如人意,但程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适应性学习的探索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认知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旨在揭示人如何通过学习、储存知识、提取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实质.其研究成果对人们理解学习过程、预见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因素和有效控制教学过程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本世纪20年代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普莱西发明了第一台自教自学的机器,特别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研制程序教学机器以来,教学机器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兴衰历程。教学机器兴衰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心理学的依据所决定的。今天,社会已经进入了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计算机成了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赖以生存,必不可少的工具。正如普莱西教授所预言的“要在将来的教育方面,作出工业革命的贡献”已经成为现实,在中小学校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整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观点来看;研究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心理学依据,借鉴国外教学机器兴衰的经验和教训,对发展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结合学生学习知识时的心理实际,用正确的理论作指导,才能少走弯路,注重实效,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总体效益,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2.
CAI的理论基础和以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初级阶段,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框面的、小步骤的分支式程序设计,多年来一直成为CAI课件开发的主要模式,并沿用至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阶段,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在CAI课件设计中,人们开始注意学习的内部心理过程,开始研究并强调学习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成熟阶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CAI课件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促进。  相似文献   

13.
魏萍 《甘肃教育》2004,(10):16-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它对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本文将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缘起及其对教学改革的影响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及其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科学的兴起与发展,为心理学家推断和分析心理过程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发生了“认知心理学革命”。随后,认知心理学发展为两个派别:建构主义和信息加工。加涅(Robert Mills Gagne)在吸收两者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学习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教学论——九大教学事件。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育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辅助教学(CAl)在国内得到了迅速的普及。但是,人们一直认为它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习兴趣、加大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类总结没有从更高的理论层面去认识计算机辅助教学,因而是不够完整的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CAI技术为基础的课程整合,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对计算机辅助的功能进行分析。从更深的层面揭开计算机辅助教学效益的来源。  相似文献   

16.
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y.简称LD)早期的研究主要是以神经生理为导向,强调由于神经上的异常导致个体在学习或认知过程中的障碍、不足或缺陷;20世纪60年代,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世界各国的研究逐渐把研究的重点转向学习障碍认识问题的探索。试图以信息加工理论来研究并诠释学习障碍的认知过程;我国在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障碍研究始于20世纪的80年代末。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概况(一)早期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兴起本世纪50年代,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从传统的机器教学中独立发展起来的过程中,两方面的因素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第一是现代心理学对人类学习研究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出现,第二是现代计算机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前者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方向的指针,后者则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现和发展提供了硬件基础和技术支持。50年代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采用“黑箱”理论的方法,着重强调学习的外部行为反应,将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简化成刺激一中介-反应(S—O—R)的循环系统,从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因此,许多学校纷纷把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请进了课堂。然而,在我们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应该考虑一下设备的投入是否合理、教材教法的选择是否恰当等问题,从而找到一条小学教育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之路。一、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对小学生能力的培养1.“信息加工”能力的培养我国的计算机普及教育起步较晚,特别是小学计算机教学,直到90年代中期才形成了一定的教学体系。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地仍然千差万别,例如有的学校注重文字录入与…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于20世纪50年代末产生以来发展迅速,从只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呈现数学知识、围绕教师的教为特征的初级应用,逐渐向利用计算机技术作为学生良好的认知工具来帮助学习、以学为中心的高级应用转变。同时教育科研人员在研究计算机技术对数学教学的影响时,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一种观点认为计算机技术在提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探讨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简称CAMI)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创设情境.设计适宜的教学过程,构建数学实验室等做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