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情境设计] 师:假使你是冯骥才,你放不放珍珠鸟? 假使你是珍珠鸟,冯骥才如果打开鸟笼,你们走不走? 选择一个角色谈一谈.  相似文献   

2.
师:今天,咱们来共同学习冯骥才的《珍珠鸟》,冯骥才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同时还是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在他的文章中总会描绘出一幅幅温馨优美的图景。(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3.
《珍珠鸟》(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第20课)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精心撰写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描写了人鸟相亲的动人情景,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道理。其中,课文结尾的一句话“: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是以反诘句的形式,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蕴含哲理,给人以启迪。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唤起情感体验,从而理解这句话。我们看下面这个教学片段,教师是如何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的。[教学片段]师:作家冯骥才在与珍珠鸟相处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一、创设情境 ,入“温馨之境”师 :看见同学们脸上的笑容和充满信赖的眼神 ,使我感觉到今天的课堂是多么的温馨和美妙 ,让我们在这种美好的心境下再一次走进《珍珠鸟》。(板书 :珍珠鸟。学生轻声读课题)评点 :巧妙地将文中人、鸟的“信赖”之情移到“师生”之间 ,奏出了第一个和谐的“情”符。师 :上节课我们知道珍珠鸟是一种害怕人的鸟 ,而作家冯骥才就在自己的书房里给珍珠鸟安了一个温馨而舒适的家。(出示课件 :伴着恬静的音乐渐渐出现吊兰蒙盖着的鸟笼)师(深情引述) :你看 ,那儿有一盆茂盛的法国吊兰 ,吊兰长满绿叶的藤蔓覆盖在鸟笼上 ,…  相似文献   

5.
精彩段落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冯骥才《珍珠鸟》文章导读冰心评价冯骥才的《珍珠鸟》:"这真是一篇叙事抒情的好散文,  相似文献   

6.
师:鸟是人类的朋友,在古代诗词中有许多关于鸟的诗句,同学们,想一想你都知道哪些?生:杨花落尽子归啼。生: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生:自在娇莺恰恰啼。师:子归、黄鹂、白鹭、娇莺,同学们的积累很丰厚;是的,鸟儿给了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许多情思,这节课,我们学习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板书:课题、作者  相似文献   

7.
<正>【教材简析】《珍珠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诚实与信任"专题的一篇课文,这一专题注重培养学生诚实与信任的人文品质。冯骥才的《珍珠鸟》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主要写"我"与珍珠鸟的交往——对珍珠鸟的真诚的、无微不至照顾与关爱,使得珍珠鸟由怕人喜人,转变为之后的近人亲人和爱人的过程。作家通过对人与鸟相亲相伴的细腻描写传递出对自然、人生的挚爱之情,让我们从中领悟"信赖,往往创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第七册《珍珠鸟》教学片断师:(在指导学生理解了课文第四自然段,感受了珍珠鸟与主人间关系逐渐亲密之后,随机出示课文插图)谁能将图画上的内容描述一下?生:珍珠鸟站在主人的肩膀上,而主人亲切地看着珍珠鸟。师:此时此刻,你仅仅想到的是主人的肩膀吗?生:主人的肩膀成了珍珠鸟温暖的床。生:主人的肩膀成了珍珠鸟温暖的被窝。生:主人的肩膀成了珍珠鸟避风的港湾。师:很有创意的表达,你们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生:港湾。生:目光。师:哦,主人对珍珠鸟的目光是多么友好,多么温暖!生:爱。师:(随机播放音乐《让世界充满爱》)没有主人对珍珠鸟…  相似文献   

9.
[片断一]朗读比较,体会"喜爱之情"   师:珍珠鸟淘气、美丽、可爱、娇小、胆小,作者可喜欢它了.在文中,作者用了三个带"小"的词语形容珍珠鸟.(出示:"小脑袋""小红嘴""小家伙")听老师读读这三个词.(读出儿化音)什么感觉?   生:这三个带"小"的词语,让人感觉珍珠鸟的确是小巧玲珑的.……  相似文献   

10.
[片断一]朗读比较,体会"喜爱之情"   师:珍珠鸟淘气、美丽、可爱、娇小、胆小,作者可喜欢它了.在文中,作者用了三个带"小"的词语形容珍珠鸟.(出示:"小脑袋""小红嘴""小家伙")听老师读读这三个词.(读出儿化音)什么感觉?   生:这三个带"小"的词语,让人感觉珍珠鸟的确是小巧玲珑的.……  相似文献   

11.
一幅隽美的花鸟画《珍珠鸟》赏析江苏省运河师范李媛媛《珍珠鸟》是当代作家冯骥才的一篇状物散文,它以细腻的笔触状写了珍珠鸟的形体美、画面美,营造了一种幽美的意境。读这篇文章就像欣赏一幅工笔写意画,淡妆浓抹总相宜。《珍珠鸟》之所以有这样的美感效果,主要是因...  相似文献   

12.
以前语文课上,教者上课伊始总爱先来个作者介绍,那成了课堂不可或缺的环节,有时甚至有繁文缛节之味。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堂上这一环节又似乎销声匿迹了。但我觉得文本作者作为文本的创作者,巧用之仍是不错的教育资源。一、作者,文本情感的切入点《快手刘》(苏教版第九册)师:同学们知道冯骥才这位作家吗?生:不清楚。师:其实同学们都学过他的作品《珍珠鸟》。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介绍这位作家,冯骥才曾做过篮球运动员,后来做了作家,他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善于作画。他的作品《神鞭》曾被拍成电视剧,上次我看了中央台《面对面》主持人王志对…  相似文献   

13.
引子——《人民教育》刊登过特级教师郭初阳的《珍珠鸟》教学实录。《珍珠鸟》是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名篇。长久以来,这篇课文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几乎被所有读者和语文教师所认同。  相似文献   

14.
<正>一、导读引入,揭题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三篇文章,正如导读中所说“一花一鸟总关情”,作者借助这些事物表达着自己细腻的情感。冯骥才先生也是如此,他曾饲养过三只珍珠鸟,在与小鸟相伴的日子里感触颇深,写下了《珍珠鸟》这篇文章。2.冯骥才与鸟儿相处得如何?自己读读这篇文章。二、整体感知,引出“信赖”话题1.(出示第四课导读提示)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写出了珍珠鸟的可爱,找出这样的语句,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相似文献   

15.
案例一:一位教师在执教《珍珠鸟》(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一课时,抓住珍珠鸟与作者情感变化这一主线,引导学生充分读文,品析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课接近尾声——师:学完课文,我们知道,文中的"我"无微不至地爱护小珍珠鸟。假如你是文中的小鸟,受到这么优厚的待遇,你要说些什么?请动笔写下来。(学生发挥想象,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写话。)师:我们来听一听珍珠鸟心底的话。生:谢谢你,主人,你对我太好了!我没有什么好报答你的,就为你唱上一支动听的歌吧。生:多么亲切、友好的主人啊!我爱上了这个家,再也不想离开了,我要永远陪伴在主人的身边。师:充满真情的话语,表露了小珍珠鸟感恩的心。让我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一句。  相似文献   

16.
《珍珠鸟》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为现代作家冯骥才所作,是一篇文质兼美、朴实无华的佳作。文章为我们讲述了“我”与珍珠鸟相处、相知、相依的过程:“我”为珍珠鸟创设温情浓郁的“家”,珍珠鸟与“我”和谐共处,其乐融融。我在授课中始终抓住“‘我’与珍珠鸟信赖关系的建立”这一核心,并贯穿始终,因为信赖不仅是文章的主题,更是课文的延伸点。课文通过“我”与珍珠鸟的信赖关系,意在说明如果人与动物和谐共处,并努力为动物创造一种生存的环境,那么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1.“我”与珍珠鸟信赖关系的建立。珍珠鸟…  相似文献   

17.
《珍珠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它描写了人鸟相亲的动人历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道理。鸟是怎样信赖人的呢?一切都源于我对鸟的喜爱。《珍珠鸟》开头写道:真  相似文献   

18.
真好!今儿又和我的孩子们共同品读了冯骥才老先生的散文《珍珠鸟》,这是我语文教学生涯中第四次教学这篇文章,那美丽的鸟儿再次飞入我心灵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杂志曾刊登过特级教师郭初阳的《珍珠鸟》(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学实录。《珍珠鸟》是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名篇。长久以来,这篇课文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几乎被所有读者所认同。  相似文献   

20.
奚凌红 《生活教育》2011,(17):73-74
连续几日,和孩子们一起沉醉在冯骥才笔下人鸟合一的美妙意境中,不舍得就让这感觉随风褪色。真好,同事居然拎来两只珍珠鸟。征得她的同意,我希望借鸟延续一段美丽。孩子们专心午读的景象很美,但有了这一对珍珠鸟,我狠心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