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中国高考的历史沿革及其历史成就,指出了现行中国高考制度在考试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端,并提出了中国高考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3.
高考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在许多方面都实行了改革。总体来看,与考试技术相关的改革,大部分比较容易取得成功,而制度性的改革往往历经反复,比较曲折。高考改革要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阶段,顺应主流民意,才会得到民众的拥护,具有长远的生命力。选择与社会物质和文明水平相适应的方式与进度,这是目前高考改革应当遵从的现实理性。高考改革的终极目标,并不是改成各高校单独招考,也不见得是以美国高校招考模式为依归,而是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有自身特色的招考制度。  相似文献   

4.
依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浙江和上海先行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本文梳理了浙江近两年来贯彻落实《实施意见》、推进改革试点的举措、进展,提出了需要高度重视、不断研究的若干问题,对下一步推进试点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自从教育部推出招生考试改革方案以及北京市推出英语高考改革方案以来,英语教育的目标、定位、价值、教学模式等成为了诸多学者关注的话题,尤其是英语高考将由原来的150分降为100分的方案,在全国上下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本文探讨了社会对英语高考改革方案的不同态度,分析了英语教育的社会化回归,并对高考英语改革的走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高考语文试题每年在保持基本稳定中,也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分析,发现其测试重心存在以下三种变化:认知维度由记忆向运用偏移,测量难度由简单模仿向创造性表达提升,测试任务的开放度由具体明确向多元综合倾斜。这些变化的共同指向是强调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关系演变经历了创立与政治化、改革与错位、深化与协同三个发展阶段。高中课程育才与高考选才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高考科目仅是全部高中课程科目的一部分,高中课程标准也只是选择高考内容的依据之一,这导致二者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建议健全高中课程实施的督查机制、增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功能与作用、优化高考科目设置、深化高考内容改革,以提升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协同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8.
9.
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高考改革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学历史课程与高等学校招生历史学科考试(以下简称历史高考)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它们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共同推动着我国学校历史教育的发展和历史高考水平的提高。在正常情况下,在历史课程与历史高考的关系中,前者处于主导地位。中学历史课程的存在,决定高考要开设与历史课程相关的科目,或单独考查历史,或在综合科目中考查历史。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是制定历史科高考大纲(或说明)的最重要的依据。中学历  相似文献   

10.
霍敏 《中文自修》2001,(5):42-43
高考已临近,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高效率地进行复习是考生非常关心的问题。随着教育理念的改变,考试理念也在小断地变化。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已经成为新一轮高考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分析近年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和变化,可以进一步了解高考语文试题的发展趋势,更好地把握高考语文命题改革的方向,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1.
庞颖 《江苏高教》2023,(5):19-29
中国高考具有“早发内生型”特征,2014年以来的高考综合改革对高考制度的“早发”与“内生”产生了极大的挑战。“早发”体现了高考的历史性,高考的选才、纸笔测试、高竞争与科举的选官、程文、高利害同源;“内生”表现为社会发展与高考制度、资源配置与统一高考、差序格局、高考公平的关系密切。“早发内生型”特征于高考综合改革而言有阻力亦有动力,当下及未来的改革应基于厚重的历史文化、神圣的职责使命,析出考试大国、教育强国高考改革的价值导向;基于为国为民的责任担当、差序格局的中国社会,关注政府机构在高考中的角色转换;基于恪守公平的基本原则、进阶性的时序模式,构建相对统一、有限多样的招考方式;基于追求科学的基本准则、自适应的组织模式,探索适于中国国情的高校招生胜任力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2.
1999年,对于全国普通高考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高考内容与形式的改革在高考试卷中体现出来了.随着近年来对高考改革的呼声逐渐升高,教育部从1998年起就对高考内容与形式的改革进行了研究和论证.提出了多种改革方案.对高考的形式和内容作出了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正是在这种大的改革背景下,全国高考物理在遵循“保持稳定,坚持改革”的指导原则下成卷,经实测后反映及数据来看,得到了广大中学界的好评,达到了命题目标.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的中国生物高考改革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后的生物高考几起几落,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现象.建国以来中国生物高考的变革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受重视期、平等性取消与延缓恢复期、恢复与发展期、歧视性取消期、恢复与改革期等五个时期,并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生物高考和生物教学改革的大致脉络.  相似文献   

14.
2014年启动的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实行选考,学生被分成诸多不同的选考群体。为了解选考群体学生成绩的差异性,以山东省2017级历史选考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对2019年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适应性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对10所高中学校选考历史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历史选考学生群体在学业成绩上与其他科目选考学生群体之间、历史选考学生群体内部各子群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这一差异与文综/理综模式下的学生差异相比,具有变量增多、不确定性更强、复杂程度更高的特点。针对选考模式下学生群体差异性的新特点,应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价值取向,推行基于选课走班的差异化课堂教学,建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和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5.
高考计分政策旨在解决高考计分问题,有效实现政策价值选择.为全面、准确反映考试的真实情况,高考计分政策需兼顾教育测量的科学性和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我国高考计分政策先后大致经历了全面使用原始分、局部试用标准分和混合使用等级分三个阶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高考计分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测量技术的科学性也不断提升,但高考计分的有效性和适切性有待改进.从长远来看,未来高考计分政策改革应重点关注计分政策设计和政策执行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高考“五育”全面考查的历史发展,历经了由一维到三维、三维到四维以及四维到五维的演变过程,其本质上是国家对“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首要问题认识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它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具备的能力与素养要求。德智体美劳分属不同的考查领域,既有显性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又有隐性品德与素养的考查,既有可量化的考查,也有不可量化的考查。高考“五育”全面考查在实践中尚存在需要进一步平衡的两难困境,主要包括高考分数的“唯”与“不唯”、非智力因素的“硬挂钩”与“软挂钩”、综合评价的科学性与公平性等。深化推进高考“五育”全面考查,应着力于优化“两依据一参考”录取机制,完善“五育”全面考查评价体系,构建“因材施考”综合评价新模式,加强综合评价监督机制与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在解析几何部分涉及哪些考点?这些考点被考查的概率有多大?难度如何? 2007年的高考复习中如何突破这些考点?对以上诸问题的思考正是本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高考的功能在于为高校选拔人才,同时对中学教育进行引导。为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提出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理念,以考试评价引导研究性学习,尤其是基础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进而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应该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19.
"入世",标志着中国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开启,从此,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和未来.同时,也预示着以促进有效开发和科学利用社会人才资源为本质职能的高考,必须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能动地适应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因此,"入世"后中国的高考当如何走向?这是一个崭新且极富挑战性的课题,有待于社会各界为之倾智献策.本文先抛一砖,以求引玉.  相似文献   

20.
谈我国高考模式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 2月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 ,并决定在广东省试行“3+X”高考模式 ,由此拉开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序幕 ,从而使高考改革又一次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 2 0 0 0年又增加山西、吉林、江苏、浙江四省进行试点。 2 0 0 1年 ,全国共有 18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 )进行了“3+X”高考模式试点。经过 3年的试点 ,已经显示出了一些预期效果。1 高考改革的教育和社会背景自 195 2年以来 ,我国高考科目的设置经过多次变化。 195 2年高考设高中所学全部科目 ,高校根据专业要求 ,按不同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