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柔性边界范式:构建高职师资队伍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高职师资构成范式具有明显的"超稳定"的"刚性"特征,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具有开放、边界漂移和柔性特征的柔性边界新范式,是对高职师资构成范式的有益探索,它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同时,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和柔性机制,能起到激发师资活力,实现资源共享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2.
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中最宝贵、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故历来受到社会和学校的重视。但它也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的一个难点。其中,高职教育师资结构,是随着高职课程设置的要求变化而变化的。实践中,高职教师队伍的结构的调整为高职课程设置的完善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对现有高职教育师资结构的弊端进行分析,并提出调整高职教育师资结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人才柔性引进的探索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人才柔性引进,突破了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从完全引进向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转变,是高职院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新途径,也是隐性加强师资力量的有效方式。科学规划人才柔性引进工作,加强人才柔性引进工作的管理,发挥柔性引进人才的服务效益是高职院校人才柔性引进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职师资培养合作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主体按照高职院校任教资格的相关要求对显在或潜在的高职师资进行系统教育和培训的联合行动过程。作为高职师资培养合作的重要参者,政府在高职师资培养合作中扮演着多种角色。政府作为高职师资培养合作政策的引导者、合作规划的统筹者、合作责任的监督者、合作环境的营造者,在加强高职院校师资管理、推进师资培养合作中肩负着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5.
试论高职院校的柔性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高等职业院校管理应由刚性管理向以人为本、主动适应变化、利用变化提高自身在动态环境下的竞争能力的柔性管理转变。文章根据柔性管理的内涵,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客户市场需求、学生需求、教师的特征等角度对高职院校采用柔性管理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简称IVT)柔性管理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体育师资培训现状,然后说明了体育强国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师资要求,接着论述了体育强国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师资培训模式构建,最后阐述了体育强国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师资培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工学结合教改背景下的高职师资培训内容与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结合是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突出课题,对高职院校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素质及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也对高职院校师资培训提出了新的任务,高职院校必须构建与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新的师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师资培养合作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主体按照高职院校任教资格的相关要求对显在或潜在的高职师资进行系统教育和培训的联合行动过程。高职师资培养合作的主体主要有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和政府等。本文以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研究背景,以高职师资培养合作为研究对象,在对长三角地区高职师资培养合作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有一定前瞻性的长三角地区高职教育师资培养合作机制,为区域内高职教育师资培养合作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中、高职教育现存的问题 1 管理问题。高职的“3+2”招生,学生初中毕业直接到高校就读,不适应高校松散的管理方式,造成高职管理困难。 2.争夺生源。高职院校生源超负荷招收,使得中职学校生源缺少。许多学校因无生源而被迫停办。今年各大院校都放开了“3+2”招生,将会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造成更大的冲击。 3.师资浪费。中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及设备闲置,而高职院校又外聘中等文化课教师及管理教师,且大量地投入、重复购置设备,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人力、物力资源。 4 生源质量差。由于现行招生政策的导向,中职的学生多…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师资校本培训困境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有了较大发展,但在队伍的高职特色建设方面仍然面临诸多困境。通过调查,从现行人事制度、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实训室建设、培养计划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制约高职院校师资校本培训的原因,指出营造高职院校师资校本培训的积极氛围,对于推动队伍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职业院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要有数量的保证,更要有质量上的保障。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普遍采用的"五环教学模式"是一种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领下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熟悉并掌握该模式教学,不仅有利于青年教师业务能力、自身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社会急需急用的实用型人才,更要着眼培养能适应社会变化、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本文以高职煤化工专业为例,以培养学生具备多种能力为出发点,对专业多证书目标指导下的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即以学历证、行业通用资格证、职业技能资格证为指导进行教学改革,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探究新型教学模式、建设双师型的教学团队、改革质量评价体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老化周期和职业变换周期变得越来越短,要求准职业人具有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因此,高职教育应该用柔性教育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柔性需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制订柔性教学计划,传授柔性教学内容,采取柔性教学管理来实现柔性教育。  相似文献   

14.
“2+1”教学模式是一种两年在校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一年顶岗就业实习的教学模式,被高职院校经常采用,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力学课程是高职院校许多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适应“2+1”教学模式,高职院校要转变教学指导思想,变应试教学为素质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素质;改革教学理念,适应职教形势发展;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改革传统考试方法,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形势。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模式将由传统的学科体系导向模式向就业导向模式转变,随着教育模式的深入改革,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师资等方面都要随之变化,作为教学工作的实施者,"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和相关企业深度合作,教师长时间系统的参加企业整个生产过程,切身体会企业文化,为高职教师自身提高提供了一个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分类培养既是适应生源多样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应然之举。随着高职扩招政策逐步落地,人才分类培养方案的实施难度增大、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灵活性不够、师资数量不足且质量不高、学生学业考核评价针对性不强等挑战日益凸显。高职院校要尽快适应生源多元化的要求,将"分类培养、多样成才"这一核心点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学业考核评价等各个方面,切实保证各类生源皆可成长、皆可成才。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对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分析高职教师队伍现状,提出了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依托的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师实践能力提高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扩招背景下,高职招生对象已经扩充为中职生、普高生和社会生.这种多元化的高职生源结构,给实训设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与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现阶段中职生源的心理素质和学习情况.目前中职生对职业教育有主见,但自主学习能力弱.本文以中职生学情问题为导向,提出了高职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模式改革和校企合作促进等创新实践,以适应高职教育新的变化,更好地促进高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是保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顺利实施、培养合格专业人才的前提和基础。高职教育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在制度上切实保障“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加快“双师型”教师实训技能提升;要成立职业教育从业资格认定机构,明确规范职教师资的基本业务素质;要完善职教师资聘任制度,引进适合高职教学工作的各类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20.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职教育现有入口模式门槛高、面向窄,不利于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选拔、培养人才,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面向全民、终身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职教育入口模式改革,应突出开放性、终身性特点,坚持以考查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为主,为在职人员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打开通道,同时建立有利于中高职衔接的高职统考制度,并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