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熏习是《大乘起信论》的重要理论概念,熏习说的目的在于说明真如清净之心之所以蔽而不现,是由于无明的熏习。但只要众生勤加修习,不断生起信仰大乘之心,使无明熏习转化为真如熏习,如此可显现其真如本性。通过比较《大乘起信论》中的"熏"和"染",使大乘熏习之说最终落脚点始终立于自己内心的真如,进而趋向涅槃之道。  相似文献   

2.
古典小说中的神通,有道教神通与佛教神通。佛教神通源于佛经,张扬于僧传,大普及于小说。中国小说中的神通描写有浓厚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隐喻认知被广泛应用在传统典籍的解读中,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与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隐喻认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按照莱考夫等划分的本体隐喻、结构隐喻以及方位隐喻对《老子》中的“象”进行重新分类,可以发现本体隐喻有较好的适应性,而结构隐喻则需要分情况进行讨论。因传统思维立足于“时间”产生,故《老子》中的方位隐喻并未达到预期的重要性,反而关于时间的“象”更加重要。故“本体”展现《老子》对“道”的探讨,又通过“结构”与“方位”来形容“道”,使“道”在保留超验性的同时可以进行言表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定势》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势"和与其密切联系的几个概念——"体"、"气"、"泽"的关系加以辨析,认为"势"这个概念在《定势》中理解为"语体标准"或"语体特点"较为恰当;由此指出几个在理解"定势"思想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并给以相应的辨析。  相似文献   

5.
释道安对老子本体论的承接有二无为道体,道不可言.他对老子本体论的改造亦有二一,老子之无可以生有,无的本体在先性乃是事实上的;道安之无则不生有,为全然之"空",其在先性乃是逻辑上的.二,老子认为语言虽不能言道,但可言具体事物,仍具一定的实在性;释道安则认为唯有彻底破除语言具实在性的观念,才能见到"真如".  相似文献   

6.
"道"是《老子》和《管子》共同的最高哲学范畴,两家"道"论有同有异。两家之"道"同为万物之所以然与所必然、万物之自然与所当然、人生和社会的"自然法"且均以"气"为物质载体;也存在宏观方法论与微观方法技巧、目标价值与工具价值之不同。通过两家"道"论的阐发和比较,不仅可以明晰两家之异同,而且可以彰显两家"道"论敬畏自然、彰显人性、以道御术、本体和谐等后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薛艳丽 《安顺学院学报》2010,12(1):40-41,70
文章对《庄子》之"道"与《圣经.约翰福音》之"道"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两者的"道"所指向的都是一个单一的既超越又内在的终极实在。道教的"道",被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整个世界的化生、维系、调节,天下万物的生长、变化、发展,都完全依赖于它;基督教的道,就是神,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既是世界的创造者,又是世界的维系者,是自有永有的生命的本体。在"道"这一概念上,道教与基督教具有相似点,通过比较研究,可以促进对中西文化以及中西文明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方以智"参自己本分禅"的禅道观认为,大道本来无常,无需劳神外求,唯心为三教融通的根本。他提倡的三教融通思想,主要指"体无内外,道无彼此"与一二合一的本体融通和"三即一,一即三"与"随""、泯""、统"的方法融通。  相似文献   

9.
西方自然法思想是公平、正义、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意识的重要思想来源,"道"是中华文化之根,二者都对人类理性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对二者所包含的主要思想进行比较,说明二者实乃是人类存在的两个维度,即西方自然法思想以人为理性本体及其权利维护和实现为目的的现实入世维度和老庄以"道"为终极依归本体的超然维度。而权利实现的善治和逍遥游的绝对自由与超越其实是对现实和精神的各自强调,两者并行不悖。物的丰富、权力的获得没有心灵的内在满足和对生命了悟的安适,生命的状态不可能安然,斗争必然持续,自由平等遥遥无期,所以"道"的强调,当对构建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庄子》的"道"(气)本体哲学观念为出发点,探讨了《庄子》所提出的"有机事"而"无机心"的可能性。文章指出,《庄子》所描述的完成"机事"的方法是以"心"合于"道"(气),而修为之"心"的本质在于"道"(气)本体的"自然"演化之途,这牵涉到"心"对"道"(气)本体的领悟层次,并由此相应地区分出众人、贤人、圣人、仙人、真人或至人,最高层次的真人能够使"机事"合于"自然"之道,从而指明了完成"有机事"而"无机心"的"人工"合于"天工"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哲学研究历来重视先秦道家哲学“道”本体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原创地位,而比较忽视儒家哲学创始人孔子的“道”本体哲学思想。文章认为,“道”是孔老哲学共同的本体论核心范畴,意指天地万物之本原、本质、本性;它既是一种物质实体,又是一种精神实体,“混沌”、“变通”、“阴阳”、“虚静”是表述“道”本体特征的几个重要范畴;“道”是中国哲学“天人合一”基元命题的本体论依据,也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谐本质论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2.
庄子之“道”重在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然而,“道”又难以言说。故庄子以“技”论“道”,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来使人更易悟“道”。庄子本无心于艺术,可是这些故事却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与艺术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追求“虚静”的审美心胸。二是在写作方法和创作技巧上强调天人、合道艺,以实现“人艺”与“天工”的自然融会。  相似文献   

13.
作为黄老道家经典著作的《黄帝四经》,在继承了《老子》"道"的思想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了发展,以天道推衍人事,提出了以"刑德相养"作为其南面之术的核心内容。但"道"仍然是统摄《皇帝四经》整个体系的纲领,对"刑德"之术的运用要合乎"道",在客观层面体现为对"反"的原则的掌握,在主观角度就表现为要"合于天当"以及"因天时。"  相似文献   

14.
以"民本"思想为主要宣扬诉求的《商君书》继承了法家学派的传统,主动探讨"治民之法"和"使民之道",主张创造多个社会范畴内的统治机制以形成社会差序格局并给予百姓所期望的人人平等机制下建构的平民政治模式,取得了轴心时代的阶段性成果。《商君书》的"民本"理论经过历史的检视具有普世性和科学性,重新探讨其建构的"民本"思想体系及应有价值是我们在当代社会发展法制理论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真如”是佛学的核心范畴 ,它是佛家的一个理论预设。它不可正面描述 ,只可采用负的方法 ,须在辩证中把握。“真如”作为本体 ,一方面保持其本性永恒不变 ,一方面又随顺万物展示自身。认识“真如”,须采用“无念”的方法去体认 ,成佛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心理训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审美认同是一种饱含艺术性的文化认同,它通过艺术化的传承、批判、创新来实现文化认同的审美建构,具有鲜明的顺承性、批判性、创新性。《沧浪诗话》以禅喻诗的诗学评论表征了严羽对"禅"的审美认同,其理论生成路径是:经由"佛学禅"的顺承与转化,到"诗学禅"的批判,再到"心学禅"的整合,最终创造性地统合禅与道、禅与理的诗学关系,实现了审美认同的建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对庄子内篇的一个本体性的哲学诠释。彰显七篇包含的辩证发展的前提:宏观超融的道的观点引发了齐差异万物于一同的论述。过去对齐物论的说明争论可以由《逍遥游》作为起点来加以解决:齐物论者,非齐天下的物论也,而为齐天下之物之论;此处应显示出本体诠释的整全性而不必陷入个别经典诠释的质碍之中。齐物之论有其前提,也有其后果,如此方能说明齐物论后五篇的辩证发展,形成了对庄子内篇的整体的本体辩证的深入理解,为庄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对汉学家或汉学派A.C.Graham等对庄子文本的某些看法进行了批判的回应。为了论证此观点,本文先从庄子其人处入手,进而分析了《庄子》与《老子》、易学、禅学的思想异同。《老子》以简易的方式发挥了有无变易之"道",而《庄子》则运用"寓言""重言""卮言"以更细致地、更扩大地强调了"道"的曲折变化;仍能统一宇宙变化的真实感与无常感,导向禅学中变中见常、常中见变的智悟。从以上的比较之中,可以凸显《庄子》既出且入的本体辩证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贯通对《庄子》内篇七篇的整体理解:《逍遥游》与《齐物论》作为七篇中的本体思想原理,从整体与个体的层面上发挥了本体之知,之用,之行。本文因而彰明了内篇七篇中道与人的本体之知见与用行之合一,形成了《庄子》的本体辩证哲学。  相似文献   

18.
传世正史文献对汉武帝时期使者出"西夷西"四道的记载,内容大多近同,具体分述上仍然存在一些差异,甚至不少记述互有抵牾,如出"四道"与五地、"出邛、僰"与"出徙、邛"、"出僰"与"出西夷西"、"出莋"与"闭筰"等。这些文献"讹误"的地方并非全都是错漏,反而是不少真实历史信息的反映。在西汉开发西南夷的时代背景下,结合"西夷西"道路与古代民族通道、汉代诸多官方政令、汉夷关系等方面的综合考察,汉武帝元狩年间求通"蜀身毒道"的"出西夷西"的四道是"出駹"、"出冉"、"出徙(邛)"、"出邛、僰"四道。  相似文献   

19.
郭店《老子甲》的“道”是中国古始神话本原的理性升华。《老子甲》通过对自然之“象”的领会,把握住“混沌”的运动和变化,直接进入“本体”,以理性的“道”取代神话本原,宣告古始神话本原的终结。《老子甲》的“德”是得之于天道的人生准则,是以天道(自然之道)为内涵的。“人道无为”是春秋道家保证“视素保朴,少私寡欲”治国方略得以实行的思想路线。坚持“人道无为”,天下必然大治。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学而优则仕"一直为世人所崇奉,其实,他恰是后世士人归隐的滥觞。通过《论语》我们可以窥探出孔子的隐逸思想。本文分析了孔子隐逸思想的原因:"势"与"道"之间的矛盾、高尚的品格与儒士的文化习性。与此同时,孔子的隐逸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