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读小说是阅读中最好的从现实中逃离的方法,拿起或厚或薄的一本,几页下去,生活的时空便与小说中的同步,然后和主人公同喜同悲,深深地投入后,还会时常感觉自己变成主人公,那种感觉就更加刻骨铭心。  相似文献   

2.
第一眼看到凌鼎年先生的风情小说新著《过过儿时之瘾》(花山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版)就被书名吸引了,让好久没读微型小说的我心动了一下,过过孩提时候的瘾,那种久违的感觉一定很美好。品着凌鼎年先生充满着文化意味的文字,同样享受着  相似文献   

3.
最近,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的新著《转型中的新闻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我刻意地规避了以往那种一旦遇到一本好书就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的阅读方式,而是选择夜深人静的子夜或东方欲晓的黎明时候来读。时光飞逝,几个月读下来,越来越产生相见恨晚的感觉。就像一头饿极的牛闯进了绿油油的草场,一阵子猛吃之后,常常产生一种“反刍”的快感。很明显,作者在这部洋洋洒洒达70万言的巨著中一以贯之地秉承了他先前的几本著作(如《新闻学核心》、《畸变的媒体》和《变形的新闻屋》等等)那种高屋建瓴、纵横开阖的特色和风…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王朔小说是琼瑶小说的翻版,只是变换了一下男主人公的类型。我倒是越读越觉得像金庸的《鹿鼎记》。《鹿鼎记》乃金庸的封笔之作,人说不像金庸写的,金庸却说这是他最喜欢的一部。分歧的原因在于其风格与金庸所有武侠小说大异其趣。《鹿鼎记》的主人公韦小宝,既非英俊潇洒、气宇轩昂的美男子,亦非武功卓绝、众人景  相似文献   

5.
上海作家殷健灵内心充满大爱,她献给读者的青春成长小说《纸人》,是一本让人一口气读完,一辈子不忘,具有经典潜质的文学作品.读这本书有如读莫泊桑《一生》的感觉.情节并不复杂.人物仅是几个,场景也不宏大,但能给人启迪与沉思.随着小说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而纠结,让人产生一种直达心灵深处的扼腕和激愤.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2014年12月3日是路遥诞辰65周年的纪念日。当日,首届路遥文学奖于北京举行了揭晓发布会,阎真作品《活着之上》摘得桂冠,发起人高玉涛亲自宣布结果。阎真小说《活着之上》讲述了主人公从读大学到去高校任教,直至评  相似文献   

7.
赵平喜 《今传媒》2005,(12X):56-56
最近,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的新著《转型中的新闻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我刻意地规避了以往那种一旦遇到一本好书就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的阅读方式,而是选择夜深人静的子夜或东方欲晓的黎明时候来读。时光飞逝,几个月读下来,越来越产生相见恨晚的感觉。就像一头饿极的牛闯进了绿油油的草场,一阵子猛吃之后,常常产生一种“反刍”的快感。  相似文献   

8.
长篇小说《交错的彼岸》是旅居加拿大的华人女作家张翎的新作。小说家莫言给作品写了序言。从序言可以感觉到,莫言是认真读了作品的,且给予这部作品很高的评价──这是很敏锐的小说家的眼光。在莫言看来,《交错的彼岸》可以是侦探小说,可以是家族小说或寻根小说,也可以是爱情小说或留学生小说。实际上,这便把小说的题材、底蕴及传达方式都波及到了。就我的阅读印象来说,《交错的彼岸》确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小说。 小说虽以侦探或破案的方式开始──主人公温妮·黄 (黄蕙宁)突然失踪了,警察局十分重视此案,并交代了这位华人女子十年…  相似文献   

9.
《作家文摘》第182期转登今年5月3日《现代生活报》李勤《读〈恐俱〉的恐俱》一文,批评著名作家梁晓声于去年10月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恐惧》。 文章说,诚为书名所示,这部小说所描绘的图景确实令人触目惊心。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对夫妇,女的是“准厅局级”官儿之女,男的是某心理研究所副所长。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约而同地上演着卖色求财的丑剧。女主人公曹菂先傍上一个“百万”款儿,继而甩掉“百万”傍上“千万”款爷,结局是“百万”  相似文献   

10.
最早读张洁的作品是《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等.忘了是在怎样的心绪下读《爱》文的,记得当时的思绪老游离到小说外,只记得里面有一位“老干部”.而对《方舟》则记得是写了几个离异后的独身女人的生存状态,还记得那小说中有一副几个女人在一起的漫画式、素描式插图.  相似文献   

11.
“拓荒牛”的形象塑造──《走出边缘》简评曾镇南深圳女作家张黎明的长篇小说《走出边缘》(海天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描写了深圳特区创建头四年改革者勇猛开拓、艰苦创业的生活故事,塑造了林勇、许敖山等颇有特点的“拓荒牛”形象,很值得一读。小说的主人公林...  相似文献   

12.
"我有个感觉,读小说其实比读人更容易些。读小说是看故事,从中可以看到作家虚构人物的音容笑貌之下的心理性格,但观人的难处却在于如何通过片断的观察,从人物的表面突入他的内心世界——这并不容易。"温源宁有一部《不够知己》,以极短的篇幅抒写他熟悉的现代中国人物,几笔就勾出人物的灵魂和特点。我觉得徐虹《废墟之欢》和《不够知己》极像。《废墟之欢》是徐虹对中国自现代史以来的诸多学家文人的印象结晶。其中既有早已成为历史人物的中国现代文化巨匠,也有当下活跃的风头人物。书中人物跨越了好几个时代,却都是与文字有着不解之缘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符驮和西屯     
近年来,让我突然产生了一个感觉,由于杨争光的小说《从两个蛋开始》问世,书中写到的“符驮村”似乎成了一些人来西安后一定要去看看的一个景点。当然去看的人,职业爱好都和文学艺术有关,都是读了《从两个蛋开始》这部小说之后产生出这样的想法的。是钱钟书说过的吧,  相似文献   

14.
王安忆对“文革”的叙述,在平静中暗藏着复杂和多调的力量,使得那个时代在我们眼里变得丰富而立体。王安忆的《启蒙时代》终于看完了。与读她的以往作品时感觉一样:慢。她的小说不是一下子就能读完的,  相似文献   

15.
特殊爱情     
唐敏的长篇小说《男女关系》不太像小说,倒是更像一部调查报告。这便使读者从一开始就进入了一个误区,这就是不把小说当小说来读,而是把它读为调查报告,这对作家来说,很难说是好是坏。因为不把小说当作小说来读,其审美标准自然便降低了或者说转移了。但是,即使是这样,这部小说还是有很强的可读性。小说以新颖的对话形式,描述了一位在事业上颇有成绩的现代女性的婚姻情爱的真实体验,细腻地揭示了现代女性对性的观念和态度。同时也揭示了女主人公及其周围的男女情爱和性爱的冲突、对抗以及依赖的深层的隐秘性心理活动,展示了中国男女现代的性文化观,反映了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在婚姻、情爱和性爱观念上的巨  相似文献   

16.
明红 《湖北档案》2005,(1):71-71
提起《半夜鸡叫》及其作高玉宝,相信读不会陌生。当年,盲战士高玉宝边打仗边“画书”,创造了中国学史上一个先例一一书名、主人公、作三同名。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国内有7种少数民族字版本,国外有近20种字版本。仅汉版累计印数就多达450余万册。  相似文献   

17.
向秋丹 《大观周刊》2012,(17):23-24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小说。一直以来,奥斯汀延续了自己擅长描述家庭生活的手法,这部小说也被认为是又一以爱情和婚姻为主题发展的。然而,当我们阅读完整篇小说之后,我们会意识到小说的风格已经更加深刻的触及到对社会和传统制度的不满,小说的主人公形象也越发丰满,越发具有深度。本文运用荣格原型理论来分析小说《傲慢与偏见》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偏见以及婚姻观,阐述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18.
16年前,因为有一个叫王小波的人突然去世,我得以阅读到他的小说《黄金时代》和杂文自选集《我的精神家园》,我因为书里面人物的乐观与苦难从笑到哭,情不自禁泪流满面.那种心灵被撼动的感觉记忆犹新,那书中作者说的一句话,从此深埋在我的心灵深处,“人拥有此生是不够的,他还要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尝见一些不懂昆曲的好好先生,听说昆剧被授予世界文化遗产了,刚看了几场昆剧,就莫名其妙地瞎叫好。认真读《中国昆曲艺术》一书,至少不会成为那种盲目叫好的痴人。  相似文献   

20.
《出版参考》2011,(Z1):22
本刊讯(记者韩阳)麦家小说《风语》上市之后,很多买了这部小说的读者对故事在关键时刻踩了个急刹车表示遗憾,纷纷表示希望尽快看到这部精彩小说的后续发展。麦家没有让喜欢他的读者等得太久,《风语2》日前赶在农历新年前火热上市,主人公陈家鹄痛人心扉的凄绝爱情迅即在读者中引起了轰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