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巧  卫涛 《声屏世界》2009,(3):38-39
每一档电视节目的主题思想都需要主持人用有声语言来精心表现,并进行二度创作。因此,主持人的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已成为节目流程中举足轻重的关键环节。如何做好这个环节呢?笔者认为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从自身素质着手,把握有声语言的共性和个性,完成节目的艺术表达。  相似文献   

2.
迅速发展的时代、欣赏水平不断提高的受众,对从事有声语言创作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人们说起播音专业人员的素质的时候,更多的是指文化素质(文化素质当然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当一个节目主持人的文化积累达到相当的程度之后,如果他(她)还想提高一个层次的话,或者说,当大家的文化积累差不多的时候,非智力因素影响就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了。本文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指的方言电视节目,主要指栏目化的情景系列单元剧和用方言播报的新闻或以方言为主要交流语言的谈话节目两种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4.
当下的播音基础理论研究亟需向心理层面深化.本文结合有声语言表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了“创作气场”概念,并对气场的形成及运作、气场的特征、气场与诸创作元素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解析与阐述,力图证明气场为有声语言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心理空间和心理能量.  相似文献   

5.
电视语言是由电视画面和有声语言两大部分组成的。众所周知,有声语言在电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尽管电视是视觉媒体,画面是电视的主体和基础,是受众接收信息的主渠道。英国电影艺术家纳斯特.林格伦曾在《论电影艺术》一书中充分肯定了视觉在人们接收信息中的重要。他说:“对于极大部分的群众来说,印象最深刻和最持久的东西还是电视中的视觉部分,而且那些最有效果的影片都是一些先满足眼睛,其次才顾到耳朵的影片。”他这里虽讲的是电影.但也适用于电视。电视画面的主题思想及作者意图的揭示,离不开有声语言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电视节目中的人声语言、音乐语言和音响语言,构成了电视节目中那个无比丰富多彩、真实可信的“声音世界”或“信息世界”。有声语言在电视栏目中最重要的体现是人声,即电视栏目解说词的解说。配音解说有时是一个电视栏目的组成部分,有时却是一个电视栏目的灵魂。不同的电视栏目解说的重视程度不同,但是绝大部分电视栏目都不能离开解说而单独存在。  相似文献   

7.
从方言电视节日看传媒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作为大众文化的方言文本,与具有多功能大众传媒特性的电视“联姻”,各类型的方言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方电视台播放。本文以方言电视节目发展的历史为背景,梳理方言电视节目由开始的兴盛到语言标准化后的沉寂;从市场竞争、电视传播的本土化和分众化、娱乐至上的时代文化精神、消费社会中的新闻认同形式等多个视角剖析这种“联姻”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文化背景、受众背景和传媒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自从电视走进中国的普通家庭以来,新闻电视节目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表现形式深受电视观众的喜爱,中国的新闻电视节目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打开电视机收看新闻电视节目,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中国百姓获取国内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新闻播音员作为和电视观众最有效的沟通中介,是新闻电视节目和电视观众进行接触的最关键人物,新闻播音员的播音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新闻电视节目的影响力和收视率。因此,很有必要从新闻播音的不同类型进行对电视播音规范性进行探讨。通过下文的论述,希望能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点参考借鉴的材料,并且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电视播音主持有声语言规范问题,通过详细地阐述电视播音主持担负的重要角色,明确其拥有规范的有声语言对新闻传播质量的影响,提出合理的规范化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常而言,方言是语言的地域性变体,同时也是地方语言文化传承过程中的衍生物。现阶段,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其表达方式的亲民化、表达语言的本土化,已经渐渐成为了吸引受众的主要话语选择。因而,对于方言节目主持人来说,其语言本土化策略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地方广播电视媒体的独特文化传承价值与现实传播效果。基于此,本文对方言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本土化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仲启明 《记者摇篮》2008,(12):103-104
语言是在社会约定俗成规则制约下,传达信息的声义结合和体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其中声义结合称为有声语言,体义结合称为无声语言。作为节目主持人在社会约定俗成规则制约的前提下,还要根据节目内容和受众需要对语言使用进行瞬间控制把握。因此,把主持人语言称为一种艺术,是符合实情的。  相似文献   

12.
电视编辑是一项既需艺术性又有技术性的工作,在进行新闻类的节目编辑时,记者或编导要在懂得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画面语言和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电视化的传达给观众。编导应充分考虑特技、图像资料、动画、现场声音、音乐等诸多电视语言元素参与编辑,共同完成对新闻事实的阐述和再现,使电视新闻节目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从业十年的娱乐节目主持人,我深深体会到,一个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在具备了较好综合素质的前提下,要想在节目现场发挥出色,与节目实现最大程度上的融合,必须注意一些现场的规则和技巧,尤其是语言运用的规则和技巧,包括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的运用。一、娱乐节目主持人有声语言的运用娱乐节目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主持人用语的丰富性,这  相似文献   

14.
缪言 《传媒观察》2012,(6):34-35
方言电视节目是指各地媒体尤其是地方广播电视媒体,以所在地区为目标市场,以区域性观众为主要定位,以方言这一独特语言表达形式推出的一些节目。方言电视节目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发展至今已进入相对稳定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方言电视节目呈现许多新异的传播特性,也暴露出收视率增长后劲不足、观众审美疲劳等弱点;本文通过"苏州电视现象"中多个方言电视节目的对比解析,总结出兼顾受众的广泛性、贴近性、娱乐化、平民视角、互动性等是使方言电视节目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方言渐进消亡的背景下,方言的活态传承成为了当务之急,而电视方言节目的出现是方言活态传承的积极实践.电视方言节目是大众语言生活现实的反映,也在积极建构方言传承的动态文化场.电视方言节目赋予方言社会地位、构建方言的社会示范、激发民众的方言保护意识、构建多语言的媒介空间,是方言的活态传承的重要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16.
从昆明的方言电视节目入手,运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昆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对本土方言电视节目的语言态度进行考察,有利于了解昆明地区人们对方言电视节目中方言的认知倾向,进而探讨方言电视节目对方言文化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方言电视节目最近几年逐渐开始活跃在各地方电视台的屏幕上,成为地方台差异化竞争的又一优势。在"使用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普通话"的大背景下,留一席之地给方言节目,是各地方电视台吸引收视的需要,也是传播和弘扬地域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提出有声语言大众传播,实际是相对于有声语言人际传播而言的。脱胎于人际传播的大众传播,肩负着把人们带入规范空间的重要责任。从语言发生学角度看,"前呼‘邪许’,后亦应之"的"杭育杭育派",其内在动力显然有着协作合力、共同完成劳动任务的目的。大众传播中的有声语言表达样式的多样化,却  相似文献   

19.
张颂 《传媒》2003,(3):21-22
目前,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一行业,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很多年轻人向往它,想走上这个岗位;广大观众也喜欢主持人节目。节目主持人大多比较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希望成为“名主持人”。有些节目主持人确实主持得不错,名气很大,拥有一大批观众。但是,也有一些节目主持人,自我感觉良好,却并不受欢迎。原因很多,而走上了演艺化的道路,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是节目的主宰者,他们的表现直接关系到节目的成败。我们评论主持人的成功与否不是看其外部特征,而是观其所说的内容是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否言之有物,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