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中央藏书机构有秘书省(包括下属的著作局)、弘文馆、崇文馆、司经局和集贤殿书院。集贤殿书院为皇帝私人藏书机构,"集贤所写,皆御本也。"(《唐六典》卷九)其他机构都属国家图书馆性质。在国家图书馆中,校书郎、正字官品在唐代九品官位制中属最低级九品(正、从九品),为国家图书馆低级馆员。秘书省(包  相似文献   

2.
正一、校书郎、正字的工作内容,时间与业绩考核(一)校理典籍,刊正文字从唐史料对校书郎、正字的职责记载看,校书郎、正字的工作职责为雠校典籍、刊正文字,工作内容是基本相同的。校书郎、正字本职工作之一为校对文字,这在唐史料中有直接佐证。如房山石经中唐玄宗《御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注序》末有题记云:"校书郎坦初校,校书郎韩液再校,正字李希言三校。"校、正除了对文字进行校对外,还须对多音  相似文献   

3.
唐代是类书和诗歌的繁荣时期。现存《艺文类聚》、《初学记》、《六帖》三部类书与唐诗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官修类书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典范,科举考试题目多出于此。帝王用类书编篡的方法提倡文学,导引诗风,从而促进了唐诗的繁荣;其二,类书是唐代文人知识积累过程中重要的童蒙读物;也是唐代诗人创作时“构思之古书”,是唐诗生成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4.
唐代的儒、佛、道李颖科一、唐代社会与儒、佛、道并立唐代是继汉代之后又一个开放、豪迈的历史时代,特别是初、盛唐更是中国古代从未有过的一个风流、浪漫与自信的时代。仅就唐代历史而言,尽管也有经济衰微、民生凋弊、社会矛盾激化的危机时刻,但就中国历史长河来看,...  相似文献   

5.
弄参军是一种古老的戏曲表现形式,是以调侃、戏谑、讽谏为主的表演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弄参军产生的时间是比较早的。诸多史书记载都认为其产生于后汉,如《钦定四库全书·乐书》卷一百八十六所谓“弄参军之戏,自后汉馆陶令石耽有赃犯始也。盖和帝惜其才特免其罪,每遇宴乐即令衣白夹衫,命优伶戏弄辱之,终年乃释。谓之后为参军者戒也”。是说东汉和帝刘肇时,县令石耽犯贪污罪,和帝因为他有才干,不舍得杀他,但也不能不级他以教训,所以就让他穿上白色夹衫,任由优伶戏弄,是皇帝羞辱犯赃官员的一种做法。这便是关于弄参军史书可考的最早起源。当代学者有将其源起推至秦汉甚至先秦的,有人认为先秦、秦汉时期,就有专门从事滑稽戏演出或杂戏歌唱乐舞演出的艺术家们,即所说的演剧弄戏之人。而更有甚者则将参军戏的源头追述到古代的傩祭。综而言之,弄参军之源起可能在先秦或秦汉。那么,究竟何为弄参军?它的表演和角色又是如何设置的呢?参军戏是以参军、苍鹘为主要角色的表演艺术。于慎行的《谷城山房笔麝》记载:“优人为优,以一幞为农绿,谓之参军,以一人髽角敝衣,如僮仆状,谓之苍鹘。参军之法,至宋锋然。”尽管二者皆为主角,但他们在戏中的地位并不相同。在参军戏里,参军往往是被捉弄、被戏谑的对象。这众“弄参军”中的“弄”有扮演、戏弄这意便可得知。为什么参军往往是被捉弄被戏谑的对象?换言之,苍鹘缘何可以击打参军呢?朱鹤龄在《李义山诗集注》中就早有解释,“文  相似文献   

6.
当代国际政治中的“伊斯兰”受到世人的普遍关注。本从历史的角度通过对伊斯兰教的特征、兴起及发展变化的过程的了解,探讨伊斯兰教对当今国际政治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试论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子关系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也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它对青少年的社会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亲子关系的界定分析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三个方面影响,并提出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而帝王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极大.一方面,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帝王通过财物布施、政治支持及人员参与等多种方式来扶持佛教,从而大大地推动了佛教的发展.另一面,有些帝王在看到佛教的繁荣的背后所隐藏的一些弊病之后,或以温和的辩难方式,或用激烈的废佛运动来遏制、阻碍佛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唐代《易》、《老》兼综的道教学风卢国龙唐代道教的思想发展,在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经历了一次大的转折,即由重玄之道转向内丹道。重玄与内丹,在心性修养的层面上是相通的,但二者又有差别。前者是一种思辨哲学,即从本体论的高度思考性灵超逸等问题,又因宗承老子学...  相似文献   

10.
在走向新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东方国家最大的历史事件莫过于数个世纪以来的殖民地已随20世纪悄然在东方逝去。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重大历史进步。然而许多现代化学发现,殖民地现象仍像幽灵一样徘徊着、缠扰着东方国家,甚至许多殖民地带来的问题已成为这些东方国家未来发展的桎梏之一。特别是,随着教育对国家作用越来越大,殖民地教育问题给这些国家带来的影响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以东南亚殖民地国家为线索,探讨殖民地教育对东方国家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阿房宫,为帝王宫苑园林,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号称“秦川第一宫”,秦末为项羽所焚毁。阿房宫虽已湮灭,但是它的创作思想对中国园林发展却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声音、幻觉对原始宗教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论述了声音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起着与木棒、石块一样延长人的手脚的作用,声音的物理属性看不见摸不着,因而带有神秘性,声音在原始宗教形成中充当了咒语,进而演化为祷词、诗歌;并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论述了幻想创造了神,幻觉证实了神的存在,促成了原始宗教瓜熟蒂落。  相似文献   

13.
2000多年来,儒家思想对我国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形成与数学教育的发展,其理论体系与骞展模式取决于中国传统思维。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先秦最具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培养目标给中国古代数学和数学教育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关于古代中国交通与城市的发展问题,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一些断代、局部问题,对于长时段、全方位的宏观分析明显不够。本文即从较为宏观意义上的古代中国交通与城市的发展问题展开讨论,认为交通网络变迁是推动古代中国城市体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是特征鲜明的驿道交通网络构建对于古代中国行政中心城市体系的形成及运转至关重要。二是隋唐以来大运河交通兴起所带动的运河城市大发展,推动了行政中心城市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显示出古代中国城市体系演变的新趋向。三是明中叶以来远距离商道交通的兴起带动了沿江、沿海港口城市的显著发展,昭示着全国城市体系再次发生新变化。  相似文献   

15.
凝聚力作为组织团队的一个重要特性,是一个内涵较丰富且多维的的概念,而团队成员整体上表现出来的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凝聚力则有较强的正面导向强化的作用。因此,探讨分析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成员满意度及团队凝聚力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北宋临济宗黄龙派僧惠洪和张商英讲述了"小释迦"仰山慧寂的转生事迹,这一晚出的转生事迹并不存在于既有史料之中,而是通过联缀既有史料并加入想象的运作构造起来的。这一转生事迹的构造还具有宗派色彩,与惠洪通过《楞严经》来融会禅教的解读方法有关。从历史语境来看,北宋正统论盛行,契嵩等禅宗史家亦通过追溯达磨一系的渊源来论证东土禅宗的正统性;而五家中最早开宗的沩仰宗虽已衰微,但其神化色彩和权威地位仍然为道俗所尊崇,并体现在灯史的编纂之中。在此语境下,二人所构造的仰山慧寂这一转生事迹,事实上为临济宗的正统性提供了更有神圣意味和更有权威性的根据。到清代,临济宗法藏一系禅师南潜更是明确地借助这一转生事迹来为其法系的正统性提供支持,这关系到临济宗内部的一场法诤,并最终因皇家权威的裁决而结束。  相似文献   

17.
邓稳  范佳 《中华文化论坛》2015,(3):41-46,192
屈原开创的一种新兴文体,经宋玉、枚乘、司马相如迭代创变,终于形成一种名为赋的文体。但在"赋者,古诗之流"的赋体起源观影响下,东汉《楚辞》注家王逸开始以《诗经》解释屈原作品中的"诗"字,洪兴祖《楚辞补注》承此不变,遂使"赋自《诗》出"的观念牢不可破。通过梳理以《诗经》释屈赋之"诗"的阐释现象,绾合《诗经》在南楚传播的特点及出土文献《采风曲目》考证屈赋之"诗"字不指《诗经》而指"自作之辞",揭示出儒家《诗》教观念对赋体缘起问题的遮蔽。  相似文献   

18.
从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开始,巴蜀社会便开启了艰难的现代化历程。在一系列的社会新变之中,对女性命运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教育权的获得。与家国同构的古代社会不同,现代学校是按照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建构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女性解放思想、以及反映女性解放思想的女性文学正是在这样一个现代的社会空间中被孕育和孵化。地方人事合力兴办的女子学堂为四川女性命运的改变提供了一个打破旧式结构、孵化民主、平等与自由的社会空间;深受新文化影响的师资和包涵着现代科学精神的课程设置,不仅让女学生们学习到了具体的新知识,而且在她们的头脑中掀起了巨大的启蒙风浪;而各女子师范校的校刊又为女学生初露头角提供了最合适的实践场地。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学产生于社会文化转型之时,一定意义上挽救了传统文学的发展颓势.网络文学具有的明显的后现代消费文化特征,说明其生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本文的思考是:在经历十多年大众狂欢之后,网络文学曾立足于世的特点会不会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如何提升网络文学的品位和档次,且避免过度技术化带来文学的异化,并提出了借力精英文化,在相生相克之中走向综合,共同致力于一个正常形态文化机制的建构的主张.  相似文献   

20.
“根亲文化”这一名词是我们信阳根据自己丰厚的人文历史文化资源和根在信阳的海内外同胞不断回到祖地寻根谒祖、恳亲联谊的现象首先提出的特色文化名词。经过固始连续多年举办“唐人故里?闽台祖地”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根亲文化”品牌效应早已蜚声海内外,得到广大海内外同胞的肯定和认同,得到河南省和国务院的首肯和赞扬。今天,“根亲文化”在省内、国内和海内外华人华侨中已被广泛使用,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究竟什么是“根亲文化”?发展“根亲文化”意义何在?本文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