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夏文化》2013,(4):1-1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标志,也是我们国家的“软实力”,它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内在特质和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而应“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2.
"两黄"文化,就是黄帝文化和黄河文化。因为,河南新郑,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的故里、故都;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把黄帝文化、黄河文化研究透了,就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根脉和主流把握住了,也就能更好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更好地认识河南的历史和现实,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建设和繁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造福中国人民,影响国际社会,推进人类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姜思毅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得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中国的实际包括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的重要部分。吸收、改造、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形...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弘扬传统文化意义重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建设重要一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弘扬传统文化对于提高高校建设、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大意义。而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则应当从政策师资的支持、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和营造高校校园文化氛围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林凌小平同志选集第三卷出版后,讨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讨论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忽然多起来。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反映出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从一个破坏不堪的战败国一跃而为资本主义世...  相似文献   

6.
正道教作为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宗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在其长期的发展历程当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密切关联。早在1998年世纪之交之际,中国道教研究的主要奠基者卿希泰先生就指出:"我国的道教文化研究工作,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了应有的地位"~(1),也就是说,在中国道教研究这一门高度国际化的学问中,中国学者作为一个整体,已经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具有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鲁谆 《华夏文化》2013,(2):6-11
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奇葩。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必要深入研究古典诗词,并大力普及其精华。本文就此谈一点粗浅的学习体会。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五经》被视为儒家经典,《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列入其中,足见诗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而独特的位置。"诗言志"(《尚书·尧典》)揭示了诗的本质,并形成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又说:"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孕育生长起来的。我们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需要有充足的理论准备,而且还需要将其产生和演变融入到中国历史的深广背景中,努力做到思想与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同时也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继承并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理论结晶。本文试从“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出发,探索其深...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关于天下观、中国观、夷夏观、大一统等方面创造出一系列颇具概括力和表现力的观念,如“畿服理论”和“春秋三世说”,分别从空间和时间方面表达了富有鲜明特色的民族融合主张,对我们揭示辽宋西夏金时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演进过程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描述历史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轨迹,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新时代中国民族史工作者要自觉肩负起新的使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史理论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2.
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世界各国交往更加频繁、联系更加密切的世纪。这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就文化而言,我们无疑要吸取各国的优秀文化,丰富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但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我们也应把中华优秀文化,特别是传统美德推向全世界。中华传统美...  相似文献   

13.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需要有提高,也需要有普及。然而,在当今的中国,可能更急需普及。如果没有普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就不能代代相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也就难以建成。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至少有一、两代中国人对于自己民族的优秀...  相似文献   

14.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张岱年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以"弘扬中华文《以光大民族美德,繁荣学术研究,促进社会文明"为宗旨的《中华文化论坛》杂志经过多方努力,今天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海内外...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宝藏和资源,需要不断传承、创新和弘扬.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增强大学师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和历史认同感.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两次提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宝藏和资源,需要不断传承、创新和弘扬.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增强大学师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和历史认同感.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两次提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7.
<正>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从1984年正式成立研究所开始,即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数十年来,在张岂之教授的带领和指导下,薪火相传,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教育成果时有涌现,形成了稳定而独特的教育教学传统和风格。概括而言,即坚持文化育人理念,强调科研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和配套教材的编写,加强科研教学团队建设,发掘和弘扬中国古代文化育人传统,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体系,对中华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4月2—6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北大学和陕西省轩辕黄帝研究会承办的"2019年清明祭黄帝陵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论坛在西安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五十余位学者,共提交会议论文50余篇,从多个领域深入研讨了黄帝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议题。一、黄帝与黄帝文化对黄帝和黄帝文化的再认识与再研究,是本次交流会的焦点问题。黄帝是中华人文初祖,创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论述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他说:“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段论述是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总概括,也是我们对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信念。一、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明史深刻认识的体现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没有中断的历史,这是我们关于文化自信的坚实立足点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是中国历史的基本内容,文化发展又是一个历史过程,因此研究中国文化与研究中国历史是密不可分的。20世纪以来,我国的历史学经历了两个很大的变化,即从传统文学到近代史学,从近代史学到马克思主义史学。5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文学在我国广泛传播,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历程,70年代以后又有了新的科学的发展。历史学的这个发展变化,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研究的发展变化。回顾近半个世纪的亲身经历,面对21世纪的即将到来,我认为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点是尤其值得注意的。第一.着力开掘拓展。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源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