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物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博物馆展览的展品主要是文物,展览就是文物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博物馆的展览是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人类历史进程中遗留下来的实物史料的窗口。因而作为博物馆的文物及历史展览,须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不同需求,使广大观众真正从中受益,应是博物馆展览追求的最大效益。博物馆的文物展览,一般都是在玻璃展柜中做静态展示,这也是博物馆界举办文物展览所普遍采用的方法。隔着玻璃看文物,一些细节大都难以看清,对此在一些博物馆的展览陈列中,为了突出某些文物的细节采用了局部“…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法建交50周年文化庆祝系列活动的重头戏,展期长达半年多的《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于10月21日在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这是中法互办文化年以来在法国举行的最大规模中国文物展。该展通过一系列精美绝伦的展品,包括玉器、青铜器、陶器等,向法国观众展示了2000多年前一个统一、开放、自信、多元的中国汉代社会全貌。为何选择这一展览主题?策展有哪些亮点?展品有何特点?如何通过配套手段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汉代历史和文化?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该展承办单位——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王军。  相似文献   

3.
2006年4月28日,由武汉市文化局主办,由武汉市博物馆承办的《“8 1”武汉城市圈文物精品展》在武汉市博物馆隆重举行。展览主题是集中体现武汉及其周边8座城市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此次展览是为了落实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全力打造“8 1”武汉城市圈发展规划,同台展出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9座城市各自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风貌,为这些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一个对接历史与现实的平台。展览共展出从9座城市博物馆蔵文物中挑选出来的文物精品222件,内容覆盖了从商代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出…  相似文献   

4.
文物征集是博物馆收藏文物的重要途径,有效开展文物征集工作,不断充实和丰富馆藏,展示文物价值,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和研究课题。本文以辛亥革命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取得的成果为例,结合该馆在文物征集工作三个基本流程中的实践,对近现代革命文物征集工作的创新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5月5日,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英国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合作举办的《中国汉代地下珍宝展》在英国剑桥大学菲兹威廉博物馆开幕,并将一直持续至11月11日。展览汇集来自徐州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文物精品182件(组),共分四部分展出:第一部分“墓葬守护者”,以徐州狮子山出土的小型兵马俑、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的展览不光要靠精美的文物来吸引观众,还要靠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展版来感染观众,使观众在体验文物艺术的同时,也享受到整个展览的艺术品位,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7.
中国将参加1996年美国举办的一些国际文化活动(中国驻美国使馆文化处供稿)7月1996年7月3日至8月29日在亚特兰大高雅博物馆举办奥运艺术展,定名为(五环一艺术世界的人类情感)艺术展。该展汇集了来自各国的129件文物。绘画、雕塑等艺术品,其中包括我国的商代人面四方鼎和一件水墨花卉轴画。展品将依据各自表现的“爱、怒、敬畏、狂喜、愉悦”等五种情感分组陈列。M1996年7月在奥运会分赛场所在地伯明翰市艺术博物馆举办(始皇帝——古代中国珍宝展览)。该展为我国秦代文物最为集中的一次海外展览,共有13件案源和65件(套)其它文物,…  相似文献   

8.
毋庸置疑,在博物馆的各项业务工作中,举办成功的陈列展览是其最重要的核心业务。它就好比是博物馆的一张“脸”最关乎博物馆的形象。故而,如何精心塑造这张“脸”并使其美颜长驻,是博物馆各项建设工作的关键,可谓涉及到博物馆成败兴衰的大事。这里,我们结合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陈列工作的实践,针对我国目前社会历史类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及文物展览谈谈自己的认识。文物作为人类文明和精神发展史的物质形态,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是跨越时空及超地区、超国界和不分种族、民族、国家和不受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等所限制的。文物所具有的世界性…  相似文献   

9.
<正>2月12日,武汉文物博物馆学会在武汉博物馆召开2015年工作会议,会长郑自来,副会长郝钢以、刘庆平、高万娥,以及常务理事李永康、刘新阳、曹波等列席会议。会议回顾了2014年学会工作情况、汇报了年度会费使用情况,并对2015年学会工作进行了讨论和布署。郑自来会长对2014年学会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他指出2014年学会工作丰富而有成效,全年围绕4个方面展开。一是围绕文物博物、文物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革命博物馆是*所省级专业历史博物馆,主要从事吉林地方近现代历史文化遗存的收藏、保管、研究和传播工作。吉林省革命博物馆始建于1978年12月,馆舍位于长春市西安大路与同志街交汇处,馆内现藏有吉林地方近现代历史文物*万多件,以及大量珍据统计,建馆以来吉林省革命博物馆共举办陈列展览3O0多个,接待国内外观众3O0多万人次,其中*中国党史文物资料陈列*、*吉林党史人物展*、*吉林新貌展*等展览,在省内外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特别是近年来,该馆承办的中国社会发展成就展了口林馆**在京展出后获得好评;受王希夫研…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文物保护"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武汉博物馆成立了专门的藏品修复机构,结合本馆举办各类展览需要及馆藏文物实际情况,制定了馆藏陶瓷器文物保护修复计划。计划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通过拼对、粘接、做旧等技术步骤,使一些馆藏破损文物"延年益寿",得到修复。  相似文献   

12.
武汉博物馆于"5.18国际博物馆日"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特别推出《名家国画、油画精品展》、《武汉古代历史陈列》、《翡翠艺术展》,并组织文物鉴定专家为市民免费鉴宝,同时现场发放300余册《武汉文博》、展览简介等文物资料,播放文物法规录音等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3.
<正>《新文化运动急先锋——钱玄同文物展》展览时间:2017年2月23日——4月23日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与武汉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新文化运动急先锋—钱玄同文物展》在武汉博物馆二楼交流展厅展出。钱玄同(1887—1939),原名师黄,字德潜,后改名夏、玄同。浙江吴兴人。钱玄同是中国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早年曾留学日本,师从章太炎。回国后先后在北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内蒙古成吉思汗故乡历史文物展》,于1994年3月开始,在美国洛杉研、纽约、田纳西州巡回展览了一年,已于1995年3月5日正式结束,观众总计达25万人次。展览受到广大美国观众和华侨的热烈欢迎,新闻媒介多次报道,对展览予以高度评价,各界人士在留言簿  相似文献   

15.
1994年10月1日,一个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的日子,中国一古代扬子江至宝──—镇江文物展”在日本津市举办。展览厅内外喜气洋洋,伊势湾的海风吹拂着人们的笑脸。以镇江市副市长应国根为团长的政府代表团和以李载华为团长的文物展祝贺团应邀参加展览开幕剪彩。日本国津市市长近藤康雄致词,称颂津市与镇江结为友好城市10年来的深情厚谊,高度赞赏古代扬子江至宝展,祝愿两市、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更加繁荣发展。在半个月的展期中,参观者络绎不绝。包括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教师学生、工人、农民、职员、中国留学生、华人后裔在内的众多参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围绕武汉博物馆在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提出中小型博物馆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抓住机遇,围绕项目,逐步提高信息应用的技术含量,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并以武汉博物馆在陈列展览、网站设计、藏品信息管理、文物保存环境、局域网建设等工作情况为例,指出信息化建设要注意发展的整体协调性,有效整合文物资源,提高文物信息的有效利用。同时提出要注意加强对文物信息资源的研究,重视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由美国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市博物馆、陕西省文物局、陕西对外文物展览公司联合举办的“中国秦代珍宝展”经过近三年的筹备于一九九六年七月一日在明翰市博物馆正式开幕。此次“中国秦代珍宝展”展品来自陕西省}个博物馆,共展出反映秦始皇执政时期历史和文化特点的文物sl件,其中包括兵马桶、秦朝金龟柄宝剑、青铜制品、金饰、玉饰、度量衡器和各类古钱币等文物精品以及铜车马、秦皇宫等复制品。展出的兵马涌共14#,数量之多在美国尚属首次,其中戴甲战车涌、驱车厢和马厩源系第一次在国外展出。参观者对如此精美的文物均叹羡不已,对文物所…  相似文献   

18.
<正>8月21日下午,武汉市文新广局、武汉市文物博物馆学会在武汉博物馆召开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市文新广局副局长张宏斌、博物馆处处长张建国,市文博学会会长郑自来、副会长刘庆平、赵晓琳以及学会的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参会人员首先参观了武汉博物馆举办的《中国人民的儿子——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展》,从一幅幅展览图片和文字介绍中再一次回顾了邓小平同志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践行改革的一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在博物馆图片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增加了图片检索的手段,提高了速度,也对现有的图片编目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如何进一步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博物馆文物图片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是我们博物馆从事图片管理人员研究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讲解是沟通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桥梁,享有"博物馆的灵魂"之美誉。由武汉博物馆讲解员们撰写的《律动的足音——武汉博物馆展览解读》一书,从各个角度诠释解读了武汉博物馆各个展览中有关武汉的历史风貌和文物的艺术特质,是一扇管窥江城历史原貌的窗口,给观众带来丰富的想象和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