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鸣  周慰 《上海教育》2005,(3A):8-8
“进城读书短短的半年时间过去了.孩子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变化相当大,这与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老师的辛勤培育是分不开的.我为我的孩子能进城就读感到无比的高兴。”这是城中路小学五(9)班学生王安迪的家长王强的心里话,也是嘉定区华亭镇405名小学生和他们家长共同的心声。  相似文献   

2.
"我的孩子什么兴趣班都不喜欢,怎么办?" "我的孩子什么兴趣班都喜欢,应该都让她学还是我替她选呢?" 这是不同家长反映的两个问题,表面上看,这两种情况完全不同.其实,这是同一个原因所致,那就是孩子没有选择权,无论是上兴趣班,还是体现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多数情况是第一种,家长替孩子选择了画画、舞蹈、书法等兴趣班,孩子当...  相似文献   

3.
很多家长感叹孩子越大越不听话,越来越难与家长沟通。上海最新一项调查显示:63%的学生认为,心里话只能和同学说而不能与家长沟通;36.4%的学生最讨厌父母没完没了地唠叨。孩子对同学热情、对家长冷漠,也是今天家长们主要的困惑。有专家指出,家长教育的无力化是“权威失灵”的一种表现。那么,家长权威为什么会“失灵”了呢?碰到这种情况,家长和孩子该怎么做?为此,笔者采访了一些家长、孩子和专家,希望能给广大家长们一些启示。家长:孩子越大越难管“我要走出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这是很多家长和孩子交流时发出的…  相似文献   

4.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有多少个家长就有多少种想法,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如何将家长们"拧"在一起?我努力通过沟通和交流影响家长,使家校认识统一.……  相似文献   

5.
"粗心"几乎是每个学生学习的通病."这孩子就是太粗心,难的全部都做对了,错的都是简单的",诸如此类的诉苦,自我从教以来便不绝于耳.几乎每个家长都认为,孩子"粗心"就是孩子不认真学习、马虎.一开始我也有此种想法,但是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观察,发现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章高祥 《江西教育》2022,(13):57-58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孩子教育不能靠"大棒""小棍",也不能靠"怒发冲冠""恐吓".在一次家长会上,我告诉家长们:"不同的孩子,心里都有一把锁,你要读懂孩子的心."  相似文献   

7.
这次的家长会,我称它为"家长活动课"。我首先说:"今晚,我们来找找童年时光的乐趣,请跟我读主题——说说孩子。"一时间,许多家长反应不过来,只有少部分的家长小声地说出了这四个字,我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引导他们进入角色。第二环节:随机分组,相互认识。我先让家长们按从1到6的顺序报数,让相同数字的家长组成小组围坐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那天,一位老朋友打电话抱怨说现在的孩子不比从前,越来越放肆了,明明是为孩子好,可是家长才刚刚说了一句,孩子却有一百句话顶家长.我笑了,反问朋友:"以前咱们小时候,家长不是也总跟咱们说'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可那时候咱们又是怎么想的呢?"听了我的话,朋友顿时不作声了.  相似文献   

9.
杨川 《幼儿教育》2021,(3):8-10
常听到家长感慨"孩子不知不觉就长大了",感慨背后反映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有意或无意地缺席了.当然也有家长说自己每天都和孩子见面,但每天见面就真的"在场"吗?其实家长"在场"并不是指简单地生活在一起,而是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融入感.  相似文献   

10.
星期六的早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我惊醒。我还以为是哪个小捣蛋打来的,原来是一个孩子硬着要去动物园看老虎,遭到拒绝便大叫大闹,家长迫于无奈只好动用向老师告状这一杀手锏。我一边听着家长的“诉苦”,还满脑子不相信地回问了几次以确认是某学生的家长。这个孩子在我的班里可是一个听话的乖孩子啊,怎么会这样的呢?我把自己的疑问说给了这位家长听,谁知道她似乎早就知道了,无可奈何地说道:“所以我们都怀疑这孩子的心理有两面性,唉……”我还是第一次从家长口中得知这孩子有这种情况,由于无法当面交谈,我只能先说服家长冷处理。星期一,我…  相似文献   

11.
记得有一年,我接的班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都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由于小学教育的脱节,这部分学生刚入学时非常不适应城里的生活,各科知识基础又非常薄弱;他们的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家庭总收人不高,居住条件也很差.面对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如何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是老师、学生、家长都感到相当头疼的问题.家长问得最多的是:"老师你教教我怎样管我家这个孩子吧!"在这里,结合我的工作经验.为这些家长提供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学》2015,(Z2):2-3,149,150
融合教育:让飘飞的"萍公英"也有春天上海市嘉定区戬浜学校在"让每一个孩子都学会生活"办学理念的引领下,确立并形成了"融合教育"这一办学特色,即:学校满足所有学生的教育需求,教师提供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让88.7%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本地学生一样融入学校,融入上海,并在情感上、文化上获得认同。  相似文献   

13.
有些孩子因为要完成老师和家长的作业,而不得不经常"开夜车",对于这样的做法,有的家长不仅不制止,反而还会在一些场合,家长们把这作为孩子学习是否刻苦的一个标准来比较.甚至有一些家长逼迫孩子"开夜车",孩子反抗时家长就拿出一些例子来说明自己的正确.这样的做法对孩子来讲,是没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4.
《家庭与家教》2008,(1):4-7
在今天,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确是个难题,在现在的环境中我们发现,"问题"父母比"问题"孩子多.孩子为什么难教育呢?我认为至少有三个原因: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经常听到家长这样对我们说:"我的孩子很聪明,就是太粗心!"不少教师自己也经常对学生说":你呀,就是粗心!"真的是孩子太"粗心"了吗?我仔  相似文献   

16.
魏智渊 《班主任之友》2013,(Z1):105-112
一、"问题孩子",还是"孩子的问题"?2012年11月15日星期四晚,我收到一位家长的QQ讯息,说班主任老师建议停掉孩子的某个课外班,因为孩子上课外班时非常不听话。家长想了好久,觉得这件事应该和我沟通一下。这个家长,不是那种胡搅蛮缠的家长,而是在家长中我认为很好交流的家长之一。她对学校的理念是非常认同的,对班主任工作也非常支持。开学不久,她就曾发讯息给我,想要捐赠图书给班级。因此我明白,这事儿,她肯定郁闷了。  相似文献   

17.
因为要准备一堂关于"表扬与批评孩子"的家长课程,我针对六年级的学生做了一次调查,问题是"你平时是被家长表扬得多还是批评得多?"参与调查的有三个班级,每班有学生45人左右,认为表扬多的各班人数均不超过5人,认为表扬和批评差不多的每班6人左右,另外三十多个孩子均认为被批评得因为要准备一堂关于"表扬与批评孩子"的家长课程,我针对六年级的学生做了一次调查,问题是"你平时是被家长表扬得多还是批评得多?"参与调查的有三个班级,每班有学生45人左右,认为表扬多的各班人数均不超过5人,认为表扬和批评差不多的每班6人左右,另外三十多个孩子均认为被批评得多.有个孩子说:"老师,我妈妈表扬我的几率几乎与看到'U F O'的几率差不多."  相似文献   

18.
家长在处理与孩子的关系时,最重要的一点是避免冲突。如果关系紧张,父母和孩子的每次争吵都会伤害彼此的感情。与孩子争吵是父母最头痛的事,虽然孩子受到过尊敬长辈的教育,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今的孩子独立性和自我性都比较强, 在家庭和社会中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也比以前多很多,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想法。当孩子的想法和家长的想法发生矛盾时,如处理得不好,很有可能会引起"家庭大战"。  相似文献   

19.
正起始年级,热情洋溢地迎接我的新学生。虽然一张张面孔不甚熟悉,但总能感受到阳光般的热情,还有随行而来的家长们的微笑。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我将和我的学生一起走过三年高中时光,我也确信,从这一刻起,我要和这些学生的家长们一起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秉持"孩子永远的老师是家长,永远的学校是家庭"这一理念,为了我的学生们健康成长,我开始实施了我的班级养成计划。  相似文献   

20.
我所任教的四年级两个班级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他们的家长在外工作时间都比较长,劳动强度也很大,每天回到家后很少再有精力去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导致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对孩子的在校情况很少了解。这些孩子的学习完全要靠自己。久而久之,一些孩子和家长之间产生了“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