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取得了辉煌成就。三北工程推进了我国防沙治沙事业的发展,改善了人居环境,拓宽了人们生存与发展空间,解决了农村“四料”俱缺问题,加快了农民脱贫步伐。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一要确立科学的建设原则和技术路线;二要坚持分类指导,用体系思想总揽工程建设全局;三要坚持以人为本,用价值规律调动建设者的积极性;四要突出重点,抓好重点区域工程建设,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为林业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要辩证地处理好保护与发展、质量与数量、规模与效益、政府和市场、生态与经济的关系,统筹兼顾物质利益原则和弘扬"三北精神"相结合、三大造林方式综合运用、四大重点区域协调发展、五大防护林种全面发展,把握住以人为本、加快发展、防沙治沙、结构调整、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等六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一、“三北”防护林体系 东北、华北、西北即“三北”地区,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我国沙漠(含戈壁)、荒漠化土地多达153300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5.9%。而其中97.5%的部分,呈一条弧形沙漠带绵亘在“三北”地区,大于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也在“三北”地区。为了控制和治理“三北”地区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国务院1978年决定建  相似文献   

4.
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这一风能丰富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三北地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5.
奈曼旗地处科尔沁沙地腹部,山沙两区面积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85%以上,生态区位极其重要。多年来,旗委、政府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立旗之本,兴旗之策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来抓,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旗战略,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林业生态建设,同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实施以来,全旗林业生态建设和治沙治山综合治理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全旗人工造林每年以20万亩,综合治沙治山以30万亩以上速度推…  相似文献   

6.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10):F0002-F0002
9月16日,“三北”地区高师院校第二十次协作会在我院隆重召开。山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13所高师院校的专家及我院教师共11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深入探讨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基本做法,进而推进“三北”地区高师院校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气候机理与人类的社会活动共同造就了赤峰地区沙化现象的形成,赤峰人民经过长期的治沙实践,形成了适合本地区的赤峰模式,也取得也显著成绩,但赤峰地区沙化治理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荒漠化问题是目前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青海省是全国荒漠化面积较大,荒漠化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搞好防沙治沙工作,遏制土地荒漠化,是摆在广大林业干部职工,特别是防沙治沙重点地区干部群众面前的首要工作。荒漠化治理要认真贯彻实施《防沙治沙法》,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加强部门协调,大力宣传,认真开展荒漠化普查工作,建立和完善监测报告制度,增加科技投入,稳妥地发展沙产业,合理开发生态旅游业,利用大工程带动防沙治沙工作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以下简称“三北”地区)高等师范政治理论教育的迅速发展,总结上次会议以来的工作,交流教学、科研和师资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第三次“三北”地区高等师范院校政教系协作会议于1988年8月2日至7日在内蒙师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波斯羔皮羊——三北羊●王良翰/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初中地理地图册第四册23页《西北地区的农牧业和物产》一图中,在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伊盟的鄂托克旗和杭锦旗地区)标有“三北羊”图例和注记。“三北羊”在过去的教材或地图册中没有提及也没有标识过。为此,本...  相似文献   

11.
展示了三北地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成果及思想政治课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风范,交流了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经验,增进了区域间教学、教研工作的联系和沟通。  相似文献   

12.
防沙治沙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代代治沙人在治沙精神引领下接续奋斗,为我国荒漠化治理作出了巨大贡献。文章以"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为例,融入治沙相关内容,在引导学生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弘扬治沙精神。  相似文献   

13.
对内蒙古治沙精神传承历程进行梳理,诠释内蒙古自治区治沙精神的具体内涵及阶段性特征,并对内蒙古治沙精神传承的现状及难点进行分析,尝试提出一些对内蒙古治沙精神传承的创新举措,对内蒙古治沙精神传承路径探索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荒漠化土地占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而中国是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基于赤峰市几十年防沙治沙实践经验与研究基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防沙治沙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开展深入系统研究工作,全面梳理了赤峰市防沙治沙技术集成,提炼了机械沙障治沙、复合沙障治沙、封育基础上人工促进修复、人工造林种草治沙、沙生植被可持续经营五种模式,对于优化和指导沙地治理,促进沙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战略,即要加快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振兴中华民族的宏伟任务,而生态环境退化和土地沙漠化将严重影响着西部大开发的脚步.作为西部山区的古浪县,虽然结合自身实际环境和条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造林治沙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但防沙治沙工作仍不可停滞不前,必须充分认识治理工作的急迫性与重要性,努力改善西部生态环境,为西部大开发做好一个生态基础与保障.  相似文献   

16.
《治黄科技信息》2006,(4):22-23
宁夏中卫市加强湿地保护推动防沙治沙调查。 宁夏中卫市号称西风口,是中国的三大风口之一,风大沙多,气候干燥,为风沙危害严重地区。中卫市在干旱条件下统筹水资源保护和恢复湿地,在防止沙漠侵蚀、减缓沙尘暴、防止农牧区土地沙化、维护农牧业生产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老百姓把这种利用湿地阻挡“沙魔”的治沙方法称为“水治”。  相似文献   

17.
鲁英杰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31(11):112-112,F0003
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探索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为主题的第二十次"三北"地区高师院校协作会议于上月在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召开。  相似文献   

18.
建设节约型社会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把握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规律,转变传统的观念,进行理论创新,走节约型防护林建设的道路,实现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存在多个生态环境问题,如气候干旱化、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及草场退化,严重影响了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因此,对内蒙古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乌兰布和沙漠是全国八大沙漠之一,风沙是该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直到现在,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形势依旧严峻。笔者通过对杭锦后旗双庙镇继丰村乌兰布和沙漠的三次大规模治理的调查分析,发现1999年以来,由于国家加大了投资力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护制度、广泛运用了科学技术、创新机制,极大调动了企业和个人积极性等原因,使得这里治沙效果特别显著,沙害基本上得到了控制2,007年,继丰七社还成为全旗生态建设示范点。这些成功的经验或许能为其他地方治沙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