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香菇液体培基中加入不同浓度乙烯利作为刺激因子,测量乙烯利对香菇菌丝体干重和胞外多糖含量的影响.实验表明乙烯利浓度在小于10ppm时对菌丝体干重及胞外多糖得率均有促进作用,并测出浓度为8ppm时作用最强.乙烯利浓度大于10ppm时有抑制作用,其中,当乙烯利浓度为8ppm时菌丝体干重最重、菌丝体胞外多糖得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在平菇天达300液体培养基中加入VB1作为刺激因子,测量其对平菇天达300菌丝体干重和胞外多糖含量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VB1对平菇天达300菌丝体含量无明显影响;而加入不同浓度的VB1对胞外多糖含量的影响明显,当浓度为0.75mg/L时,胞外多糖的含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3.
本次试验用L-谷氨酸作为刺激因子,对平菇变异40的菌丝体及胞外多糖得率的研究,证明在浓度小于2.5mg/L范围内,对平菇变异40的菌丝体及胞外多糖得率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测出作用最强浓度为1.0mg/L,为这两项既具有食用价值又具有药用价值产品的进一步加工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两种表面活性剂Tween 80和Tween 60对毛头鬼伞菌丝体培养过程中胞外多糖释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ween 80和Tween 60均能促进细胞释放胞外多糖,而以Tween 80较好;在发酵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Tween 80时,对毛头鬼伞菌丝体胞外多糖释放的影响不同,加入0.05%Tween 80时,胞外多糖的产量最高,达到31.226g/L,而对照组的胞外多糖产量仅为21.437g/L。胞外多糖的产量比对照组提高了46%。  相似文献   

5.
鸡油菌菌丝体多糖和胞外多糖分离提取的工艺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实验对鸡油菌菌丝体多糖和胞外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油菌菌丝体多糖提取的最适条件是:提取温度为80℃,乙醇终浓度为85%,提取时间为40min.在此条件下胞内多糖提取浓度最高,可达40.8μg/mL;鸡油菌胞外多糖提取的最适条件是:在6℃下用乙醇终浓度75%醇析4h胞外多糖的提取浓度最高,可达45.63μg/mL;通过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鸡油菌菌丝体多糖提取因素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影响鸡油菌胞外多糖的因素是: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羊肚菌深层发酵培养基中玉米粉和黄豆粉配比和发酵条件,确定了羊肚菌深层发酵最佳配比的培养基以及最佳的发酵温度、起始pH和摇床转速.通过单因素确定培养基中玉米粉和黄豆粉的最佳配比,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确定羊肚菌液体发酵的培养条件.结果以羊肚菌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外多糖浓度为响应面和等高线,在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羊肚菌液体发酵的最佳温度25.33℃、起始pH 6.13、摇床转速154.33r/min.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发酵144h,羊肚菌的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外多糖浓度达到最高,分别为7.78g/L和130.97mg/L.  相似文献   

7.
通过摇瓶培养法对真姬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进行研究,得到产胞外多糖适宜的条件为:真姬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最适时间是8单位,最适pH为6.5,的最适温度为26℃、摇瓶转速为130r/min、最适装液量为50%、最适接种量为15%.  相似文献   

8.
不同培养基对猴头菇菌丝体生长量及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猴头菇子实体、菌丝体和发酵液中提取的多糖物质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和药理作用。本实验分别采用不同液体培养基培养猴头菇菌丝体,并对菌丝体生长量和发酵液中的多糖物质进行测量和比较。最终得出结果,以黄豆芽汁为氮源的液体培养基菌丝体生长量最高;以马铃薯为氮源的液体发酵液中多糖物质含量最高,其次是黄豆芽汁。最终的结论为,黄豆芽汁为氮源的液体培养基对猴头菇菌丝体生长量和产生多糖物质量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对灵芝多糖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ride,SNP)作为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研究了一氧化氮对深层发酵灵芝胞外多糖和胞内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5 mmol/L SNP处理对灵芝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显著提高灵芝胞外多糖和胞内多糖的产量,同时添加SNP和NO清除剂c-PTIO时上述产量增加现象消失;当SNP处理浓度大干4.0 mmol/L时,灵芝菌丝体生物量、灵芝胞外多糖和胞内多糖的产量均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不同碳源对红芝液体发酵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摇瓶发酵法,研究了不同碳源对红芝液体发酵的菌丝产量、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8种碳源对红芝液体发酵影响不同,其中可溶性淀粉作为碳营养发酵效果最好,菌丝干重达5.2g/L、胞内粗多糖达0.437g/L、胞外粗多糖达1.469g/L,在工业化生产上,可选用可溶性淀粉作红芝液体发酵碳营养.  相似文献   

11.
对树舌发酵液中胞外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考察发酵液浓缩比例、乙醇终浓度、pH对胞外多糖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优化试验,确定了树舌胞外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发酵液浓缩比例为1/2、乙醇浓度为80%、pH 7.0,此条件下树舌胞外多糖提取量为0.982g/L.  相似文献   

12.
研究探讨灵芝液体培养的工艺条件。经试验结果表明 ,最适pH值为 6 ,温度为2 8℃ ,培养时间为 1 4 4h ,按此条件进行培养 ,灵芝菌丝体的产量为 1 4 g·L- 1,灵芝多糖得率为 1 .2g·L- 1。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主要从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功能、清除羟自由基功能及抗DPPH自由基能力测试来评价香菇胞外多糖抗氧化功能。在浓度为0.30mg·m L-1条件下,香菇胞外多糖对羟自由基、DD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6.23%和62.58%,而如果浓度为0.25mg·mL-1,香菇胞外多糖能将68.12%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结论最终表明,其抗氧化能力比较突出。此外,对香菇胞外多糖的抑菌活性及其抑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证实:酸碱度值如果处在5-9之间,香菇胞外多糖则全面存在着抑菌活性,其中最强抑菌活性发生在酸碱度值pH=6时。结果证实,该菌株的酸碱抑菌谱比较广。而且这种香菇胞外多糖的热稳定性能较好,121℃条件下30min处理,抑菌活性依然不会受到明显影响。香菇胞外多糖的生化特征良好,有效奠定了其未来的发展与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平菇为材料,分析了不同浓度的Fe^2+在其菌丝体和子实体中的富集及其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150mg/L的Fe^2+,平菇菌丝体中铁的含量最高为1.4mg/100g干重;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100mg/L和150mg/L的Fe^2+,平菇菌丝体吸收铁的效率最高为2.0%;固体培养基Fe^2+浓度为125mg/L时能明显促进菌丝体的生长;子实体中添加5gFeSO4.7H2O时能明显提高其产量,子实体中添加2.5gFeSO4.7H2O时吸收Fe^2+的效率最高,为1.19%.  相似文献   

15.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浸提次数对人工北虫草僵虫(菌核)粗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浸提次数的增加,粗多糖得率逐渐上升;随料液比提高,粗多糖得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影响粗多糖得率的主效因素是浸提温度,其次为浸提时间和浸提次数;确定最佳浸提条件为:浸提温度100℃,料液比1∶20,浸提时间3h,浸提2次,在此条件下北虫草僵虫粗多糖得率为8.497%.  相似文献   

16.
文章旨在探明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菌核侧耳菌丝生长及胞外聚合物动态积累和化学成分组成影响.采用液体发酵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菌核侧耳(虎奶菇)菌丝体在以果糖为碳源的培养液中菌丝生长好于葡萄糖为碳源,生物转化率37.18 ~48.53%,菌丝(冻干)产量12.640.41 ~16.500.51g/L;以酵母粉为氮源的菌丝生长好于蛋白胨为氮源,生物转化率28.06 ~33.68%,菌丝产量9.540.79 ~11.450.73g/L.胞外聚合物含量在接种后的6 ~ 14d或6~ 20d均有一个平稳的高含量,在葡萄糖-酵母粉Gpy培养基中胞外聚合物含量(0.12 ~0.16g/L)明显高于以果糖-酵母粉Fpy培养基(0.11 ~0.12g/L).气相色谱法分析表明:菌核侧耳(虎奶菇)胞外聚合物的单糖组成主要为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而且胞外聚合物含量高于单糖组分的总和,是一种杂多糖.本研究确定可以利用果糖-酵母粉培养基进行菌体增量培养,同时利用葡萄-糖酵母粉培养基进行胞外聚合物的增量培养.  相似文献   

17.
白背木耳子实体多糖和菌丝体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背木耳(Auriculariapolytricha)是一种美味的食用兼保健的食用菌,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文对白背木耳的子实体多糖、菌丝体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子实体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1∶30的加水量,90℃的提取温度,5h的提取时间;菌丝体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1∶30的加水量,100℃的提取温度,5h的提取时间.不同提取试剂对白背木耳子实体多糖和菌丝体多糖提取的影响的研究表明,用草酸铵、草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浸提白背木耳子实体和菌丝体,均可提高多糖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8.
紫外及He—Ne激光诱变猪苓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药用真菌猪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经紫外及He-Ne激光诱变初筛出的菌株L3-7,Ul-7,LU-7与出发茵株PSo的茵丝生长速率和胞外多糖得率的比较,筛选出了生长速率快、多糖产量高的LU-7诱变茵株.其茵落平均生长速率、茵丝体最大干重和胞外多糖产量分别较出发茵株Pso提高26.5%、25.11%和83.40%.因此,LU-7诱变菌株可作为理想菌株,在育种时有选择地利用.  相似文献   

19.
裂褶菌是一种药用真菌,其胞外多糖是一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真菌多糖。作者研究了C、N条件对裂褶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确定了较为合理的初始碳源、氮源的质量浓度。实验表明,裂褶菌产胞外多糖的最佳C、N源分别为葡萄糖、蛋白胨。  相似文献   

20.
在发酵温度为26℃、摇床转速为150转、发酵时间为144h的条件下,通过摇瓶实验发现,在发酵液中分别添加VB1、α-萘乙酸、油酸、2,4二氯苯氧乙酸、3-吲哚丁酸对裂褶茵茵体生长及胞外多糖的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VB1、α-萘乙酸、油酸、2,4二氯苯氧乙酸、3-吲哚丁酸添加的最佳浓度分别为0.5mg/L,0.2ppm,0.1%,0.2ppm,0.5ppm。在所选的几种生长因子中,添加油酸对茵体生长及胞外多糖的影响最大,可作为最佳添加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