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近段时间,易中天品三国在央视《百家讲坛》一炮走红,媒体各界,众说纷纭。叶力云老师《由易中天品三国想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学历史教学》2006年第11期)一文对易教授的讲授方式大加称赞,并谈了如何运用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笔者从易教授幽默诙谐的语言艺术中也受益非浅。然而,笔者认为高中历史课堂并非《百家讲坛》,易教授的讲授方式不能生搬硬套。对叶老师提出的课堂教学要“历史知识故事化”,笔者实在不敢苟同,理由有下:  相似文献   

2.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开讲《品三国》,一时间盛况空前,对广大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影响很大。易教授的同名专著《品三国》也是难得一见的畅销书。笔者反复拜读《品三国(下)》,感到易教授的语言风趣幽默,史实清晰准确,说理透彻详明,  相似文献   

3.
《百家讲坛》采取讲课的形式,主讲人站在台上讲,观众坐在底下听,按理说这是一个极易枯燥的节目,但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却让万千观众如痴如醉,为什么呢?易教授“讲”得实在高明啊!如果我们能像易中天教授一样地“讲”,还怕学生不认真听吗?  相似文献   

4.
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的舞台上大显神通,万千观众如痴如醉于他儒雅风趣的讲解。其实,易中天并没有什么更新的历史材料支撑,也没有道出什么惊世结论,仅仅依靠讲来吸引听众。惊叹之余,不禁深思: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学学易教授的“讲”,还怕学生不认真听吗?  相似文献   

5.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中品“三国”,把魏、蜀、吴三国的人和事“品”得出神入化;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讲坛”中“读”《史记》,把《史记》“读”的栩栩如生。可是,在听了易教授的“品”“三国”和王教授的“读”《史记》之后,我们是不是就不用读《三国演义》和《史记》的原著了呢?  相似文献   

6.
中央电视台有个节目叫“百家讲坛”,是一个著名学问家、学者用自己的观点和方式评说历史、文学的节目,笔者非常喜欢看。最近厦门大学的易中天教授评点的三国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笔者还专门买了易教授的专辑DVD拿回家看,易教授品三国,确实品得不错啊!今天,笔者也想和小读者们品一品三国,不过我们不谈史书,不聊演义,我们只捡和电脑游戏有关的一点有趣的故事。从电脑游戏中品读三国,如果大家感兴趣,就听我惊堂木一拍,慢慢道来吧!  相似文献   

7.
研究中国历史、文学的人,不知几千几万,可有谁享受过被千千万万粉丝顶礼膜拜的殊荣?吃大众文化饭的不知几千几万,可又有几个真正被大众所认可、追捧?易氏不愧是当代大众文化的英雄、文化市场上的天才——靠一张嘴品评历史,一次就拿500万版税的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易氏是第一人。“易中天现象”带给我们的启发是深刻的,特别是我们广大教师更应该以易教授为榜样,反思自己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教过二十多年的书以后,我常想,历史教学怎样才能更加吸引学生,更加有利于学生心智的发展?当某一天,我偶然打开电视,欣赏了易中天所讲的《百家讲坛》之“汉代风云人物”系列时,犹如迷茫中的探索之人,眼界豁然开朗。虽然易教授品读历史的风格在学术界引起一番争议,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他凭着自身丰富的学养积淀,凭着自己独特视角的解读,把原本晦涩拗口、阳春白雪的历史,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学术象  相似文献   

9.
陆安 《山东教育》2007,(4):27-28
教过二十多年的书以后,我常想,历史教学怎样才能更加吸引学生,更加有利于学生心智的发展?当某一天,我偶然打开电视,欣赏了易中天所讲的《百家讲坛》之“汉代风云人物”系列时,犹如迷茫中的探索之人,眼界豁然开朗。虽然易教授品读历史的风格在学术界引起一番争议,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他凭着自身丰富的学养积淀,凭着自己独特视角的解读,把原本晦涩拗口、阳春白雪的历史,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学术象牙塔中解放了出来,  相似文献   

10.
木叶 《大学时代》2006,(11):47-47
易中天的确做到了趣说,尽管有时史实展开得不够准确。他更像是一种过渡,一种文史类的“科普”。“品读中国”书系让易中天迅速走红。真正成就学者易中天的不是学术书籍,而是电视传媒。学者万千,为什么偏偏是易中天?往根子上说,这个人是想做一个“亲民学者”的,心目中亲民的最高  相似文献   

11.
易中天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的“汉代风云人物”和“易中天品三国”两个系列讲座引起了极大轰动,百度贴吧里有个“易中天吧”,易中天拥趸们自称“意粉”(易粉)、“乙醚”(易迷),称易中天是“超级教授”,其《品三国》等书也在全国各地特别风行。关于易中天讲座的评价很多,批评者称其一味取悦大众,是媚俗,是对学术及学者的背叛;而赞扬者称其讲座为“评书历史”“麻辣历史”,激起了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历史、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学术走向大众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2.
教授的不同在一所大学的操场上,政治学教授、哲学教授和语言学教授围着一根旗杆。数学教授走过来,问:“先生们,在忙什么?”“我们需要这旗杆的高度,正在讨论用什么手段得到它。”政治学教授说。“瞧我的!”数学教授说着,弯下腰抱紧旗杆使劲一拔,把旗杆拔出后,放倒在地,拿出卷尺量了量,“正好五米五。”说完使把旗杆插回原地,走了。“这人!”语言学教授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轻蔑地说:“我们要的是高度,他却给了我们长度,瞎添乱!”易教授70岁才抱上孙子,全家这小东西异常疼爱,越是这样,取就越难,所以直到周岁还没取上名。易教授是个文学家,他认为…  相似文献   

13.
易中天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一开讲,万千观众就痴醉于他的儒雅而风趣的品说当中。其实,易中天的“品说”中并没有什么新的历史材料,也没有什么惊世结论。为什么他的品说就那样吸引人呢?笔者认为他靠的就是“说”的艺术。  相似文献   

14.
本文谈的是当今大红大紫的易中天。易中天以《品三国》一朝闻名,可谓如日中天。作者亲身参与了易中天的讲座,也读了易中天的书,对易中天有所了解。本文的可贵之处是:一、作者读了不少书,其中包括《三国演义》和易中天的书,所以在写本文时,能充分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分析问题;二、作者有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做到独抒己见,不随流俗。关于第一个问题,作者提到的《三国演义》《、世说新语》和《新民晚报》上的《易中天的土豆》等,以及分析问题时所引用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阅读广泛。关于第二个问题,作者则认为,易中天的《品三国》是“经典”的平民…  相似文献   

15.
近来,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如日中天,成为本年度最红的“明星”之一。他拥有众多的“乙醚”,他的博客点击率高达200万,他以竟标的方式拍卖自己书稿的发行权,创造了众多知名作家、学者都难以企及的“版税神话”,他的火爆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位当红的演艺明星。他在央视“百家讲坛”天才般的演讲技巧,令我们惊叹。易中天教授正说、趣说、妙说历史,让原本枯燥的学术问题变得妙趣横生、通俗易懂,从而赢得了无数的“乙醚”。经过仔细研究,反复揣摩,我们认为,有五大亮点成就了易中天教授的教学魅力。亮点一善用绘声绘色的描述,把听众引入形象生动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大约是几个月前,父亲兴冲冲地领着我去上海图书馆听易中天的讲座。易中天是谁?当时还真有些孤陋寡闻,一路上听到“有个小孩听了他的讲座,连读十八遍《三国演义》”之类的传说奇谈,也没当回事,不过就是一个说“三国”的吧。到了现场,感觉不对,一个学者的讲座,大概讲的是中西文化比较,有那么多“粉丝”来听?事实上也只能用“粉丝”或者“追星族”来形容这种疯狂,现场的情况几乎失控。前日去了书展,书展首日易中天可谓是最大的惊喜。等待签名的读者,或许说“粉丝”更恰当,排成了一条长龙,似乎还不满足,又在偌大的展厅围了数圈。父亲是搞出版的,…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是易中天成就了“百家讲坛”,也有人说是“百家讲坛”成就了易中天。无论是谁成就了谁,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易中天以“百家讲坛”为平台,以“品三国”为抓手,一举成为“文化名人”,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他的博学、机智、幽默、风趣、儒雅,一举颠覆了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凝重、遥远的印象,变得轻松、亲切而灵动。而“百家讲坛”自易中天始,也成为中央电视台最受群众欢迎、最有品位的重要栏目之一。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有人提及“百家讲坛”就会引起一致共鸣。继易中天后,纪连海、刘心武、王立群、阎崇年等一大批“文化名嘴”相继登台,潇洒自然、思想深邃的于丹更是把“百家讲坛”推向了极致,“百家讲坛”现象悄然形成。这些不仅让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8.
轻松一刻     
《湖南教育》2005,(10):45-45
取名的难题易教授七十多岁才抱上孙子,全家对这小东西异常疼爱,越是这样,取名就越难,所以直到周岁还没取上名字。易教授研究文学,他认为孩子应成为一个诗人,所以应该叫易东坡;孩子的父亲是个京剧演员,自然认为孩子应叫易兰芳;小姨是个歌迷,希望孩子将来成为歌星,应叫易学友。大家各抒己见,互不相让。易教授发话了:“这样吧,在地上放上苏东坡文集、梅兰芳剧照、张学友唱片,让孩子自己来选,选什么叫什么。”放好东西之后,又把孩子放在地上。只见孩子瞧瞧这个,摸摸那个,但都没拿,只见他爬向墙角,抱起那里的一个空罐子哈哈大笑,大家惊呼:“莫非…  相似文献   

19.
为师不学易中天,满腹经纶亦枉然。近来,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如日中天,成为本年度最红的“明星”之一。他拥有众多的“乙醚”,他的博客点击率高达两百万,他以竟标的方式拍卖自己书稿的发行权.创造了众多知名作家、学者都难以企及的“版税神话”,他的火爆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位当红的演艺明星,地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天才般的演讲令我们惊叹,着迷。  相似文献   

20.
近期《中国教育报》有一篇文章,提倡历史教学不妨学学易中天。此文的按语引用易中天的历史观,即把历史人物总结为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民间形象…‘文学形象”。还提到历史研究的任务:一是探究历史形象如何变为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二是还原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