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语文教学与美育息息相关。语文教学始终贯穿着美育,借助直观优美的语言,生动形象地传达出作品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走进文学作品,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还帮助学生学会用文字去再现美和创造美。语文教学中的美无处不在。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一、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2.
对学生进行美育,仅仅使之具有感受美与鉴赏美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具有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世界。小学语文教学美育的任务,不仅要借助语言的直观。形象地传达作品的内容,引起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作品,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要指导学生学会用文字的形式再现美和创造美。如何卓有成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呢? 一、审美创造的动力——情感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呼唤审美化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必须渗透美育。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去发现、挖掘作品中的语言美、自然美、意境美、情感美等美育因素,把语文教学活动变成审美活动;让学生在浓郁的美育环境中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4.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审美教育,则是通过语文课本中所选作品的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语言文字、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分辩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激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和自己的作品中去创造美  相似文献   

5.
屈威 《快乐阅读》2011,(27):12-13
美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素材是丰富的,比如汉字美、书法美、语言美、插图美、印刷美等等,这些美要靠教师去认识、去利用、去创造。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弊端就是割断了语文与情感的联系,割断了语文同  相似文献   

6.
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将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同对语文的兴趣爱好统一起来,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具体做法有:引导学生品析作品中的自然美,品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美,品读作品中的语言美,品味作品中的结构美,引导学生进行创造美、再现美。  相似文献   

7.
美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有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学必须渗透美育.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去发现、挖掘作品中的语言美、自然美、意境美、情感美等美育因素,把语文教学活动变成审美活动.让学生在浓郁的美育环境中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8.
美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有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学必须渗透美育。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去发现、挖掘作品中的语言美、自然美、意境美、情感美等美育因素,把语文教学活动变成审美活动。让学生在浓郁的美育环境中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9.
美育,也称之为审美教育,是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鉴赏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 一、充分发挥教材中美的因素,把美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把美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就必须根据各门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其潜在的美的因素。例如:语文教师可以从美的角度去指导学生朗读,启发想象力,使学生感受不同作品中各种艺术形象的美和文字语言的美。小学语文中,有故事、童话、儿歌、寓言等各种不同体裁的作品,从这些不同体裁的作品中,使学生感受到伟大祖…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以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来感染学生的。语文教学的美育便是通过听、说、读、写等教学环节,以语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美育内容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王文娟 《湖南教育》2002,(10):25-25
美育能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将美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去感知美、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要展示语文教材的内容美。语文材料为美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感情真挚的诗歌,情调优美的散文,曲折生动的小说,引人入胜的戏剧,乃至科技读物,都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优秀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2.
语文美育是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在帮助学生感知体验美的过程中,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体现了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特点。美育可以塑造人的灵魂,改善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优秀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之美、结构之美、语言文字之美、意境之美来实现这一目标。下面作者主要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谈如何实施美育。  相似文献   

13.
宋敏 《学周刊C版》2010,(9):182-183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学科蕴含丰富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去感受美,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丰富的美育资源,进行美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让学生感受、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下面谈一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重把美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每一环节。通过朗读范文、分析课文、指导写作等形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主动创造美,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熏陶,从而提高其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16.
语文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探究初中语文美育教学的有效方法,能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而语文教材中,最具美育功能的内容要教诗歌,它最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美育的重要部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诗歌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诗歌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那么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主要应从诗歌的"三美"——音乐美、思想美、意境美入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美育功能。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还要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美育教育应当始终不渝地鼓励学生对美的追求与美的创造,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美的价值,也才能反过来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感受美和理解美。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重要手段。因为美育能够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而通过语文教学中的艺术鉴赏活动,学生可以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美育又是语文教育的目标之一,引导学生关注美、感受美、审视美、创造美、表达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阅读开展美育,使学生充分解读文学作品中的美感,挖掘一般的文章中所蕴涵的美的力量.同时,引导学生诵读文言,领悟作品的声韵之美和感受作品的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