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工作十余年,上课无数次,总有意外情况。对于这些意外,有时灵机一动,巧点妙拨,化险为夷,或成课堂亮点。有时无言以对,束手无策,给我无数反思。案例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第二自然段当学生交流到荷花的三种姿态时,我趁势提出:你最喜欢其中哪一种呢?自由读,让老师感受到你的喜爱。学生首先交流了最后一句:"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他们通过朗读情趣盎然地表达了对花骨朵儿的喜爱之情。接着,我又问道:"你们还喜欢哪一种姿态的  相似文献   

2.
<正>《荷花》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所作的一篇散文,被选入了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文章描绘了夏日清晨公园里一池荷花的美景,以及“我”沉浸于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其中第2自然段描写了白荷花的种种美态:“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比一比——平均数"一课时,前面的教学都很顺畅,学生很快就总结出"先加后除"和"移多补少"两种方法,接下来就是练习了。正当我暗自庆幸学生的反应都在我预设的"圈"里时,"意外"却发生了……我首先出示了一组同学的身高数据,数据如下:127厘米,153厘  相似文献   

4.
时雪梅  曹丽 《山东教育》2002,(10):32-33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荷花吗?生:(齐答)见过。师: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你都收集了哪些描写荷花的名篇佳句呢?生:这学期我们学过的《小池》这首诗就是描写荷花的。(生背)生:我找的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师:这两句诗描绘了我们济南的秀丽景色。生:我找的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中的诗句。师:同学们收集了那么多赞美荷花的名篇佳句,可见从古至今荷花就受到人们的喜爱,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也很喜欢荷花,他也写了一篇文章来赞美荷花,这就…  相似文献   

5.
朱丹丹 《班主任》2012,(11):29-29
我曾经是一个忽视课堂评价语言的老师,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常常用"好、不错、还行"等简单的语言进行评价,有时甚至没有评价,只是两个字"请坐"。教研室杨老师听了我的课后,指出了我的问题。我发现杨老师讲得很有道理,于是决定不再吝惜对学生的赞美。我开始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学生读书的音质不错,我说:"你的水平和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相差无几。"学生写了一篇不错的文章,我说:"其实你的能力已经达到了作家水准。”……听到这样的赞美,学生总是笑嘻嘻的,我也很得意,以为自己已经懂得了课堂评价的真谛。  相似文献   

6.
毅博是我们班一个既聪明又淘气的小朋友,有时让人胆战心惊,有时却又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感动。 今天一大早,毅博早早来到幼儿园,硬往我嘴里塞了颗糖,边塞边说:"褚老师,我最喜欢你了。"如此的糖衣炮弹谁能受得了,尽管这颗甘草味的糖我不太喜欢,但孩子盛情难却,我还是以夸张的表情高兴地吃下了这颗糖。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会考前的某天上午,到了上午的第四节课,我正准备下班,忽然电话响了:"信息老师吗?我……我有点事情想请你帮忙……你,你能不能等我一会?发生了一点意外,……"接电话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学生有点不像话,都教他快2年了,到现在连我姓什么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8.
宋辉 《成才之路》2012,(18):25-25
一位哲人曾说过:"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这充分说明了习惯的重要。为此,我们学校也提出了"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的办学理念。在十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现在好多的孩子不会听讲,课堂上常常会有许多"我行我素"孩子,有时你问他老师说了什么,他们会全然不知。 么,如何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呢?一、教会孩子如何去听讲我们常常对孩子说  相似文献   

9.
《荷花》第二自然段中有一个包 括3个分句的长句子:“有的才展开 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 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 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 破裂似的。”学生读这句话后,我问: “这句话写的是什么内容?” 生:写的是荷花的不同形态。 师:作者怎样写荷花不同形态 的? 生:先写才展开的,再写全展开 的,最后写未展开的。 讲到这里,一个学生突然问道: “老师,这三种不同姿态的荷花,要 么按全开的、半开的、未开的顺序 写;要么按未开的、半开的、全开的 顺序写;为什么作者先写半开的,再 写全开的,后写来开的呢?”  相似文献   

10.
正[阅读情境]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相似文献   

11.
观荷花     
我喜欢花,更喜欢荷花。今年暑假,爸爸带我去奶奶家,观赏了那里迷人的荷花。还没有走近池塘,远远地就闻到了一股清香,随着清香味儿,不知不觉地来到池塘边。远望池中,满眼碧绿,走近一看,池中的荷花真是千姿百态,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裂开似的,有的才展开两三瓣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我爱荷花     
我爱雍容华贵的牡丹,我爱艳丽娇媚的月季,我也爱凌风傲霜的秋菊,但我更爱亭亭玉立的荷花。荷花是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生长在池塘里。温暖的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和煦的春风唤醒了睡梦中的荷花,它睁开了惺松的睡眼,长出了嫩绿的叶子。细雨蒙蒙,荷花摇晃着美丽的身躯,在雨中翩翩起舞。炎热的夏天到了。荷叶长大了,也更绿了。挨挨挤挤的荷叶就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看荷叶长得那么好,荷花仿佛眼馋了,都争先恐后地开放着。虽然有的还是花骨朵儿,但也努力地生长着。你瞧那已经开放的荷花:淡红的如霞,洁白的如雪,加上那嫩黄的莲蓬,显得格外光…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主张,对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有思想,并且肯交流会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合作。其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并加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14.
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许多有效的探讨。在许多的公开观摩示范课教学中,这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当老师说"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内每个学生马上都开始了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教室里很是热闹,可小组内谁也没有听清楚同伴的发言。个别学生"代表"了全班,成了专门的发言人,更多的只是旁观者。  相似文献   

15.
&;lt;荷花&;gt;中写荷花样子的有三句话:“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相似文献   

16.
来北京几天了,今天妈妈带我去颐和园玩。一走进颐和园,就看见笔直的松树,弯弯的小桥,雄伟的建筑,艳丽的花朵……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满池的荷花。那荷花有的盛开了,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有的刚刚开,就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像一顶小帽子……微风一吹,满池的荷花点头欢笑,就像一个个舞动的小精灵,可爱极了。  相似文献   

17.
一双旧球鞋     
在一座豪华别墅的角落里有一双旧球鞋,头上有好几处已经"破皮"了。它耷拉着脑袋,静静地待在一角。旁边的新球鞋对旧球鞋说:"喂,破东西,你看我,小主人多喜爱我啊!哪像你……"旧球  相似文献   

18.
《荷花》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前三段叙述了荷花的香、密、美,后两段叙述了我的想象是为了表达我对荷花的喜爱,仿佛自己变成了荷花。通过钻研教材,根据课文的特点,可以设计形象直观、突出中心的板书。  相似文献   

19.
周五,就一节语文课,干脆检测一下这段时间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如何。铃声响起,我在黑板上快速写下"春的信息"几个字。问学生:"知道信息在这里指什么?"学生回答:"是春天的现象。""是春天来了表现在哪里。""是通过景物变化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我说:同学们明白了信息的意思,我们就以"春的信息"为话题展开交流。在学生交流之前,我提示:你们读了那么多描写春天的文章,背诵了那么多描绘春天的诗歌,也做过摘抄,完全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积累优美词句,也可以直接借用文中的优美语句恰当地运用在你的描述中,再联系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春天景象,看谁眼中的春天最绚烂多彩。(听到这里,学生眼睛泛光,脸上带着微笑,有的还摩拳擦掌)  相似文献   

20.
咫尺的天涯     
那天,我百般无聊地翻看着自己一年级时写的日记,突然,一张字条映入了我的眼帘。这是一张你写给我的字条,上面用我一年级时羡慕过无数次、如今看来却是歪歪扭扭的字写道:"姚禹同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朋友,希望你经常到我家来玩!"落款是:"2006年8月17日,你的好朋友,张耀月。"我笑了,可是心中却是那样苦涩。我不知道现在的你是否忘了我,是否忘了这张字条。我们俩家很近,步行不到十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