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威廉·托马斯作为芝加哥学派的早期奠基人,由于“偶然性”事件和其他研究范式的崛起,其学术思想在社会学和传播学研究中均受到严重的忽略。本文以重释托马斯“主客一体”情境概念为脉络,通过文本细读方式来深入挖掘托马斯有关集会、赠礼、报刊、舆论等方面的研究观点,力图整理托马斯在芝加哥学派从思辨到经验的研究范式转换中的奠基性传播思想。进而,在传播思想史上找寻其承上启下的学术地位,并从传播研究角度评估其传播思想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传播“核心概念”是科学教育、科学传播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国家、社会、时代的需求。本文根据近年来我国科技博物馆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成果,对于什么是“核心概念”、为什么要围绕“核心概念”开展科学教育、如何围绕“核心概念”设计教育活动,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将“核心概念”视为当代科技博物馆应履行的使命和评价科技博物馆科学教育、科学传播能力与水平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要素,必然要同其它机构产生关系。商业机构受博物馆的影响,创造出与现实疏离的空间,是为"博物馆化";而当这些机构反过来影响博物馆时,也就开始了"化博物馆"的历程。"化博物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超级大展"走进了博物馆;其次,博物馆接受品牌合作,商业机构进驻博物馆;再次,博物馆运用商业模式进行自我营销。博物馆在与商业机构的相互影响中保持着自己的活力。博物馆在顺应时代的同时必须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方可最大限度地体现自己的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文化经历了公共化、社会化过程发展成为现代社会公共文化的重要设施,但由于实物藏品解读的困难,普通公众对资源利用的程度受到局限。面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时代要求,博物馆必须致力于对展品进行更深入的阐释,使博物馆真正成为帮助公众理解历史与环境的大教室,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博物馆媒介化的概念。媒介化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展品的阐释与叙述,将展品转化为学习的介质,其方法包括构建易于理解的观察平台、提供操作与体验的参与性机会,并辅以文字与言语为主的符号系统,使观众通过观察、操作、体验、阅读与听讲,实现对展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数据价值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为进一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释放数据的价值,文档数据化的概念被提出并日益受到重视,也成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数字转型的新领域。经多学科概念与方法的综合和推演,本文对文档数据化的概念内涵、内容框架和关键方法展开系统研究。研究发现,文档数据化是面向文档的开发利用,将文档转变为机器可识别、可分析、可计算的数据的过程;智能技术允许机器参与到文档数据化的决策过程中,使得文档数据化呈现出人机协同、利用驱动、粒度细化、面向计算的特点。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文档数据化的任务框架,包含转录识别、描述增强、关联构建和矢量处理四项任务,呈现出结构化、语义化和智能化三个维度上面向机器的演进机制。对各项任务涉及的基础方法和关键方法进行梳理后可知,以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为核心的文档数据化方法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6。表6。参考文献36。  相似文献   

6.
“复原”——博物馆陈列的核心概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藏品陈列方式发生的深刻变化成为博物馆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博物馆陈列设计作为一门艺术的特性受到了史无前例地关注。陈列的总体风格、方式、造型、照明 ,以至具体展品的陈列组合 ,装饰手法等都成为艺术性思维的终极产品。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愈来愈浓重地笼罩着现代博物馆的陈列厅。然而 ,即使如此 ,各种各样的陈列依然可以用“复原”这个词汇来概括。复原 ,是现代博物馆陈列的核心概念。  一、概念的阐释众所周知 ,博物馆的参观过程是一个对知觉刺激体系所产生的感受过程。这个过程使观众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了一个原…  相似文献   

7.
“绿色节目”:从概念到落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电视业发展应以"绿色基调"为立身之本,并从导向、内容、形式和效益四个方面阐释了"绿色节目"的内涵;最后,又分析了电视"绿色节目""落地"的三个要素,从而较为系统地完成对"绿色节目"的论述,为电视媒体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改革的现状、导向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80年代博物馆事业发展状况及分析80年代,我国博物馆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博物馆的数量由1980年的365座,增加到1990年的1013座,增长了1.78倍,平均每年有59座新馆诞生,按人口计算,已由每205万人一座发展到每80万人一座.其中,综  相似文献   

9.
档案界为适应社会发展,提出了"大文件"、"大档案"等与传统档案概念不同的新名词,以囊括传统概念中没有的新现象,扩大了传统档案概念的外延。笔者分析了"大文件"、"大档案"概念,来探讨"大文件"、"大档案"是对传统档案概念的泛化认识。  相似文献   

10.
在博物馆收藏史中出现了大量为认知服务的展品,这些展品的集合所形成的主题性展览旨在帮助人们理解某一事件、现象或进程。对展品进行阐释是帮助观众理解展览的必要工作,也是展览策划与设计的核心任务。阐释工作可以从个体的和群体的两个层面展开。在对个体展品的阐释中,主要要解决实物展品在传播中的信息隐蔽性与表达非耗时性带来的困难,除了符号化外,内涵与语境的可视化,在展项中注入时间维度,都是解决传播难点的有效方法。展品的群体性集合可以通过分类和叙事展开,分类和叙事都具有良好的阐释功能,使集合体中的个体得到有效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各国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国家战略.本文根据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统计,提出“城市阅读指数”的概念及其内涵、外延,建构科学的城市阅读指数指标体系,提供在深圳进行首次测量的成果数据,以期为更好地开展数字传播背景下的全民阅读活动提供评价方法与测量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西安作为"一带一路"的起点和桥头堡,为陕西历史博物馆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给博物馆带来了全新的目标、全新的使命、全新的思维和全新的工作形态。博物馆如何调整征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和创意思路,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博物馆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是我们  相似文献   

13.
平遥国际电影展“从山西出发”单元通过对山西导演、山西故事、山西空间、山西文化的全景书写和时代深描,将叙事的诗性与抒情性融会贯通,在完成对历史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渐趋圆融,从个人到集体,不断寻唤着更广泛的思想共鸣和审美升格。透过充溢温情治愈、情感哲思的山西故事,俯瞰时代罅隙中的个体命运与审美旨趣;经由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体悟传统与潮流的精神思辨与思想意蕴,从而实现对山西的文化显影与思想巡礼。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社区博物馆初建阶段,社区教育模式的建立完善过程。首先,为帮助读者理解生态博物馆方法,提出了一个哲学历史框架。其次,讨论了特球情况下该方法的应用。在这一部分中先介绍的是亚克钦印第安社区寻求新机构的来胧去脉,描述了以研究博物馆、档案馆的性质结构为目的社区范围内的教育进程,并论及工作人员培训计划。继而肯定生态博物馆到目前为止的成果,强调指出使该计划成功的几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自然生态领域,湿地具有储藏淡水和净化水质的独特功能,生态调节价值居地球上各类生态系统之首。在人类生活尤其是当代城市生活中,博物馆作为人类记忆的"容器",保存历史遗产,记录文明发展,激发文化创新,调节文化生态,与大自然中湿地的作用异曲同功,恰似"文化湿地"。与素有"地球之肾"美称的湿地高度契合,博物馆因其储藏城市记忆、调节文化生态之功而堪称"城市之肾"。在历史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语境下,要加强博物馆建设,强健"城市之肾"并使其健康工作,努力实现"历史有名,遗存有物,传承有续,发展有力",塑造富于魅力的城市品质。  相似文献   

16.
正博物馆对于中国来说是个舶来品,公共博物馆在中国成长已逾百年。这期间,学界一直都在探索博物馆到底是什么机构?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也几经修改,以适应新社会的需要。辨明博物馆(museum)、博物馆学(museology)、博物馆技术(Museography)三词的关系,对于理解博物馆至关重要。简单地说,博物馆是个教育机构。博物馆学即以博物馆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博物馆历史、目的、宗旨、管理运营、业务工作等的一门科  相似文献   

17.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如何更有效地为多元观众服务,是当今中国多数博物馆正在思考并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西方博物馆普遍使用的分众策略为对象,讨论博物馆分众的意义,并从四个角度梳理、分析现有的博物馆分众研究及相关实践,即基于来源地角度、基于社会人口学角度、基于心理因素与基于行为因素的分众。基于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的分众研究相较之下比基于来源地和社会人口学角度的分众研究对分众服务更具指导意义;依赖单一的分众角度的研究不能有效地帮助分众服务。博物馆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类型的展览兼顾“分众”和“大众”服务,以“项目运作”作为一种分众服务策略,有规划地履行为公众服务的使命。  相似文献   

18.
《博物馆与教育:目的、方法及成效》一书聚焦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等文化领域,详细介绍了遍布英国全境、与博物馆教育相关的三项国家研究项目,重点开发和建构了一个衡量学习成果与影响的方法,即“通用学习成果”,它不仅可以作为我们进行博物馆学研究的可靠理论参考,更为当前我国的博物馆教育带来不少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妮娜·西蒙从参与的原则出发,建构了“参与式博物馆”的参与理论,强调从个性化到社交化的渐进式转变,同时探讨了参与的四种模式,即:贡献型、合作型、共同创造型与招待型,并为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妮娜笔下的“参与式博物馆”是在“Web 2.0”大潮下勾勒的“博物馆2.0”蓝图,她希望更多的博物馆与文化机构能加入到参与式博物馆的阵营,重塑博物馆与观众的关系,提升博物馆的传播效益。  相似文献   

20.
对山东省黄河沿线14家博物馆的调研情况显示,目前博物馆在黄河文化遗产的理解认知、遗产资源的馆际均衡性、黄河文化展示传播的特色差异及影响力等方面还有一定提升空间。这类大尺度、跨区域、广内涵的文化遗产展陈传播需要多方协同。为此,主管部门应宏观统筹,从顶层设计方面提供可持续规划;学术界应为黄河文化遗产展陈传播提供学术支撑;相关行业组织应积极推动博物馆之间的资源互补;博物馆自身也要转变认识,在区域协同中挖掘地域亮点,培育展陈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