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农业是佤族地区一项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生产活动。农户(家庭)是佤族社会基本组成单元。在农业人口占比超过80%的佤山西盟,农户生产行为的效率高低直接制约着西盟佤族地区经济的增长。应当通过主体牵引、技术牵引、制度牵引、文化牵引对佤族农户生产行为进行优化,使佤族农户尽早实现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佤族两个村寨的田野调查,考察了人口流动情境下当代佤族通婚圈的变化。在偏远的佤族村落中,村民的通婚圈是村内通婚、民族内部通婚;当人口流动成为一种常态之后,佤族男人的通婚圈出现内卷化趋势,妇女的通婚圈却是扩张趋势。通婚圈的变化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这种变化也给佤族带来了一些未曾遇到过的问题,对佤族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临沧市拥有全国三分之二的佤族人口,其中多数生活在沧源佤族自治县。沧源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是佤族人口总数最多、比例最大的佤族自治县。  相似文献   

4.
“持续发展”,是当代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一大主题。其核心,就是协调人口一资源一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围绕科学文化素质对生态环境影响这一命题,结合人口生态经济问题,系统剖析和论证了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生态环境意识、领导决策、控制人口增长、环境科学技术、就业的环境压力及环境人口容量变动等诸方面的影响和作用。进而提出,努力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5.
杨佳权 《云南教育》2014,(10):18-20
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处中缅边界中段,全县总人口18万人,其中佤族人口占85%左右,是中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和佤族文化的发祥荟萃之地,也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  相似文献   

6.
佤族是分布于云南西南边境地区的一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由于这一民族历史悠久而又有原始部落社会历史"活化石"的社会特点,佤族部落原始社会的民间文学比一些发展较快的少数民族文学显得更为粗犷、古朴和丰富。论述佤族民间口碑文学的社会历史内涵,并概括和揭示其多方面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多元仪式音乐和谐共生是云南佤族同其他民族和谐、团结民族关系在音乐范畴中的投射。民族迁徙、杂居形成的互嵌格局为佤族仪式音乐文化生成、交融提供了社会条件,“和而不同”思维模式是佤族多元仪式音乐和谐共生的心理基础,持续吸纳异质仪式音乐要素并将其整合于佤族民族文化是佤族多元仪式音乐和谐共生之根本。佤族多元仪式音乐构筑了佤族共同精神家园,其生成与演化模式契合了中华民族音乐“多元一体”特质。  相似文献   

8.
永和社区是沧源佤族聚居区和基督教活动的重要地区,佤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1%,信教人数约占总人口的48%。基督教是二十世纪初开始传入永和的,这里便逐渐成为了沧源基督教传播的中心。永和佤族在获得基督徒身份的同时,也仍然保持着他们的原有的民族认同。在现实生活中,永和佤族的宗教认同与民族认同是彼此调适、共存的。  相似文献   

9.
人口文化素质是人口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一个城市或地区的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往往标志着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保山市人口总体文化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相对于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提升保山市人口文化素质,应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加以重视,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积极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新世纪人才高地建设,并创造性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从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0.
人口文化素质是人口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一个城市或地区的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往往标志着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湖州市人口总体文化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相对于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提升湖州市人口文化素质,应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加以重视,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积极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新世纪人才高地建设,并创造性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从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1.
"万物有灵"思想是佤族原始信仰的核心内容,体现于佤族婚姻的整个过程,并对佤族婚姻起到了极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佤族外来节日不仅与佤族传统节日一起构成了佤族当代节日文化多元并存的开放格局,而且日渐成为佤族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探寻佤族外来节日传入背景及其对佤族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对保护和开发佤族节日文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羌族在中华民族中是一个人数相对较少的民族。但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汶川大地震对羌族文化的保护造成了双重的影响:一是对羌族人口、物质文化、居住环境、精神面貌造成极大的损害,还形成传统聚居区的分剐,造成传统文化区域的瓦解。但灾后重建对于发展羌族地区经济、振兴民族文化也是一个有利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满族是本溪市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本溪满族民俗极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开发本溪满族民俗旅游资源,对提升本溪地域文化内涵,推动本溪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黔东南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辖1市15县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7个民族乡(单一民族乡14个,两个以上民族联合组建的民族乡3个),是我国30个自治州中总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在3.0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33个共计397.69万人口的少数民族。黔东南州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稳定、团结典型的实证研究,在实现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今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彝族在东南亚被称为倮倮族,主要分布在越南、老挝,自称“蛮彝”,基本上是从云南迁徒去的,他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与云南彝族相当,婚姻家庭、丧葬习俗、原始宗教、居住服饰、文化艺术等与云南彝族有诸多相似,但也融入了当地民族的文化因素。近几十年来,东南亚倮倮族社会经济激剧变化,民族同化,人口减少,民族文化特点式微乃至消失。  相似文献   

17.
仡佬族是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主体民族,提高仡佬族人口素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实现务川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以2010年务川人口计生数据库、户籍人口的数据为依据,对反映务川仡佬族人口素质方面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务川仡佬族人口素质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务川仡佬族人口素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唐智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138-139
河南是回族人口大省,回族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清真食品、牛羊养殖、皮毛加工等几大支柱产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着认识、管理、资源等瓶颈的制约,需要相关各方认真研究,加以突破,唯有如此,才有将中原特色的回族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希望。  相似文献   

19.
六盘水彝族民间口头文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民间口头文学是研究彝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六盘水在贵州省彝族人口仅次于毕节地区,境内的彝族口头民间文学,浩如烟海,形式多样,有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歌谣、谚语等。呈现出数量多、容量大,体裁多样、艺术性强,文化板块下的地域差异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清初中期、东北北部平原人口、民族构成经历了从以善渔牧猎的少数民族人口为主到少数民族人口与善耕作的汉族人口并存的转换过程,在此过程中,多个自然、人文要素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