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梅山文化?道光《宝庆府志·大政纪》:“上下梅山溪峒,其地千里,东接潭(潭州,治今长沙市),南接邵(邵州,治今邵阳市),其西则长(长州,治今沅陵),其北则鼎(鼎州,治今常德市)。马氏以来,蛮人据之,号曰莫徭。有厉禁禁其出入。”宋熙宁五年(1272)开梅山,以其地置新化、安化两县。按其地理范围来说,包括今新化、安化两县地及涟源、桃江、隆回、新  相似文献   

2.
梅山文化,是中国古代南蛮文化系中的一个分支,它以其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民俗风情而著称于世。而梅山神鬼崇拜,则是梅山文化的重要标志。据《宋史·蛮夷传》载:“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通。其地东接潭,南接邵,西则长,其北则鼎、澧,而梅山居其中。”宋熙宁五年(1072年)始开梅山,置新化、安化二县。其辖地相当于今安化、新化二县和冷水江市全境,以及溆浦县、隆回县、新邵县、涟源市各一部分。古代新化称为上峒梅山,安化称为下峒梅山。笔  相似文献   

3.
楚越文化的一个分支——梅山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说的梅山文化,是指湖南省古代“梅山峒蛮”的文化。被史学家称之为“梅山峒蛮”的这一支古代民族,大致生活在洞庭湖南岸的湘中地区,地域大致包括了今日湖南的益阳、宁乡、湘乡、双峰、安化、新化、娄底、隆回、洞口等县。 “梅山峒蛮”的主体民族是古代的越族,据明人区大任《百越先贤志》载:“越王无疆为楚所败,其子孙遁江南、海上。周赧王时,有自立为王者”,文中所谓“江南”,在当时一般  相似文献   

4.
揭开梅山文化的神秘面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山文化产生的地区是古梅山,包括今之安化、新化两县、冷水江市及涟源市、新邵县部分地区;梅山文化的时间概念约是公元500年至公元1072年;梅山文化产生的条件是古梅山史前期至北宋这一段历史的特殊性和古梅山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梅山文化的内容主要是古梅山社会制度和组织机构。政治经济形式以及古梅山人的意识形态,包括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  相似文献   

5.
袁愈雄 《娄底师专学报》2006,(5):106-109,118
东吴孙皓宝鼎元年(216年)在梅山南部设立高平县,晋后为梅山瑶人所据。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宋王朝收复梅山,并设置新化、安化二县,对梅山地区进行了推行教化、发展生产等有效的开发。章惇对梅山地区的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他的历史功绩应予肯定。  相似文献   

6.
“梅山”这个词的概念,一是地名,二是对猎神或是半神半人式的人物的称呼,即巫师。《辞源》中有“梅山”条目云:“山名,在湖南新化、安化县间,在新化者称上梅山,在安化者称下梅山。宋神宗熙宁中章惇开梅山,置安化县,即此。”在中国,号称梅山的地名颇多,但作为具有某种历史神话的特殊意义的地点,则是新化与安化之间的梅山。又《宋史·梅山蛮传》说:  相似文献   

7.
梅山的由来与梅山文化的地位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山是湘中雪峰山地区以安化、新化等地为核心的一大片山体的区域名,形成这一区域概念的主要原因不是地理因素,而是文化因素.梅山文化是长江流域荆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以蚩尤为始祖的中华民族的祖源文化,但长期掩藏在深山莽林中,不为世人所知.正确认识梅山文化,还原其历史的本来面目,抢救人类文化遗产,抢救中华民族的祖源文化遗产,正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声!  相似文献   

8.
梅山文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绪言 宋代之前,湖南省湘中有一块广袤的山地,称为“梅山”。在梅山生活的人民,被统治者诬为“梅山峒蛮”。实际上是以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反动统治者对瑶族的歧视、镇压、封锁,这些少数民族不屈不挠地进行了反抗斗争,形成了一个独立王国,产生了独特的梅山文化。 我在安化生活了数十年,从史二十年,对梅山文化有所接触,有所了解。现对梅山文化  相似文献   

9.
梅山三峒 :即“上峒梅山打猎” ,以山区为主要地域 ;“下峒梅山打鱼摸虾” ,以靠近江河水域等地区为主要地域 ;“中峒梅山掮棚看鸭” ,以田垅平地为主要地域。梅山文化区早期人类与大自然抗争中 ,为人类社会做出了杰出贡献的英雄人物 ,被尊称为梅山神 ,为群体神  相似文献   

10.
梅山文化是历代湖湘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在“梅山”大地上共同创造的文化形态,其覆盖区域包括以今天的湖南新化、安化、隆回为中心的湘中地区,并扩展至整个长江流域和西南各省。这一文化形态展现了人类文明从渔猎文化到农耕文化和原始手工业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融信仰、技能、艺术、风俗、道德为一体,保存了梅山地区古代文明的丰富信息,是当代社会中难得一见的“文明活化石”,其意义和价值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正> 赣州地区禹贡为扬州之域。春秋属吴,战国属楚。秦灭楚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地属九江郡。 西汉属豫章郡。豫章郡领十八县,其中赣县(今赣县、兴国地)、于都(今于都、会昌、安远、寻乌、瑞金、石城、宁都地),南野(今大余、南康、上犹、崇义、信丰、龙南、定南、全南地)三县为今赣州地区属地。西汉末新莽改豫章郡为九江郡,后汉复改名豫  相似文献   

12.
兰星星 《考试周刊》2009,(38):145-145
新化梅山武术历史悠久,是中国乡土武术的重要流派之一,其历史久远,并很好地保留了古传武术功法与技击精髓,更兼具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和较强的历史文化功能。它以朴实、简捷、实用著称,是中华武术典藏中的奇瑰异宝。如今新化梅山武术传人多为国家一级拳师,新化县因此也被评为"全国武术之乡",而梅山武术也成为新化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13.
陶澍年谱     
陶澍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公元1779年1月17日)出生在湖南省安化县小淹陶家溪(今属安化县小淹乡)。陶家溪自然景象优美,山青水秀,地沃物丰。陶澍曾说:“陶子生长资江之滨,其山:大屏、桦香、石峰、香炉、紫云、芙蓉、乌云;稍西,神山、梅山;稍东,九岗、浮邱。其水:茱萸、石潭、善溪、伊水,与夫上游之七十二滩,下游之二十四港,皆岿(山危)磅礴、湍洄清冷,实宇宙之奥区,冠盖所不至,红尘所不入”。 据考,陶澍先世为晋大司马陶侃(公元259年—334年),字士行,江西九江人,官至荆、江二州刺史。后“侃就封长沙,子孙散处吴楚”。到后唐同光元年(923),陶升由江西吉州迁来安化小淹,支族蕃衍,从此在安化定居。传至陶耀祖(1618—1689),是为陶澍太高祖。耀祖字伯含,“有干略,手置十余庄”,为当地富户。生子三,次子  相似文献   

14.
以官方文献记载和田野调查相互印证,追溯北宋熙宁间向朝廷"纳土献册"的"梅山峒酋苏氏"源流与导致其族属演变的历史诸因,确定"梅山文化"这一特定历史性地域文化的主要创造和传承主体,是至今仍有部分生息在古梅山峒区,并仍在"汉化"的、以"梅山苏氏"为首的23姓土著族群后裔,他们与当代西南苗瑶诸族有共同的祖源;"汉化"进程中的"梅山文化",是当代湖湘文化的祖源之一。  相似文献   

15.
千家峒内住居瑶族,始于南北朝,日零陵蛮,或日莫徭蛮,形成于宋元之际.由于官府围剿千家峒的事件发生于元朝大德九年(1305年),故本文称之为元代千家峒,或简称千家峒.峒内的瑶族以梅山蛮为主,本文对梅山蛮的来源及族属,对大德九年官府进兵千家峒的路线、千家峒瑶族的出逃路线及有关地名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大量实地调查上,结合古史、民族志和道教、梅山教、师公经书等有关资料,谈论了以下几个问题:古梅山峒区域地界与梅山地名由来;“蚩尤屋场”地名的调查取证:牛角与牛王崇拜;“枫树崇拜”的文化内涵。综上所述,得出两点原则性的结论:北宋开梅山时的梅山苗族、瑶族居民是上古蚩尤部族的嫡裔;古梅山峒区域是上古蚩尤部族的世居地之一。  相似文献   

17.
千家峒内住居瑶族,始于南北朝,曰零陵蛮,或曰莫徭蛮,形成于宋元之际。由于官府围剿千家峒的事件发生于元朝大德九年(1305年),故本文称之为元代千家峒,或简称千家峒。峒内的瑶族以梅山蛮为主,本文对梅山蛮的来源及族属,对大德九年官府进兵千家峒的路线、千家峒瑶族的出逃路线及有关地名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8.
安化梅城为古梅山历代首领的大本营,也是梅山文化的主要发祥地。论证梅城古遗址,不少史书多有记载。因此,我作为一个梅城人,对梅山及梅山文化有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特别感情与研究兴趣。 梅山文化因历史、地理、交通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长期被人忽视,默默流传数千年。直至1988年5月,在长江流域古代文化研讨会上才被确认为荆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请查阅1989年8月26日《新民晚报》上《梅山文化湮沉千载今被确认》一文。此后,又于1995年  相似文献   

19.
百越族源于沿海地区 ,后迁居内地。在反秦起义军中 ,出现百越大将梅 ,在长沙王吴芮部下 ,以安化梅山为家居之地。梅成为梅山文化重要创造者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一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是"新化元年"。这一片高山密林、层峦叠嶂,人迹难至却又民族众多,让历届统治者头疼不已的南蛮之地,在一场又一场血与火的淬砺之后,终于归顺朝廷:"王化之新地。"新化一名,即由此而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湖湘文化产生好奇。以新化为核心的梅山文化,无疑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它又是其中最为本原、最为异类、最为神秘、最为奇谲的那部分。湖湘文化,以岳阳—长沙(湘潭、株洲)—衡阳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