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构意义下的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构观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所有的知识都是我们自己的认识活动的结果,认识并非是主体对于客观实在的简单、被动的反映,而是一个主体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过程.我们认为,建构意义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辅以计算机的帮助自...  相似文献   

2.
建构观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所有的知识都是我们自己的认识活动的结果,认识并非是主体对于客观实在的简单的、被动的反映,而是一个主体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过程。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来科学指导小学数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计算机的优势自主参与,使教学活动成为具有高度选择性、探索性的一种教学活动。 一、努力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 学生的学习不只是模仿和接受教师的策略和思维模式,他们要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去过滤和同化新的信息。为此,我们在设计课件时,要特别注意学生所要学习的新知…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育建构观认为,数学学习是主体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练习等被动的吸收过程,而应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学习过程.这个建构过程不仅依赖于认识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更主要的是数学知识的建构还是一个“顺应”的过程.何谓“顺应”?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者的认知活动,在头脑中没有现成的图式可供直接利用时,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育建构观认为,数学学习是主体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练习等被动的吸收过程,而应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学习的过程.这个建构过程不仅依赖于认知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更主要的是数学知识建构还是一个"顺应"的过程.何谓"顺应"?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依然是:怎样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三个要点。首先,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二,要建立科学的训练体系;第三,要有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 一、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中的主体地位 学习活动的本质是学生认识过程的展示,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对人类认识成果的再认识。这是它与一般认识活动的区别。完成这个认识过程,要依靠学生的自身实践,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学生所要学的知识是认识的客体,而教师则为学生顺利完成认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人们是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构造自己对认识客体的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用建构观来解释,其本质是:学习不是学生对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  相似文献   

7.
在新世纪 ,教育自身的发展正在大力推进和实施以塑造主体人格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塑造主体人格呢 ?一、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双向过程 ,设计促进双向转化的课堂活动科学认识系统论认为 ,认识过程是由感知、抽象到想象的辩证发展的过程 ,是认识水平由感性、理性到具体的不断提高的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是特殊的认识活动 ,对于物理学习具体地说 ,是由观察实验、科学思维到分析解决问题的发展过程 ,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和运用概念、规律的过程 ,同时也是为适应和创造未来生活作准备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学生学习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是双向建构的过程 ,即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过程 ,是内部图式与外部图式相互转化的过程 ,转化的方式有两种 :同化和顺应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是具有主体性的客体 .在课堂上 ,教师的言行是为了使学生激发动机、唤起注意、促进内部图式外化和外部图式内化 .综上所述 ,课堂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促进下 ,为了实现双向建构的认识活动 .例如 ,我们引导学生在推导动量守恒定律的同时 ,启发解释...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育建构观认为,数学学习是主体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练习等被动的吸收过程,而应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一个复杂的动态性总体.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参与集体认识的过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既然学生的学是教学的主体,那么,如何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为此,笔者作为一名数  相似文献   

10.
正建构观认为:"人的认识活动的本质是主体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那么,在数学解题教学中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促进性作用呢?这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数学学科具有高度抽象和形式化的特点,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笔者体会到:在解题教学中加强过程教学、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重建",积极开展协作学习,是达到内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举措.下面笔者结合课本中一道习  相似文献   

11.
主体性教学及其操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什么是主体性教学我们把主体性教学界定为一种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把教学活动组织成一个在教师激励和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过程。主体性教学主要包含以下几层意思。(一)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都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何谓主体?“主体指认识者(人)...  相似文献   

12.
教育视野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教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在三个方面扩展自己的认识:一是要从单以发展学生为目的扩展到学生与教师双主体的发展。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积极主导和学生的主动建构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在相互作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讨论学习问题,首先涉及的概念是主体。学习的主体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说, “是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具体来讲就是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过去,一些教育工作者谈到教育的主体,往往不是把教师当成主体,就是把学生当成主体。单一主体论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真正把学习当成一种认识活动。如果把学习当成一种认识活动,当然要考虑到活动中的人,所以,不管是教师、学生、家长,还是其他人,只要参加了教学活动或学习活动,都应该被认为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习活动的主体应当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皮亚杰认为: “认识在当前越来越被看做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学习过程就是一种认识过程,一种文化生成、能力生成、素质生成的过程。在这  相似文献   

14.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而非灌输者。教学活动实质上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即“学生是问题的提出者.探究方案的设计者.解决问题的实践者”的学习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的作用重在“唤醒、鼓励和激励”。  相似文献   

15.
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观下数学课实践性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知识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构的。数学学习是学生一种认识建构活动,学生是整个建构过程中的主体,是研究者、实践者、参与者、探索者。数学课的实践性教学,就是让学生身历其境地直接参与思考、发现和创造的主动学习过程,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系统的建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应当着重于从实践上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寻找解决方法,达到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认识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只有通过主动的学习才有可能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在深深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动”起来,这是提高教  相似文献   

17.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知识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构的。数学学习是学生的一种认识建构活动,学生是整个建构过程中的主体,是研究者、实践者、参与者和探索者。数学课的实践教学,就是学生身临其境地直接参与思考、发现和创造的主动学习过程,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系统的建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应当着重从实践上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寻找解决方法,达到学习和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 ,目前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新的生长点。主体教育论认为 :科学意义上的教学活动 ,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的活动与学生为主体的学的活动相互合作、相互影响、同步发展的认识实践活动。学习过程的主体是学生 ,教学实践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 ,建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主体性作文教学正是运用主体教育的理论 ,着眼于作文的科学化、个性化训练 ,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贯穿激发兴趣、发展能力这个作文教学的主线 ,制定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方案 ,为学生创造民主、平等、…  相似文献   

19.
教学是人类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和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组成的双边统一活动。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学习并非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其已知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学习反思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的一个环节。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一切知识最终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才能得以完成,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不是单纯地复制与同化,它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建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反省、概括和抽象。显然,学生学习中的反思如同生物体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一样,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反思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一个核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