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泛媒体语境下媒体与受众的双向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互联网迅速普及,手机媒体、数字电视、IPTV等新媒体纷纷涌现.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传播进入了"人人即媒体"的泛媒体时代.泛媒体时代的传播是一种弥漫的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传播形式在各种新老媒体上交错进行,社会信息空前丰富,形成一种无所不在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高金国 《青年记者》2009,(14):125-125
有本书,叫《弥漫的传播》。用“弥漫”来界定传播,我还是十分赞同的。当下的传播状态,的确很难用“线性”或者什么单一模式表达,传播现象,已经和烟雾一样,弥漫在眼前,穿透了你的毛发、鼻孔和喉咙,让你无法拒绝。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间进行的传播和交流。跨文化传播的实践活动自然要跨越地域、种族以及语言的界限,实现思想的交流。本文拟从地域、种族以及语言三个方面分析跨文化传播实践所必须克服的"文化栏栅",以期为多样文化的弥漫创造自由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2020年新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肆虐中华大地,对我国人民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给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各行业带来重大影响。与此同时,有关疫情的消息在各类媒体中迅速传播,尤其是自媒体散播的信息,传播数量巨大、速度惊人,起初对老百姓及时掌握疫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疫情的扩散,自媒体中的"信息疫情"也在迅速发酵,各种传播"乱象"开始显现。此刻,信息熵开始出现并逐渐聚集,自媒体信息呈现出"混乱"、"弥漫"、"无序"等特征。熵的出现给传播生态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令受众出现焦躁、反感、恐慌等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5.
电视编排是电视传播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电视传播的效果.电视编排既包括频道内栏目与栏目之间的编排,也包括电视台内部频道与频道之间的编排,同时,也涉及到不同电视台之间出于竞争的需要而进行的频道编排.如今电视频道的激增,电视内容的丰富,使得电视媒体争夺电视观众的"战争",在弥漫的硝烟中呈日趋激烈之势.  相似文献   

6.
环境安全问题的风险性弥漫全球,信息传播是转化的关键机制之一,而环境信息公开是当代社会文明的必然要求.中国环境安全传播的模式大体可分为政府主导的环境教育传播、环保NGO驱动的具有共同身份认同的公民传播、利益驱动型的环境群体事件传播等三种类型.在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下,中国环境安全传播必须建立自己的范式,在信息传播中发挥政府主导与民众主体的力量,坚持信息公开、坚持公平治理、拓展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Web2.0所带来的互联网媒介技术的变化为起点,分析基于Web2.0技术的社会化媒体具有"以人为本"的技术理念,共享、联通与聚合的运行方式,社会化搜索是传播渠道,用户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等特点,认为社会化媒体所形成的文化症候除具有网络社会的基本特点,还具有弥漫与渗透、关系与连接以及多重身份主体和延伸的自我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媒介技术发展为人际交流创造了异于实体空间的技术空间,显示了社会交往的更多可能性,个体在其中能够表达更为复杂的传播诉求。在技术空间内,人际传播由新型联结造成了狂欢化的交往特征,同时又弥漫因弱化现实关系并过度技术依赖而造成的群体性孤独。社交媒介的使用是形成狂欢与孤独、联结与区隔、社群化与"超现实"化等交往实践悖论的技术基础,也成为新媒介文化形态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英国伦敦大学传播学教授尼克·库尔德利在《媒介、社会与世界:社会理论与数字媒介实践》一开篇便指出:"媒介弥漫在我们的感官中,我们对世界的感觉里充盈着媒介。"如今,媒介的触角网络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综艺娱乐节目、体育新闻,还是微传播、"网络红人"……纷至沓来的媒介内容、媒介技术、媒介现象刷新着人们的感知与体验,主宰着人们的理解与判断,裹挟着人们的趣味  相似文献   

10.
李真  李华伟 《传媒》2021,(3):86-88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布局,重组对外传播机构、扩展国际传播平台、改进国际传播技术、创新国际传播形式,不断推动我国国际传播体系建设,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国际传播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是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提出了从"本土"到"全球",从"文"到"语",从"模仿"到"超越"三个层面的建议,作为对新时代国际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如今.随着新闻节目形式的多样化,一批极具个性魅力的主持人脱颖而出.成为了节目的"标志"和"品牌"。个性化传播效应正悄然地引领着新闻节目占领市场、吸引受众。一、个性化传播及其传播元素所谓"个性化传播".既包含言语传播.又包含非言语传播。也就是说.这种传播或沟通的状态.是主持人在面对镜头  相似文献   

12.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为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带来了新契机.本文以上海城市形象片的国际传播为研究样本,比较国内外媒体关于城市形象的传播,进而提出在全面数字化转型时代,构建"软硬兼具"的传播符号、增加传播符号转译者、城市符号"陌生化"再传播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杜俊飞在其著作《弥漫的传播》中,引入了有关信息本身的先验演绎:在传播中起作用的不是经典信息论的所谓“信息量”,而是强调信息效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武蕾  陈猛 《传媒》2021,(4):94-96
媒介技术的更迭与新型传播载体的出现导致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出现了诸多新变化,主要表现为传播主体从"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的嬗变、传播内容从"导向明确"到"指向不一"的演变、传播方式从"单向灌输"到"环形发散"的改变、传播环境从"物理空间"到"虚拟空间"的转变.面对如此态势,强化网络意识形态传播效果亟须从科学打造传播团队、努力推进话语转型、合理构造传播矩阵及净化网络传播环境等四个维度加以思考,以期提升微时代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刘凡嘉 《传媒》2021,(18):60-62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技术与平台加持下的传统健康传播,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对象等方面出现重大转型发展.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移动化、社群化健康传播成为时代主流,美柚APP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致力于女性健康传播的美柚APP,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围绕"她经济"构建特色传播体系,不仅全面践行了自身的品牌理念,而且拓展了健康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为国内健康传播类媒体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有效参考范式.  相似文献   

16.
虽然2012的"末日预言"并未成为现实,然而,"2012"作为一个传言的符号以及它在全球引发的舆论效应,注定了2012年成为人类传播史上不可忘却的一年.各种媒体抱着不同的目的热情地参与了这场"大合唱",受众也以谈论"2012"为时髦——虽然明知2012年12月22日早晨,太阳依旧会从东方升起.综观长达数年的"2012"传播过程,无论传播形态、传播内容、传播效果,都很值得我们思考.可以设想,如果时轮倒退二、三十年,处于传统传播手段中的我们,对"2012"别说感兴趣、发议论,恐怕还无从知晓地球上正热议的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17.
推荐算法开启了智能传播时代.针对算法运用引发的问题,我国已出台系列法规,确认用户拥有选择权、拒绝权、对重大利益影响的说明要求权等,并规定互联网平台的备案、公示、告知等义务.智能传播时代,对新媒体的运用应基于对"道"的领悟,即在传播手段、传播工具之上,认识和掌握规律.传播之"道",在于谋"势",在于"善用",在于保持敬畏之心.最重要的传播之"道",是要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是服务"国之大者",构建有效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上讲,新闻必须实现审美的传播.①那么,新闻传播实践的具体情况如何?考察我国新时期30多年的新闻传播实践,尤其是考察曾经有巨大影响、至今仍深刻影响我们新闻传播的三大"热潮"--"新闻评论热"、"深度报道热"、"现场短新闻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新时期的新闻传播实践实际上是走了一条虽然理论上不甚清晰,但实践上却相当坚定的审美传播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张子晶 《出版广角》2018,(15):64-66
近几年,"网红"经济这一现象级热潮吸引了很多广告商的驻足.为了在"网红+"浪潮中得到回报,众多广告商借助"网红"强大的注意力资源,成功地拓展消费市场,促进了品牌传播.文章立足于"网红"微博广告,对其传播范式与传播建议加以探析,旨在促进"网红"微博广告流量变现,为其规范、有序传播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0.
西方传播研究人员称:世界已经进入"传播时代";传播是一种"动力";通过传播网进行的信息交流,其重要性已不亚于物的交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播网对社会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所起的作用.新的传播技术已具有创造一个"地球村"的潜力,就是说,在当今世界上,人与人、团体与团体、国家与国家关系的密切程度已不是哥伦布时代的人所能想象的了.世界在传播意义上越来越趋于"一体化".这种"一体化"与"多元政治"形成了鲜明对照.人们看到,各国对传播网的控制和运用可能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