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美是美学的一个新领域,它表现的是生命与自然环境间的一种和谐与协调的关系。但这种关系早已被中国古人所认识,并反映在他们的山水田园诗中,表现为对蓬勃生命力的赞美,对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的展示,以及对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生命间和谐关系的感悟。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文学家超卓的生态智慧和对美的敏锐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赋是我国文学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它以半诗半文的性质独步于文坛,成为一种独立而特异的文学样式。作为文体,它开创于荀卿,奠基于屈、宋,鼎盛于两汉“四大家”。两不以降,赋的内在体制下断发展变化,至魏晋六朝演变为俳赋,至随唐遂变为律赋,中唐以后又出现了文赋。元明以还,仍有所作,至清代成为强驽之末。赋体如此源远流长,历久不衰,其中必有它存在的原因。本文试图从审美的角度,结合赋体沿革的历史,重点从影响较大的古赋、俳赋和文赋的内在机制上,探讨一下赋家艺术思维的方式及其美学追术,从而简要地作出美学与历史的评价。赋是作家艺术思维的产物,由于受时代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作家艺术思维的方式既有相同的特点,又有不同的特色。即使同一时代的作家,由于社会经历和创作心态不同,他们作品的风格也会有别。这里只是从宏观上作一概括,从总体上对古赋、俳赋和文赋的审类特征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意境是古代叙事文发展成熟的标志,其审美特征有三传神、如画与蕴藉.这三者既关系到文章的内容,又关系到文章的形式,是从文章笔力的深刻性、叙事的形象性和文章情韵上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的审美形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古人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文化传统和人生境界的积淀。中和是中国最早成熟的审美形态,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审美形态之一,其后所有的审美形态都离不开中和这一纬度,深深地烙上中和的印迹。在“中和”中,中是前提,和是结果,中是核心,和是必然,有中必有和,非中不能和,中是衡量和的尺度。“中”即适中、和度、适度,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之间的平衡,也就是合二为一,即“执两中用”,是在矛盾双方中不走极端。中和的审美特征有三:和谐,多样的共存,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5.
王维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他以清新淡远、空灵流动的诗风在诗坛上独树一帜,其诗通过空美幽寂的禅意营造了物我相融的意境和相融相谐的禅趣。王维山水田园诗有着诗中有画、幽寂静谧、禅意盎然、朴素清丽的艺术特征,对后世山水田园诗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和诗歌所反映的客观物象的完美统一,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从审美意境出发探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以求对王维山水田园诗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对情理和谐、情物相应的追求,在创作中自然而然地学会注重心理的和谐、注重“美”与“善”之间的相似,强调主观表现和抒情等偏于创作主体的因素,从抒发主观意志开始,凭借“意会”和“直觉”这些精神和心理的感悟力去创造形象,最终实现个体意志与客观规范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古代山水文学的发展作了宏观性的考察与研究.认为中国古代的山水文学经过了由文学中的山水到山水文学,再回归于文学中的山水这一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作为山水文学之主要写述对象的山水,其功用也由比德嬗变为感情寓托,再进而成为人物或情节之烘托和映衬.  相似文献   

8.
林湘敏 《职大学报》2022,(1):18-22+36
山水是赋中较具代表性的一种题材,在这一题材中,晋代的山水赋颇为值得注意。在溯源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楚辞》一书对晋代山水赋的兴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首先对《楚辞》中的山水风物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探析;其次从句式、手法方面看《楚辞》一书对晋代山水赋所带来的养分和晋代山水赋对其的接受;最后从《楚辞》与晋代山水赋之山水的不同之处,窥见晋代山水赋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的组成结构中,文论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某个民族形成的文化特征,与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有着直接联系,因此,对某个民族的思维方式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并掌握其文论的诗性特征,对于提高语言文字的会意性和形象性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古代山水诗人在对自然山水的欣赏和陶醉中,有感情愉悦进入哲理深思。他们的诗作表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及用永恒无限的大自然激励人生的进步的审美心态。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从人物类型化、叙事模式化、审美情趣化三个方面来论述通俗文学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2.
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象征和代表,书法艺术是其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门类。本文主要从书法艺术的线条美、结构美、章法美、意境美等方面分析、探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3.
我国诗歌理论的发展源远流长,而"以诗论诗"的体例,则是唐代杜甫的《戏为六绝句》所首创,嗣后,历代论诗诗层出不穷.以诗论诗,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意味隽永,易记易诵,在我国诗歌理论发展史乃至世界诗歌理论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4.
散文化小说体现了小说与散文、诗歌的相互渗透,与传统小说相比,它在题材的选择与处理、环境景物的设置描写、结构的形态、语言的运用、作品的主题表现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具的审美特征,给人以别有洞天之感。  相似文献   

15.
魏晋书法的特征是:书法象征人格,彰显创造本质,崇尚潇洒蕴藉,不断演变发展。  相似文献   

16.
悲与喜是一组矛盾的对立体,从人的主观愿望看,人们追求的是生活的喜悦和幸福美满,但客观现实却难免给人带来苦的烦恼和悲的伤感。不论古今中外,不论社会和个人都会时有悲剧发生,不论来自人为的还是来自自然的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造成人间的悲剧。既然悲剧客观存在于现实生活中,那么作为具体、形象、生动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来说,也就不可能回避。被古代人民大众所喜爱的戏曲,无疑更利用其特有的表演形式把人间悲剧一个个浓缩在戏剧舞台上,震撼了一代代人的心灵。凡是看过中国古典戏剧的人都知道中国古典戏曲确实没有如西方戏剧…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音乐史上,宫廷音乐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宫廷音乐包括宫廷雅乐和宫廷燕乐。宫廷雅乐是中国历代统治者用于祭祀及朝会典礼等场合的音乐;宫廷燕乐则是宫廷中宴饮时供统治者娱乐欣赏的音乐。从上古三代到清朝末年,宫廷音乐在四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自成体系并忠实地服务于宫廷统治集团的政治、宗教、文化和娱乐活动的需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五千多年的文明中,她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中国古代在数学方面的许多邻域内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曾处于世界遥遥领先的地位。从隋朝中叶到元朝末年期间,中国古代数学步入全盛时期,在代数、几何等方面的许多成就,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但在之后的明清时期,中国数学的发展开始缓慢下来,甚至出现中断现象,造成了中国古代数学前所未有的衰退时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兴衰,对弘扬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古代的咏蝶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咏蝶诗运用比喻、象征、暗示、衬托、渲染等手法 ,把蝴蝶描绘成会飞花朵、虫之仙子、痴女贞魂、傲吏之梦等艺术形象 ,描写了某些蝴蝶毕命网罗、葬身蚁腹的悲惨命运。挖掘了这些艺术形象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的水利设施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对水利建设比较重视,在数千年的历史岁月中,兴建过数以万计的水利设施。这些水利设施涉及生活用水、农田灌溉、防洪排涝、漕运航运等诸多领域,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从大量资料来看,中国古代的水利设施经历了发展变化的过程,并在不同的时段和不同的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尽管这些水利设施并不是持续发展的,有些设施甚至经历了由先进到落后的转变,但毋庸置疑,许多设施起源甚早,科技含量甚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