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7月4日,是两岸交流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两岸周末包机首航,大陆居民赴台游首发团约760人也搭乘周末包机开始宝岛之行。可以肯定,以此为新的契机,海峡两岸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将会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交流和了解,相辅相成。两岸隔绝了近60年,台湾人民需要详尽、真切地了解大陆,大陆人民也同样需要这样去了解台湾。为此,我们编发一组文章,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记者采访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总裁周旻的第二天,即2008年7月4日,祖国大陆与台湾周末包机直航开通。此时,记者与厦门广电集团的两位同行正坐在开往厦门市环岛路的车里,收听厦门新闻广播《996新闻航班》的直播报道:“今天清晨7点15分,厦航两岸周末包机从厦门机场启航,经过一个多小时到达台湾松内机场,是60年来第一家周末直航到达台湾的大陆民航班机。……”  相似文献   

3.
1月29日8时许,国航CA1087号班机由北京起飞前往台北,它不仅宣告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正式启动,更是56年来从祖国大陆首架飞往台湾的大陆民航客机。之后的20多天里,以两岸“共同参与、多点开放、直接对飞、双向载客”的方式进行的台商春节包机活动共有12家航空公司参与,飞行48个往返班次,飞行地点为北京、上海、广州、台北、高雄,运送台胞旅客达10773人次。两岸民航客机首度实现双向对飞,这无疑是两岸民航业交流、两岸民间交流的新进展,更是引发两岸同胞热望两岸空中直航的燃点。因此吸引了海峡两岸媒体和港澳、海外各主要媒体的关注。仅首航的现场报道,就有海内外110家媒体的300多名记者参加。通过媒体的报道,两岸同胞再度体验到割舍不断的手足情谊。国际舆论也看到了两岸中国人对更加直接交流、更加便捷往来的热切企盼。在强手如林的新闻大战中,海峡两岸的广播电台充分发挥广播快、灵活和现场感强等优势,对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报道,使海峡两岸听众了解祖国大陆以人为本、关心和爱护台湾同胞权益,真正从台湾同胞实际利益出发,实实在在做事的精神,了解广大台湾同胞从春节包机中获得的实际利益,了解海峡两岸人民希望直接通航的愿望本期的特别策划记录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浦江之声广播电台和台湾媒体对台商春节包机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黄伟 《新闻天地》2008,(8):17-17
已经实现的两岸包机周末化使两岸包机由节日化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7月4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采用空客A330飞机,执行首班台湾直航包机,南航董事长刘绍勇亲自驾机,上午7时20分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起飞,上午9时到达台湾,成为首个降落台湾的祖国大陆航空公司。  相似文献   

5.
台湾“名嘴”在大陆媒体中的角色衍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燕娟 《东南传播》2010,(11):109-110
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入发展,从民间到官方,从文化到经济,两岸交流愈发常态化,甚至政治相关方面的交流也逐步浮上台面。借助这股东风,台湾“名嘴”尤其政论“名嘴”“登陆”,早已不是个案。和过去在台湾岛内评议时政为主不同,台湾政论“名嘴”们在大陆媒体上,更多扮演者两岸资讯传导员角色。透过“名嘴”这一媒介,大陆民众对现代台湾的了解,更加直观、深入;两岸深层次互动,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2005年1月29日,是一个让两岸民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56年来大陆首架民航客机将降落在台湾;这一天,两岸民航业首次实现双向对飞. 在此次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南方日报>推出了<家和家兴--台商包机首次直飞纪念特刊>,特刊在南航和厦航包机上配送,使<南方日报>成为惟一一份"首航台湾"的大陆报纸.  相似文献   

7.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徐璐打破两岸媒介38年的隔离,成为第一批公开到大陆采访的台湾新闻记者至今,海峡两岸的媒介已经陆续交流了27年,虽然中间由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出现过停滞阶段。大部分的台湾民众是通过台湾媒介了解大陆、了解两岸关系的发展现况、参与两岸关系的交流互动。当前,海峡两岸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以良好的势头进行充分的交流,媒介既是参与交流的内容也是各种交流推动的因素之一。本文旨在以中天新闻台大陆新闻中心为一个窗口,了解海峡两岸媒介交流的现状,了解台湾电视媒体对大陆新闻议题的选择,分析这种选择背后的原因,并探讨新媒体时代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出现对于两岸电视媒介进行新闻交流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海峡两岸周末包机》协议签署后,双方首航班次的地点和时间业已敲定,分别由南方航空公司(下称南航)和“中华航空公司”(下称华航)执行首飞,大陆的首班两岸周末包机将于7月4日7时20分从广州白云机场起飞,采用逾三百个座位的A330机型,并由南航董事长刘绍勇亲自驾机飞往台北,  相似文献   

9.
马英九政府上台以来.执政党高层先后访问大陆.海协、海基两会成功复谈,两岸金融开放措施出台.周末包机和陆客赴台启动……可以说.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和平发展的新时期。面对两岸关系改善.美国官方总体上给予了积极评价,但也表现出一定的忧虑,担心两岸走得太近会危及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连宋先后率团访问大陆,为两岸和平统一开启了新的篇章,推动了两岸的交流,也为走在前列的两岸出版交流注入了新的生命元素。而5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举办的第三届"两岸杰出青年出版专业人才研讨会"更是两岸深入交流的具体表现。两岸出版交流历经风雨发展至今已有16载,早期的工作者已年华老去,需要年青一代来继续勇往直前开拓新的远景。为了使两岸出版交流向年轻一代过渡,两岸协会于2002年首次将两岸出版界的年青精英汇集一堂,增进了解。如今,已有许多台湾出版人在交流与熟知中慢慢成长起来,加快了两岸的合作发展。第三届杰出青年研讨与前届相比,呈现出了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两岸高校高等教育的交流不断加强,给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一些新考验。通过对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合作项目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大陆学生赴台前后对台湾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从中探索引导赴台大陆学生正确认识台湾社会热点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值得大陆高校思考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50年代大陆开始推行简体字,所出版的图书也逐渐采用简体字版的形式,而台湾出版的图书还继续沿用繁体字。由于两岸隔绝,多年来两种版本在发行上不能互通。自1985年以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规定给予台湾同胞与大陆作者同等的版权保护。近几年版权贸易开始成为海峡两岸间出版交流的主要形式。两岸隔绝40多年,大陆与台湾的出版社在作业习惯上已大相径庭。目前基于台湾方面的原因交流还不对等,这就使得两岸版权贸易工作困难而又复杂,版权贸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农历春节的台商包机,是台湾民航客机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循正常途径飞抵祖国大陆。伊拉克战争期间,祖国大陆又向台湾航空业者伸出援助之手,允许其欧洲航班飞越大陆领空。面对两岸航空业界的良性互动,台湾航空业者本希望借此进一步发展合作关系,以重振本不景气的岛内航空业。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海峡两岸之间的新闻交流处于一种不正常的状态:每年大量的台湾记者涌到大陆进行采访活动,而大陆新闻界赴台之门始终紧锁着。1992年3月31日,两岸新闻交流出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大陆《中华工商时报》社长兼总编辑丁望、副社长富强和副总编辑彭波应台湾《工商时报》的邀请,抵达台北,开始了对台湾进行为期12天的参观访问。这是大陆新闻界第一次组团访台。在台湾的12个日日夜夜,三名来自大陆的新闻记者生活在台湾新闻界、工商界及台湾人民的同胞情谊之中。他们实地考察了台湾经济、社会的状况,与台工商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在台湾新闻界结交了许多朋  相似文献   

15.
2003年7月8日台湾正式开放大陆简体字大专用书的公开销售,结束了多年来大陆简体字书籍在台湾只能地下化销售的状况,同时也标志着两岸的出版交流踏出了新的一步。法规中规定,业者必须令规定向出版公、协会提出进口申请,申请书需要检附台湾大专教授的证明、大陆出版社出具的拥有该进口图书的发行权、所发行的大陆图书无侵害他人著作权等证明。经过审查后方可公  相似文献   

16.
正每次论及两岸经贸关系,大陆都会说到对台湾的让利。在议及两岸服贸谈判时,大陆的说法也是如此。而台湾负责经贸谈判的单位同样异口同声,不签服贸,是对台湾不利,好像台湾是不知好歹地拒绝大陆的让利。我同意在两岸经贸谈判上,大陆确实存在对台湾让利的作为,也有诸多让利的事实,但台湾难道只能单向承受大陆的让利吗?台湾能不能也有对大陆让利  相似文献   

17.
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将于11月3日抵达台湾开始访问。在四天的访问期间,陈云林将与马英九会面,并与海基会协商解决两岸海运直航、两岸货运包机、平日包机,以及建立空中直达双向新航路、两岸邮政合作、两岸食品安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自去年7月8日台湾开放大陆图书进口销售以来,大陆出版品在台湾市场占有率明显增长。为加强两岸图书交流,由两岸图书发行协会主办,农学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一届大陆图书展售会”于7月31日至8月4日在台湾举行。这次大陆图书展售会共有102家大陆出版社的2500种约7000册图书参展  相似文献   

19.
杜圣聪 《东南传播》2021,(12):44-45
自从2010年以来,两岸大学传播科系同学们的交流不断;一直持续到2020年,因为疫情与其他因素,交流的势头暂时告一段落.之前作者在台湾教过数百名大陆同学,协助他们从事各种影像产制的学习;同时,也带领或协助台湾同学参与大陆各项微电影竞赛或交流.作者希望从一个见证者视角,来记录两岸青年产制微电影的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20.
近70年来,两岸关系重要时间节点之一,是1987年两岸开展交流.两岸开展交流之前,影响两岸关系的因素有朝鲜战争、美国军事力量介入等;两岸开展交流之后,影响两岸关系的因素有台湾岛内不同政治力量消长、美国等国际因素.本文梳理台湾问题由来、两岸关系曲折发展历程,探讨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影响,认为无论台海关系如何起伏反复,大陆改革开放、大陆对台政策始终主导两岸关系发展,大陆始终掌握着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