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祖国的未来建设人才,教师则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承担者.他们在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职业道德指引下.兢兢业业.忘我工作。他们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他们循循善诱.有时也会恨铁不成钢,特别是学生品行方面的缺点屡教不改,屡屡犯错之时。此时.教师凭着自己独特的身份,对学生严加管教。俗话说:“教不严.  相似文献   

2.
范晓艺 《学习之友》2014,(12):42-42
近日,美国“生活黑客”网站列出全世界小学生最喜欢妈妈做的10件事,让你知道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感到最幸福。1.你晚上会来我的房间,给我盖好被子,为我唱歌,给我讲我小时候的事情。2.你会拥抱我,亲吻我,会和我坐下来聊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的事情。3.你会花时间和我单独在一起,兄弟姐妹们也不在旁边。  相似文献   

3.
教育无痕     
一个7岁的男孩和妈妈去朋友家做客。他和这家同龄男孩子乐乐玩电脑里的游戏玩得很开心。乐乐邀请他晚上住下,继续快乐的游戏。男孩子求妈妈意见。妈妈了解到乐乐家还有别的事,孩子留下来是不方便的。可妈妈的解释孩子又听不进去。这位妈妈想了想对孩子说:“儿子,爸爸出差不在家,如果你晚上也不回家,妈妈一个人在家会害怕的。现在你是家里惟一的男子汉,有你在,妈妈就不怕了。”男孩子听了妈妈的话后,  相似文献   

4.
默儿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她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爷爷告诉默儿,她的爸爸妈妈就在山的那头,所以,默儿喜欢到山坡上眺望远方。  相似文献   

5.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主要地位无可替代,家长希望子女出类拔萃,合情合理,可常常又因方法不当而导致事与愿违。笔者在这里谈几点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张炳惠 《母婴世界》2011,(12):18-19
孩子的人生是孩子自己的,而不是为了满足妈妈的意愿。因此,更多时候,妈妈要懂得听从于孩子本身的选择。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重点教育之一就是让孩子自己去体验。  相似文献   

7.
很多好文章都不是记录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件,而是作者对生活中看到、听到、经历的小事,有所触动,展开联想,引发议论,从而写出有声有色的深刻的文字。  相似文献   

8.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有一种挫败感,感到无能为力。”郗女士说。郗女士是北京一家报社的主编,丈夫是博士生导师,有一个6岁的儿子,按说,这样的家庭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应该没有什么困惑,但最近,郗女士却为儿子的教育问题大伤脑筋。  相似文献   

9.
《幼儿教育》2013,(11):14-15
钦颖(2岁孩子的妈妈): 我说的“我来”小姐不是别人,正是我2岁的女儿佳佳小朋友。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子女是一门学问,我们每个身为父母、渴望子女成功的人,都希望提高孩子的素质,其实,首先应该提高父母与教师的素质。父母、教师的素质,其实就是“前素质教育”。这种前素质教育的成败,决定着整个素质教育的成败。一个人从他(她)做了父亲(母亲)起,就需要一种特殊的素质——教育素质,即教育孩子所需要的观念、方法和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三个面向"是正确的,却是不够的。人的发展是社会中其他一切发展的前提,社会的一切发展又都是为了人,因而一切的面向都应以面向人及其发展为基础。教育具有前提性、根本性,比较政治、经济,教育对人的发展有更高的价值。面向教育,就是面向人自己。因此,教育不只是面向者,更应是被面向者。谁都应当面向教育,都来面向教育。这样,我们的社会才真正进入到了一个健康、持续发展和繁荣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爱的教育     
孟玉梅 《学周刊C版》2014,(7):213-213
有这样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这首歌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孩子渴望得到妈妈的爱。是啊,哪一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一个孩子不希望得到幸福和爱呢?世上正是有爱.我们才有“大家”、更有我们的“小家”。可见.爱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  相似文献   

13.
小麦出生两个多月了,青青的脸蛋,十分可爱。几个月前,大麦穗妈妈临走的时候告诉她:“小麦啊,你要快快长大,将来长得圆圆胖胖的就能到城里给人类作贡献了。”妈妈走了,自此,小麦的心里就有了一个憧憬的地方——城里。  相似文献   

14.
洪玲 《宁夏教育》2010,(7):155-156
当妈妈这十年多来,我有一个很深的感悟:如果我们平常不停地唠叨孩子,孩子的耳朵就会关闭起来。所以我告诉女儿:“每一件事情,我都只讲一次。你不要让妈妈像是录音机,不断地重复播放。”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2006,(1X):40-40
我和丈夫打算离婚,但双方都希望我们5岁的孩子随自己生活。请问,如果我们离婚,法院一般会根据什么来决定孩子由谁抚养?  相似文献   

16.
孙云晓 《教育导刊》2006,(11):63-63
我们的教育有一个显著特点:过去是孩子不了解父母,父母很神秘;现在是父母不了解孩子,孩子很神秘。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一是因为进入了信息化社会,孩子虽小也接触了海量的信息,如看电视、看广告、看书刊甚至上网。有人或许不以为然,说小孩子看的不少,懂的不多。问题恰恰在于,孩子的复杂性往往是因为看了太多成人的东西,他们不懂或不全懂,或许还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第二可能与独生子女现象有关。一般来说、人的许多方面经验是来自兄弟姐妹之间的传递,而与同龄人的密切关系也有助于保持儿童的天性。可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他们被迫在成人…  相似文献   

17.
宋亮 《教育》2011,(11):21-21
对于山东省日照市的小学生家长吴远文来说,家委会这个词并不陌生。然而,对于家委会的作用,吴远文表示基本不了解:“我既不认识孩子班里的家委会成员是谁,也不了解他们做过什么事情。”《教育》旬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家长都像吴远文这样表示听说过家委会,并且自己孩子的班里或是学校就有家委会。感觉家委会和自己的权益似乎没有太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有一次,听到几位妈妈在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一位妈妈说:我家小林好像特别敏感、胆小,看看他也挺好的,但是稍微有一点点难度的事情,他就照得很退缩,不肯去尝试,不愿意面对挑战。我们家族平时也很注意经常夸奖他鼓励他,可是他好像很不自信,经不起一点挫折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9.
你可能早就知道,婚姻中的很多行为,比如手伸得太长去干涉另一半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家事啊,孩子的教育问题啊,钱的问题啊,都会对婚姻造成伤害.但是,有一些事情,它们虽不是什么大事,有些甚至还很微妙不易察觉,却极有可能在你和另一半之间钉入一个楔子,让你们的婚姻流血.好吧,在对它们提起控诉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些躲在角落里煽风点火使坏的,究竟是些什么样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爸妈的炸弹     
有一年,我和儿子刘轩一起接受某电台的访问。主持人让刘轩形容一下爸爸和妈妈。儿子一笑,说:“他们两个都是炸弹,我爸炸起来比较响,我妈比较不响。”我好奇地问儿子:“你既然说老爸老妈都是炸弹,你比较怕哪个爆炸?”儿子居然想都没想就说:“当然怕妈妈。”我一惊,问:“不是我的炸弹比较响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