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基《卖柑者言》本是一篇政论性讽刺小品文,全文借卖柑者之口,揭露和讽刺了封建社会官僚制度"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腐朽本质。然而反复琢磨其中的内涵,我心中似有醍醐灌顶之明朗。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刘基,字伯温,明初功臣,浙江青田人。基诗文兼擅,与宋濂并为一代文宗,由于他出仕两朝,思想复杂,作品深奥,“文昌而奇”。但在他前期作品中也不乏如《卖柑者言》之类较为浅显的杂文。  相似文献   

3.
刘基是元末明初的寓言散文大家,其寓言代表作当属《卖柑者言》,借卖柑者言犀利地抨击了当朝的腐败统治,揭露官僚集团“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本质。本文试图运用现代批评理论,从反方向来解读之。  相似文献   

4.
刘基《卖柑者言》中有一句:“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中学语文教材这样注释“干城”一语:“〔干城〕守城。干,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这里作动词用。”这一注释,是不妥当的。第一,《诗经·周南·兔置》:“赴赴武夫,公侯干城。”意思是:武勇果毅的战士,是公侯的保卫者。“武夫”和“干城”的关系,是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刘基这  相似文献   

5.
杜国芳 《成才之路》2009,(12):82-83
刘基笔下的卖柑者出售“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柑子,当“败絮”被人披露时,那卖柑者竟然得“理”不饶人:“吾赖是以食吾躯”“世之为欺者不寡矣”。那些“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者,却不能建“伊皋之业”。他们“峨大冠,拖长绅”“坐糜廪粟而不知耻”。两相对比,显见卖柑者不择手段“功利”的切近、渺小。乍一看,那位卖柑者也足以让人悲怜的。但究其实质,一个样!无论是卖柑者的最小功利,还是那些祸国殃民者的大贪,用的手段都是不可告人的“欺”。那位卖柑者可以为最小的、  相似文献   

6.
《卖柑者言》是元末明初散文家刘基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寓言。寓言是一种讽喻性的故事,它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寓于一个短小精悍的故事之中。初二学生已经学过《智子疑邻》、《塞翁失马》、《黔之驴》、《愚公移山》等寓言故事,对寓言的讽喻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学本文,备课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一、教学目的的确定这篇寓言,作者借卖柑者的话,揭露、讽刺了元末动乱年代封建官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欺世盗名的腐朽本质。这篇寓言以“欺”字立论,通过作者诘责,卖柑者辨难,揭示了主题。论辩的逻辑性极强,这是本文与一般侧重记叙的寓言故事不同的地方。严密的逻辑性增强了主题的深刻性。因此,教学本文,应把理解“金玉其外,败絮其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结合课文的特点,教学《卖柑者言》一课,应该怎样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呢?我设想了如下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阶段,可先引导学生释题,“卖柑者言”不应理解为卖柑者的话,而应理解为“言卖柑者”,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同一结构,同一类型,“说”是文言文的一种体裁,这类体裁的文章,有叙有议,叙议结合,有以议开头,以叙殿后;有先起叙  相似文献   

8.
"三不朽伟人"①刘基刘伯温在杭州前后达六年,在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行省考试官任上,发展教育,倡导兴办义学。刘基对教育的主张,对明初的文治政策及朱元璋的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刘基为官清正,刚直不阿,不避强御,扬善抑恶,德、才誉满杭城。在寓居杭州六年时间里,他吟诗作文,领袖群贤,孕育于杭州的不朽散文名篇《卖柑者言》足以垂世。他树开国之勋业而兼传世之文章,刘伯温在杭州为登上元明之交的政治舞台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刘基的道德、功业、文章和杭州西湖的湖光山色一同不朽。  相似文献   

9.
《卖柑者言》之一“怪”初语四《卖柑者言》中有“予怪而问之曰”的句子。很显然,这里“怪”是意动用法,译作“予以之为怪问之曰”,即“我认为这件事奇怪就问他”。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学参考书》上却译作“我用责怪的口气问他”。为了辨明这一词释义的正误,我翻了几本中学古文注释的资料,均与我的看法同。因此我认为教参上的这句翻译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0.
《卖柑者言》是一篇寓言,是一篇政论性的记叙散文。它收在《诚意伯刘文成公集》里,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它构思巧妙,比喻贴切,揭露深刻。一、构思巧妙。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思路是这样的:卖果者的柑虽然有玉质而金色的外表,但是它的实质是干若败絮的,所以受骗的“我”对卖柑者提出了责问:“……甚矣哉为欺也!”而卖柑者是深知当时社会时弊的人,他正希望有人指责以便借机抒发他愤世疾邪的感情,于是他首先对“我”的责问回敬以轻蔑的一笑,接着就侃侃而谈,据理反驳:“……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洸洸乎”、“昂昂乎”的武将文  相似文献   

11.
人教社版初中语文课本收编了刘基寓言杂文集《郁离子》中的一则寓言——《工之侨献琴》,人教社教参的课文分析说本文是“讽刺世上很多人缺乏见识,不看重真才实学而只重虚名”,并言《郁离子》“主旨都是发表作者对社会上各种事物的看法。”这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印象,似乎寓言集《郁离子》都是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其实大不然。 刘基是元末明初颇有名气的人物,他23岁举进士,26岁做高安县丞,33岁做江浙儒学副提举,可是却因廉正守直屡遭豪强倾陷。方国珍起兵后刘基被荐为元帅府督事,他主张用兵力平定方国珍,可因京中权要接受了方国珍的贿赂元王朝决定用官爵招安,反而“责基擅威福,羁管绍兴”。后“经略史李国凤上其功,执政以方氏故抑之,授总管府判,不与兵事。基遂弃官还青田,著《郁离子》以见志。”①前人曾评述刘基的写作背景是“本乎仁义道德之懿,明乎吉凶祸富之几,审乎古今成败得失之迹,大概矫元室之弊,有激而言也。”②弃官两年后,时年已50岁的刘基却又应聘投奔了朱元璋的起义队伍,与一度力图效忠的元王朝彻底决裂,后成为明王朝的开国功臣。  相似文献   

12.
《卖柑者言》是一篇寓言性散文。作者是元末明初有名的诗文作家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1310—1381年)。自幼聪慧,才识过人,通晓政治、军事、哲学、历史、法律、天文、历法。元末中进士,曾任县丞、儒学副提举等职,后协助朱元璋建立明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晚年遭朱元璋疑嫉而去职赋闲,忧愤而死。刘基文学造诣很高,诗歌以古朴雄放见长,散文富有形象性。一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疾苦,客观上揭露了封建统治的腐朽。1470年,御史戴用等人将他的著作编刻成书,共二十卷,名《诚意伯文集》。《卖柑者言》就选自这一文集。  相似文献   

13.
“百万之师听于一将则胜”,这是明初杰出的军事家刘基在他的明志之作《郁离子》“主一不乱”篇中强调作战时主将指挥权威的一句名言。朱元璋既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又是明朝开国创业之君,他所辖百万之师,确是听命于他这个身经百战很有权威的主将。朱元璋的指挥权威之所以为部下信服,大大得力于为他“运筹帷幄”,出谋献策的刘基。  相似文献   

14.
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人们熟知他的千古名文《岳阳楼记》,同时也知晓他的“庆历新政”,和他的抵御西夏进犯的功绩,然而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有一段与大臣吕夷简“将相和”的美谈吧。景佑三年,范任职开封府尹,目睹掌朝政大权的吕夷简任人不分愚贤,有误国政,遂上《百官图》以斥,並建议仁宗“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结果触怒了吕夷简。吕出身名门,伯父吕蒙正为太宗、真宗三朝宰相,本人历任地方官亦有政绩。刘太  相似文献   

15.
刘基论相     
【原文】帝(明太祖)欲相杨宪,宪素善(刘)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①,以义理为权衡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③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fèn,毁坏)辕也。”帝曰:“吾之相,诚无  相似文献   

16.
《卖柑者言》是元末明初政治家刘基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取謦新颖,文字犀利,深刻地揭露了腐朽的封建统治者和可耻无能的士大夫阶层。文章之所以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一方面固然在于其立论的正确,另一方面文章采用类比推理的说理方法,产生令人慑服的逻辑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是由两个假言判断构成的。第一个判断是如果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柑“市于人”“以实笾豆、奉祭祀、供  相似文献   

17.
刘基与他的两篇寓言体散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基是元末明初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又是很有造诣的文学家与思想家.他在一度归隐山林期间创作了不少哀时愤世的佳篇,<司马季主论卜>和<卖柑者言>就是其中具有深刻思想内容的佳作.前者是刘基对于人生的探讨,后者是刘基对于社会政治的思索.通过这两篇文章,可以深入理解刘基的性格,寻出他成为一代杰出政治家的思想原因.  相似文献   

18.
刘基在《郁离子》中一再表示当局不识人才。他设计了梓与棘的对话,设计了工之侨的故事,在《石羊先生自叹》则更加强烈地表明了生不逢时,不为所用的哀痛。刘基积极入世,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荣华富贵和个人享乐吗?不是。刘基的积极用世,是想要实现他心目中的大道,是为了济世安民。刘基有天下之志,有担当。《郁离子》的"九难篇"明确表达了他的志向。  相似文献   

19.
刘基的政治思想,主要见于他的寓言体裁之作《郁离子》、科举经义体裁的《春秋明经》、《拟连珠》以及八题一○七首被吕立汉称之为“议政诗”的诗歌。《郁离子》作于刘基四十九岁出仕明太祖之前一年,是近代论述刘基政治思想的主要甚至唯一根据,相关研究已经很多。“议政诗”作于元末明初,主要是入明之前作品,近年有吕立汉的专文研究。《春秋明经》四十一篇的著作年代颇有争议,但其断定对于了解刘基思想的发展和转变是必需的。文章从此书的文本分析结合刘基的传记、元朝的科举制度进行考究,检讨了既有的各种说法,提出新的看法,认为此书不是刘基早年练习举业之作,也不是明初之作,而是至正八年至十一年八月间,刘基任职江浙儒学副提举,为行省考试官时,为儒学生员讲说文义而写成的,具有应试范文集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赵望秦 《文教资料》2001,(3):131-136
中华书局点校本《旧唐书》、《新唐书》(1975年版)在标点方面,就总的情况看是很好的,这当然是标点者下了一番功夫的结果。但其中也偶有欠准确的地方,兹不揣谫陋,列出以求教焉。 1、《旧唐书》卷十一《代宗纪》:“[大历二年四月] 庚子,宰臣内侍鱼朝恩与吐蕃同盟于兴唐寺。” 按:内侍鱼朝恩虽为代宗朝掌管禁军的大宦官,但不曾任宰相之职,故此处的“宰臣内侍鱼朝恩”不应连读。据《新唐书》卷六二《宰相表》,此时任宰相者为元载,则知大历二年四月与吐蕃会盟的“宰臣”是指元载。那就是说,宰相元载与内侍鱼朝恩一起参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