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澜教授于1997年率先在国内明确提出生成性教学思想。从此.课堂教学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预设”“生成”这两个词也频频出现.可是从现状看.教师虽然在课前有充分预设.但课堂上的生成价值并不高.学生中甚至出现了“天方夜谭”“南辕北辙”的现象.产生消极的影响.走进“越教越难”的困境。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为助力广大幼儿更好地成长,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创新与发展,幼儿园课程的“预设”与“生成”相关理论应运而生。文章以江苏省盐城市某幼儿园的教学为例,探讨了幼儿园课程中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并就如何提升课程有效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预设生成”是每堂课必须经历的,我们课前的“预设”都希望在课中能够“生成”,一堂课能否得到丰富的“预设生成”决定这堂课成功与否。但是,并非所有的“预设”都能“生成”。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面对:当学生不能顺利出现“预设生成”时该怎么办?笔者认为要看预设的内容而定。如果是本节课中不可缺少的、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或比较重要的方法等,那么一定要想办法促使其生成。那么,在课堂中怎样促其生成呢?笔者经深刻反思想到了以下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4.
如何把握好“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个教师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更是一个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和探索的问题。那么究竟如何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呢?我认为应该明确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课程改革如强劲春风给中小学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过去机械的程式化课堂正逐渐被摒弃,一种新的"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生命课堂随之生成·课堂教学不再仅是教师的"预设",更多的是学生生命智慧的灵动和生成·灵活的"预设"缔造了"生成"的美丽;智慧、灵活的适时"生成",充分显示出"预设"的灵活·智慧的数学课堂呼唤着教师备课的机动和上课的灵活,呼唤着让"预设"在"生成"中"活"起来·  相似文献   

6.
拉尔夫·泰勒以四个"泰勒问题"建立了现代课程理论的基本架构——泰勒原理。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十年的今天,重读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并以之为鉴,对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或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番反思很有必要。它将在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生成’与‘预设’"以及课程评价的"‘一元’和‘多元’"的问题上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张敏 《早期教育》2006,(2):14-15
近年来,生成课程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幼教界所认同,我园也积极投入到生成课程的教育教学研究中。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孩子一旦有了生成的内容,教师就像拾到宝贝一样照单全收,缺乏对其价值的科学判断,不能给予适时有效的回应等。本就这种现象,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8.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生成”相对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是实施新课程必然会遇到的问题。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预设”和“生成”的互相融合。只有这样,课堂才会充满生气与活力,才会精彩不断、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9.
在一堂公开课上,冯老师出示问题情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因此也就十分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了。预设和生成是一对相互联系的矛盾统一体,离开了预设,生成也就无从谈起,没有了生成,预设亦即变成了教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孙燕 《教师》2012,(3):93-93
叶澜教授说得好:“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源于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积极引导,源于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学习需要,随时做出富有创意的教学调整。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12.
崔维领 《中学文科》2007,(10):47-47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陛的思考和安排。在课堂上也需要按预设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以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教师对教学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和结果也要有充分的预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教师预设型的课程是指由教师主动发起的教育活动,要求教师在了解幼儿兴趣、幼儿需要及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   教师预设的活动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目标要清楚、具体、完整、切合实际,找到最近发展区。   第二,重点、难点要准,抓住重点,攻破难点。   第三,对所选材料要分析透彻。   第四,方法要适宜,要为目标服务。   第五,程序要清楚。   如预设《会动的身体》,活动目标有三个:一是对自己的身体产生兴趣,有探索愿望;二是有初步的相应的保健行为;三是乐意交流,语言要清楚响亮…  相似文献   

14.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生成”是课堂教学中的必然,教师必须科学而艺术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课堂教学精彩不断,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听了很多堂数学课,最大的感受就是这六年的数学教学改革已走到了“瓶颈”深处,很多数学教师的教学难以再上新台阶,因为,他们没有正确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没有与课程改革一同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课程改革注重教师的"预设"与幼儿的"生成"。特别是在幼儿生成活动时,让幼儿感受生活,引导幼儿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使幼儿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健康成长。江苏省无锡金桥实验幼儿园探索尝试在一日活动中真实还原幼儿自主学习的"魔法时刻",尊重幼儿原有生活经验,关注幼儿发展寻常时刻,追随、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支持、推进幼儿的自发生成活动,让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动建构者。  相似文献   

17.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僵死的操练,没有预设,课堂就是无序的盲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学前教育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19.
教育所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生成”(雅斯贝尔斯语),教育的首要问题即培养人。教育所谈的人跟其他与人相关的学科所谈的人并不相同,此人乃是指整体的人,生成中的人。教育的根本功能即人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课程改革全面铺开以后,我们能够清楚地发现“预设”和“生成”这两个新鲜的词语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频率相当之高。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它们的出现,并不是偶然,而是新课改前提下的必然产物,它反映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也的确给新课改前提下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我们同样能够发现随之而来的是在这两个概念之下所派生出来的诸如“科学预设”和“多彩生成”,“静态预设”和“动态生成”,“计划预设”和“变化生成”,“开放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等一系列与“预设”和“生成”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教育教学理念,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透过“预设”与“生成”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背后,也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最终让我萌生把我思考的结果写出来供大家参考的想法,是源于最近我参加的一个教改研讨会。会上听了几个老师的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