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涉世家》一文的节录多次被选为中学教材。就选者的初衷来说是无可指摘的。但由于节录本身的局限,往往使教师难于把握其相关特点,学生也就学不到应有的知识。本文拟就《陈涉世家》全文来谈谈陈涉及其领导的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早在远古时期,鱼、狐狸等动物就成为某些氏族的图腾,被当作吉祥的符瑞和沟通人间与神灵的工具。《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把帛书放在鱼腹里,学狐狸鸣叫,来传达的"陈胜王"等信息。这种传达方式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当时民俗文化的一种体现,是想传递"王权天授"的思想。探索鱼狐文化的演变和发展,有助于更加深刻理解这段篇章。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以他的如椽的大笔写成的《史记》里,有一篇著名的《陈涉世家》。司马迁写《陈涉世家》这件事,在历史上遭到过不少责难。汉朝的班彪就曾经批评司马迁写《陈涉世家》是“细意委曲,条例不经”(《后汉书·班彪传》)。唐代的刘知几也曾悻悻然地质问:“世家之为义也,岂不以开国承家,世代相续?至如陈涉起自群盗,称王六月而死,子孙不嗣,社稷靡闻,无世可传,无家可宅,而以世家为称,岂当  相似文献   

4.
《陈涉世家》是历史名文,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已经几十年了。看得出来,这篇文章的教材注释,是辗转沿用了刘宋时的集解、唐人的索隐和正义,这些注释无疑是古人注解《史记》的最高水平。但是,由于他们本身并非完美无缺,加上年代久远,后人对《史记》的研究已有了许多发展,所以不可以照搬照抄。本人在备课中发现《陈涉世家》的注释有几处不妥,为防止谬误流传,一一正之,并求教于大家。陈胜者,阳城人也阳城,课文注释“现在河南省登封县东南。”《辞海》《辞源》说法相同,都是认为陈胜的家乡是河南登封。可是,这些传统的解释是经不起推…  相似文献   

5.
一、精讲要点 1、《陈涉世家》是一篇传记。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贾谊在《过秦论》中说:“(陈涉率领戍卒)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可看出陈涉及他领导的农民起义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2、这篇文字是陈涉、吴广的合传,真实地记叙了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其浩大声势;颂扬了陈涉的志向抱负,胆略智谋及军事才能。  相似文献   

6.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陈涉世家》。文章较为完整地叙述了陈胜、吴广发起的大泽乡起义的原因、经过及浩大的声势,生动地再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的形象。作者以史实为依据,叙事真切、生动、条理,充分体现了《史记》的写作特色。一、重点解析教学本课,除了让学生了解所叙史实,认识陈胜的思想品质外,透过课文看《史记》,让学生窥一斑而识全豹,应作为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1.清晰的脉络,精巧的裁剪。课文《陈涉世家》虽是节选,但故事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全文围绕大泽乡起义这一中心事件,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以事…  相似文献   

7.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并且受到古代文化的熏陶感染。初中的文言文教学 ,则重在通过诵读和背诵 ,培养学生的语感 ,使他们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并且积累一定的文言材料 ,为最终获得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打下基础。因此 ,初中语文第四册的教材说明对文言文学习重点的要求就是“读读背背 ,了解大意”。在教学方法上 ,则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那种由教师一人串讲 ,或者把文言文当作现代文讲解的做法必须摈弃。基于此 ,可以把《陈涉世家》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为导趣…  相似文献   

8.
9.
一、导语设计 在上个学期我们学过的《〈还乡梦〉自序》中,学过了两个成语:“焚书坑儒”和“指鹿为马”。这两个成语反映了发生于秦王朝两代皇帝在位时的两个历史事件。秦王赢政统一天下以后,自称始皇帝,妄图“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传之无穷”。然而,仅仅传到二世,只存在了15年的秦王朝就垮台了。900名生活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在陈胜、吴广领导下,用被统治阶级视为贫贱的手,折木为兵,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结束了“焚书坑儒”和“指鹿为马”的残暴时代。这次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其经过如何?起义以后发展的形势怎样?在我们学习了《陈涉世家》这篇课文以后,就可以找到满意的答案。  相似文献   

10.
"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之鸿鹄之志"的陈涉凭着过人的胆识掀起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运动,但短短的六年起义便宣告失败,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是非功过,任后人笑谈。英雄、枭雄、骗子,每个帽子套在陈涉头上都合适,陈涉的诚信方面值得我们深思,是丰碑,亦是明鉴。  相似文献   

11.
12.
《陈涉世家》是《史记》中的名篇,此文详细记述了秦朝时陈胜、吴广领导大泽乡起义的经过。长期以来,《陈涉世家》一直在初中语文课本中被列为学生必学篇目,此文的学习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十分注重历史背景、文言词句、人物性格、故事经过的讲解,却忽视了对《陈涉世家》蕴含哲理的挖掘,致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中有这么一句话:“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课本把句中的“旦日”一词注释为“第二天”,笔者认为此注不妥,应该把“旦日”一词解释为“太阳初出时、天亮时、平旦”。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4.
对《史记·陈涉世家》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一句中的“篝火”,有几种不同的理解。有人注为“篝同煹,举火之意”(见朱东润先生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有人注为“篝火,打着灯笼”(见《中华活页文选》);新编中学语文课本的解释是“用笼罩着火,  相似文献   

15.
《陈涉世家》这篇课文几遍教下来,对陈涉一个越来越深的体会是:陈涉是一位阶级分析与关系定位的天才。对阶级的深刻认识及准确的关系定位,最集中体现了他杰出的组织才能。本文拟从阶级的角度入手分析陈涉杰出的组织才能。  相似文献   

16.
《陈涉世家》中,字句常有所省略,如不仔细领会,往往容易误解。如:“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这儿的最后一  相似文献   

17.
“夜篝火”旬中的“篝火”,中学语文课本解释道:“用笼罩着火,这里的意思是用篝火装作鬼火。篝,笼。”把“篝”解作“笼”,乃是沿用裴驷集解的说法(集解:“篝者笼也”)。照这样解释,于情理总不甚相合;而且,许多相同用法的“篝”字,也根本无法讲通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吏记》中的《陈涉世家》为蓝本,以起义的过程为时间线索,探讨了陈胜深邃的思维和超凡的智慧。本文作者认为,陈胜志向高远,能创造机会、把握机会,崇德利用且韬晦有度,所以他能够完成起义的壮举。  相似文献   

19.
[片段回放] 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第三自然段时,我让学生模仿陈胜演讲,其中一个学生用原文演讲,另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话演讲,我和其他学生评议.  相似文献   

20.
《陈涉世家》是近几十年来经常被注释家们收入选本加以注译的名篇。读后,对一些注释或译文却往往产生疑惑。因此,这里先提出三处,进行辨析,以就教于大家。一、尝与人佣耕此处的“与”字,古今注家多数认为是介词,作“跟”、“同”解,我们觉得可信;但是对“佣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