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乐府民歌中涉及女性爱情婚姻的诗作较多,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汉代女性的爱情与婚姻状况,她们或大胆冲破束缚,追求爱情;或情感真挚,缠绵相思;或富贵不淫,威武不屈;或柔韧坚强、忠贞不渝,体现了汉代女性健康向上的爱情价值观,并揭示了造成她们不幸命运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中除宝黛钗的爱情悲剧外,还有几场爱情所费笔墨虽然不多见,但却耐人寻味.这几场爱情大多是以悲剧结束.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充盈整个社会的礼教是悲剧的根源.而在这其中,女性为爱情付出更多,也更为主动.这是因为传统社会对女性压制太多,物极必反,女性的情感一旦爆发,便有惊人的力量支配她们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爱情,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而美好的情感。因为有爱情,人类才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至今;因为有爱情,人类情感的天空才变得异常的璀璨多姿;因为有爱情,人类更获得对美执著追求的勇气和力量。对爱情的关注,就是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没有什么伟大的事业可以压制人性而凌驾于其上。的确,爱情可以使人变得纯真、善良而美好,而良好的爱情教育正是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向善、求美、寻真的。  相似文献   

4.
爱情,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而美好的情感。因为有爱情,人类才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至今;因为有爱情,人类情感的天空才变得异常的璀璨多姿;因为有爱情,人类更获得对美执著追求的勇气和力量。对爱情的关注,就是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没有什么伟大的事业可以压制人性而凌驾于其上。的确,爱情可以使人变得纯真、善良而美好。而良好的爱情教育正是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向善、求美、寻真的。  相似文献   

5.
《理智与情感》和《啼笑因缘》分别是英国作家简·奥斯丁和中国作家张恨水的现实主义代表作,《理智与情感》中的玛丽安与《啼笑因缘》中的沈凤喜是反映时代面貌的典型文学形象。两部小说分别以玛丽安和沈凤喜的爱情经历为主线反映社会现状,虽然她们的爱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结局却迥然不同:玛丽安收获了美满的婚姻;沈凤喜却因折磨而疯,痛苦死去。两位女主人公的命运与所处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洪昇的《长生殿》是艺术园林中的奇葩,也是讴歌爱情的典范,千百年来受到普遍推崇而家喻户晓。本文通过对剧作内容的分析力图探究李隆基与杨玉环爱情的社会特性与情感本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留学生》2006,(6)
胡向东,一位来自北京的中国留学生,2002年留学法国。他读完语言学校后,2003年申请到法国北部的城市valenciennes攻读master学位。这期间,胡向东租赁了一间法国人的房屋,可在退房的时候,平日看上去和蔼可亲的法国房东,却拒绝退还378欧元的住房押金,并且气焰嚣张。于是,在明知房东是个资深律师的情况下,胡向东毅然决定斗争到底,于2004年3月19日,向当地法庭提请了诉讼……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小说中的爱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张爱玲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均因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病态的社会文明使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爱情”成为人世间渴望而不可求的“奇迹”。读张爱玲的小说,联系小说作者的情感经历,令人感慨不已。  相似文献   

9.
古代女性的价值实现及其文学的悲剧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代女性的全部现实生活不在社会,而在家庭,古代女性在爱情,婚姻关系中的被动与不稳定形态,赋予以独特的生存状态与情感心理状态,古代以女性为中心的爱情学,也因此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婚姻与爱情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论文从理智与情感两个角度,分析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那就是:恋爱婚姻与财产和社会地位相互关联,但恋爱婚姻不能简单地取决于财产和社会地位,理想的婚姻应当建立在既有理智的选择又有情感的诉求的基础上;而只用理智考虑的金钱婚姻和只求情感满足的肉欲婚姻是不可取的,更不可能拥有婚姻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爱情与婚姻是《傲慢与偏见》的主题。从简?奥斯丁对不同婚姻特点的各种描述与态度,我们可以看出她对婚姻的态度,她反对为了金钱或者社会地位而结婚,她也同样反对为了外表、美貌或者冲动而结婚,她强调建立在真正爱情基础之上的婚姻。简?奥斯丁认为婚姻应该是爱情和情感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原型范畴理论为指导,对英汉“爱情”进行了认知原型分析,由此可知,英汉情感概念“爱情”是以人类身体体验为基础,以原型为认知参照点,通过隐喻认知机制而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姜白石的爱情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夔的词千百年来一直受到文人雅士的激赏,而对他的爱情词谈及的却不多.当然是由社会和词作本身的含蓄两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姜夔的爱情词一反四百年爱情词的余绪,具有独特的情感基调和艺术形式,将爱情词写得清刚深情,柔而不媚,实在中国词史占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爱情,被人认为是永恒的文学主题,是神圣、崇高、伟大的代名词。女作家们大都情感细腻,作品中常以爱情为主题。可池莉却反其道而行之,赫赫写出:不谈爱情。宴则池莉的不谈爱情说是在解构爱情。她把这种古典情怀中十分神圣的东西,放逐到当代社会强调物质化、功利化的世俗人生中,还其本真,实现了对传统的颠覆和反叛。  相似文献   

15.
无论中西,自古以来就有优美的爱情诗篇,它们多数都已经成为人类文学宝库中闪闪发光的艺术精品。西方的爱情诗多半表达爱情的欢快,而中国古代的爱情诗,则更多地抒写爱情的忧伤,中西古典爱情诗在情感上的这种差异,似乎是不言自明的。但是,在当代以民间的爱情生活为基础而呈现一种独到而深刻爱情,以及这种爱情的无法被接受与圆满发展的伤痛的,也许并不在多数。  相似文献   

16.
美国经典女作家凯特·肖邦《觉醒》中的女主人公爱德娜与婚外两位男性的情感纠葛,被诸多学者看作爱情,然而本文认为,这不是爱情,而是一种病态爱情心理。首先,她离开伴侣的痛苦表现,不愿社交、照顾家庭的表态,反复无常的情绪等等都彰显了她心理的扭曲;其次,她对待家人——尤其是丈夫和孩子,总是忽冷忽热;而后,她对罗伯特情感的执拗也来源于心理疾病,以至于最终走上自杀的道路。总之,爱德娜的行为能够与爱情成瘾的六条范畴化症状相吻合,由此可以推断她对婚外两位男性的情感是爱情成瘾,而非出于真正的爱情。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究爱德娜的爱情成瘾问题,以期对现代社会正确爱情观的树立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爱是人类普遍的情感,它神秘而抽象,人们往往借助隐喻来表达这一情感。笔者试图以BNC和CCL两个语料库的语料为依据,对英汉爱情隐喻表达的异同进行定量分析和归纳研究,发现英汉语对爱情隐喻概念均有中立和积极的情感偏向性。但英语中关于爱情的隐喻应用语域比汉语的应用语域更广,汉语的爱情隐喻比英语有更丰富的映射概念,两种语言在相似中有差异,带有中西方各自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师说心语     
邓小青 《南昌教育》2007,(11):M0002
人世间的情感,不外乎爱情,亲情,友情之类——都说爱情是烈酒,能健体也会伤身;亲情是农汤,滋润温暖;友情则是清水,是每个人生存的必需品。而我心里最温暖,最重要的则是师生情,一头系着我,另一头牵着我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永恒的情感,永远的思念。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常把青春萌动时期对异性的好感和倾慕误认为是爱情,陷入情感困惑而不能自拔.语文教师可利用承载着人类丰富情感的语文教材中的婚恋作品,让学生懂得真正爱情更深刻的内涵,使学生正确区分爱情、友情,明确爱情责任,认识到爱情中应摈弃物质因素,要坚守人格的独立平等,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语文教师还应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认识到爱情并不是人生的全部要义,以帮助学生走出“早恋”的迷宫.  相似文献   

20.
丁玲早期小说彰显着鲜明性格特色的女性意识,成为多重话语的载体。小说言说承载着受五四精神浸染的作者爱情至上的生命意义探寻,以及为情所困、不甘寂寞的爱情伤痛反刍与艰难精神跋涉历程。丁玲早期创作心态主要延续以下思路:其一,以悲悯的情怀与"向死而生"的精神跋涉对爱情体验进行形而上的意义价值追索,藉此升华对爱情体验的珍视,并重新整合自我的情感理性认知;间或,在童年生活的回忆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藉此暂时回避情感伤痛的困境;其二,以轻松、戏谑的喜剧心态对爱情伤痛进行回味、权衡,试图消解因内心失衡而生成的心理能量,以此来获取重新平衡内在心理的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