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学者孟旦对中国哲学中"人"之概念有着很深的研究,他以"人性"作为研究中西哲学的契合点,从中国文化中寻找那些西方文化中的"不可能性":"天人合一"、"物我不分"、"事实与价值相混淆"、"帝国式求索模式"的思维方式以及"意识簇"的认知方式等,从而说明中西文化之间的相互补充和交融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从语言学的视角对贾平凹在中篇小说<美穴地>中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对业已形成的古色神韵、凝练质朴的语言风格,从文言的"雅"与方言的"俗"两个层面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3.
华裔美国女作家伍慧明的开山之作《骨》讲述了居住在美国旧金山唐人街中梁家三代人悲欢离合的故事。通过分析小说的叙事策略和技巧旨在揭示华裔美国人族裔历史如何在普通华裔美国人家庭故事里的再现,从而指出个人叙事所再现的族裔历史挑战了美国官方正史,并赋予了该小说重建华裔美国人族裔历史的深远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朱静宇  宋婷 《东吴学术》2023,(3):157-160
王燕的专著《双重视角下的自在写作——陆文夫的文学世界》,通过运用“双重视角”的观察角度,寻根溯源、深入爬梳,不仅对陆文夫创作的思想与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而且在艺术手法与技巧上系统、详细地揭示出了陆文夫创作的特点与个性,可以进一步加深人们对陆文夫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所以》运用第一人称回顾性视角来讲述故事。作者零距离的叙事情感,使小说的语言呈现出直白而张扬的特色。《所以》叙事视角与叙事语言的完美契合表现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事视角的运用使叙事语言脱离了冷静客观而带上了鲜明的个人情绪,而且口语化的短句较多。  相似文献   

7.
8.
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下的“孝”是华裔美国文学中一个常见的主题。它与众多华裔美国人所追寻的“美国梦”有着颇深的文化联系。伍慧明的小说《骨》通过大女儿莱拉的视角来展现整个家庭几代华裔在美国艰辛、沉重的奋斗史,从中透视出几代美国华裔在追求“美国梦”的征途中,不懈探索自身文化身份认同的努力,也集中体现了华裔美国人身上的“孝文化”与“美国梦”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相似文献   

9.
《华英通用杂话.上卷》由在华西人编写,是我国早期出版规模最大且对"中国各体英语"的"洋泾浜化"产生积极影响的读本。但《华英通用杂话.上卷》以官话标注英文,存在明显的语音缺陷,更缺乏被中国社会认同的基础,只是"中国各体英语"学习模式渐进式演变进程中承上启下的过渡。  相似文献   

10.
龙彦竹 《文教资料》2008,(11):208-209
"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但该课程在现行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改革势在必行!如何使用更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具备"会学习、会思考、会表达"、"有博爱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的能力,是笔者在教学中一直探索的目标.笔者在这几年进行了有益的教学改革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从汤亭亭小说《中国佬》中选取几个典型人物原型意象,对书中人物意象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剖析。指出作者与自己创造的人物意象之间的情感关系,进而对作者的创造性思维写作手法进行探究。通过对这些人物意象的探讨,分析作者的情感意识和主观态度,揭示出《中国佬》产生的影响和蕴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闫奇男 《贺州学院学报》2010,26(2):29-31,60
文章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世界化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建构大学科新体系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该书的创新在于突破旧有框架,开拓创新的研究空间、发掘文化资源.对于现代文学学科来说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论著.  相似文献   

14.
郭海伟 《文教资料》2008,(27):76-77
马一浮被称为新儒家"现代三圣"之一.本文阐述了<马一浮与现代中国>一书的读后感,评介了历史境域中的儒学和"一代儒宗",使读者对马一浮有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文化散论))具体评价了中国历史上的典型人物,分析了以往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提炼出了新形势下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和要求.它从学术上厘清了历史理论问题中的一些基本范畴,将区系文化、民族精神纳入到历史理论的考察视野中,拓展了中国历史理论的研究范围,丰富了历史理论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6.
1932年日本在中国东北炮制了伪满洲国后,大批东北作家逃亡到华北、上海等地.他们在他乡同样从事文学创作,并且时常以故乡为主要表现对象.文章以<青年文化>杂志"华北文艺特辑"为例,考察辛嘉、吕奇、戈壁、梅娘、王则、共鸣等流寓华北的东北作家作品中关于故乡的想像,以此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缺失的这部分东北作家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中心观笼罩下的美国中国史研究,先后兴起了三种史观或分析框架,分别是"冲击-回应"、"传统-现代"、"帝国主义".这三种史观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对美国人认识理解中国曾起到过一定帮助,但是由于其自身所处位置的特殊性以及那种天然的"种族优越感",使得这三种史观都对中国历史有一定程度的误识.柯文在上世纪80年代撰写<从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一书,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中心观"的构想.这无疑对美国中国研究起到了纠偏作用,也对我们的近代史研究起到了积极的警示作用.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只找中国历史的特殊性,而全然无视西方在近代对中国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海外华人的作品内涵着浓厚的家国关怀,这既是中国文学的传统,也是海外华人作家在特殊的文化境遇中作出的文化选择。不同的文化身份使得海外华人作家在书写中国形象时有着不同的切入角度和书写模式。严歌苓作为一位优秀的华人作家,其小说《扶桑》令人注目的不是作品的故事,而是它多种人称的复合叙事和刻意追求的历史化叙事,并在多重叙事视角下以历史记忆的方式对中国形象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9.
海外华人的作品内涵着浓厚的家国关怀,这既是中国文学的传统,也是海外华人作家在特殊的文化境遇中作出的文化选择。不同的文化身份使得海外华人作家在书写中国形象时有着不同的切入角度和书写模式。严歌苓作为一位优秀的华人作家,其小说《扶桑》令人注目的不是作品的故事,而是它多种人称的复合叙事和刻意追求的历史化叙事,并在多重叙事视角下以历史记忆的方式对中国形象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20.
黎虎发表于《文史哲》2020年第1期的《中国古史分期暨社会性质论纲——兼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一文(以下简称《论纲》),以本土化语汇概念,对中国古史分期暨社会性质这一重大史学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而深刻的阐释,为探索和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以下简称“三个中国”)古史话语体系、掌握古史研究话语权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论纲》主张厘清“舶来”话语的是非正误,乃是建立“三个中国”的史学话语体系和掌握古史话语权的前提;《论纲》主张准确揭示中国古史的矛盾特殊性——“权力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导者”及其主要矛盾关系,乃是建构“三个中国”的史学话语体系和掌握古史话语权的根本;《论纲》主张运用本土固有词语概念进行表述,乃是建构中国史学话语体系和掌握史学话语权的重要载体和必要组成部分,并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论纲》及其学术贡献表明:运用本土固有词汇概念,不仅能够建构“三个中国”的古史体系,而且能够真正有助于掌握史学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